是內亞的遊牧民族將東亞及中國帶入世界史的舞台?
是內亞的政治勢力主導中國史的發展歷程?
馬可波羅和馬戛爾尼能夠見證「元―清內亞帝國」的繁華和世界性嗎?
還是割裂二者而單獨做出解釋?
內亞史研究權威「蔡偉傑」,集結數十篇書評
深入日本「東洋史」和美國「新清史」等最新研究
完整呈現世界史觀點下的內亞與中國!
*****
本書《從馬可波羅到馬戛爾尼》集結內亞史研究權威蔡偉傑的數十篇書評,以曾經造訪大元帝國的馬可波羅(Marco Polo)與出使大清帝國的馬戛爾尼(George Macartney)的中國經驗作為討論切入點,引介多種新近學術觀點──主要為日本的「東洋史」和美國的「新清史」,探討自蒙古時代以來的騎馬遊牧文明如何影響和支配歐亞大陸(包括中國)的歷史,並梳理相關學術脈絡及爭議,呈現世界史視野下內亞與中國的歷史整體性,為讀者提供更加開闊及多元的視野。
▉世界史上的內亞、遊牧民與絲綢之路
在歷史研究上,「中國」和「西歐」通常被視為是更重要的文化、地理和政治單元。然而二十世紀初以來的學術對話,越來越多探討及界定「內亞」的地理疆域及文化邊界,及其在世界史上扮演的積極角色;並進一步討論起源自內亞的各種騎馬遊牧民――如古代的斯基泰人、對漢人造成巨大壓力的匈奴人,中古時代的鮮卑和突厥人,近代的蒙古人、滿洲人――他們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和政治結構,其中杉山正明的《遊牧民的世界史》可謂是這一塊領域的集大成之作。
而從內亞的角度重新審視絲綢之路的歷史發展,劉欣如認為絲路隨著蒙古時代的結束而衰微消逝;但米華健(James Millward)則認為絲絡並未衰微,至今仍然維持著繁榮的景象。
▉蒙古時代的先聲與其歷史遺產
第二單元深入日本學者,如杉山正明與岡田英弘的「東洋史」觀點,以及美國學者如梅天穆(Timothy May)與魏澤福(Jack Weatherford)為代表的「西方」觀點,專門討論自十三世紀以來蒙古帝國的建立、征服及統治的歷史意義,在於促進不同宗教及文化民族之間的融合,塑造現代世界及全球化的起源,並使「世界史」的書寫成為可能,其代表事件如推動東西文化交流的「成吉思大交換」及多方爭議的「馬可波羅造訪中國」。
日本東洋史家岡田英弘認為,蒙古帝國統治歐亞大陸的時代,即是世界史的開端。日本京都大學教授杉山正明更主張在蒙古治世(Pax Mongolica)之下,經由「內亞海洋」交流的歐亞世界逐漸趨向一體化,是當代以美國為主的全球化時代的起源。
日本學界認為,應該跳出中國的角度而從內亞看蒙古和大清國的關係,即一二六○年後,蒙古帝國分裂為四個獨立政權,分別是金帳汗國、察合台汗國、伊兒汗國,以及統治中國地區的大元帝國。十四世紀之後,被大明國擊敗並失去中國統治權的大元帝國退回蒙古草原,開始了「北元」時期。一六三五年,後金大汗皇太極征服北元、使蒙古諸部臣服,便將後金國號改為大清。本書作者認為,在此意義上,大清可被視為大元的政治繼承者,並持續將以蒙古為代表的內亞文化引入中國。因此,即便在蒙古帝國崩潰後的後蒙古時代,也就是十七世紀以降,蒙古帝國的歷史遺產仍持續影響著歐亞大陸歷史的發展。
▉後蒙古時代的明清帝國
第三單元透過日本學者如神田信夫與平野聰的研究,及哈佛大學的新清史權威歐立德(Mark C. Elliott)教授的《滿洲之道》,詳細梳理美國「新清史」學派的觀點,討論大清帝國如何以少數滿人統治廣大漢人的同時,維持「滿洲」身分認同且避免被「漢化」;傳統的中國史解釋認為,滿清成功統治中國的原因是因為它已經漢化,從而走出野蠻,但新清史學者強調了保持滿洲認同和統治中國之間的複雜關係。
這一單元進一步討論清代皇帝如康熙、乾隆的統治策略及清王朝的世界觀,其代表如象徵著統治蒙、回、藏等民族的多元帝國之統治策略的「承德」存在的意義;及滿清對外關係轉捩點的「馬戛爾尼使團」。
本書以深入淺出的語言,引介各種外國新近研究著作,深入其學術討論脈絡,呈現出內亞與遊牧民的起源、傳統、及像蒙古人與滿洲人那樣如何影響世界及中國的歷史;同時介紹相關的爭議,尋求不同觀點之間對話與交流的可能。而最終在世界史的格局和多元視野下,彰顯出內亞傳統的重要性與如何影響中國的歷史。
是內亞的政治勢力主導中國史的發展歷程?
馬可波羅和馬戛爾尼能夠見證「元―清內亞帝國」的繁華和世界性嗎?
還是割裂二者而單獨做出解釋?
內亞史研究權威「蔡偉傑」,集結數十篇書評
深入日本「東洋史」和美國「新清史」等最新研究
完整呈現世界史觀點下的內亞與中國!
*****
本書《從馬可波羅到馬戛爾尼》集結內亞史研究權威蔡偉傑的數十篇書評,以曾經造訪大元帝國的馬可波羅(Marco Polo)與出使大清帝國的馬戛爾尼(George Macartney)的中國經驗作為討論切入點,引介多種新近學術觀點──主要為日本的「東洋史」和美國的「新清史」,探討自蒙古時代以來的騎馬遊牧文明如何影響和支配歐亞大陸(包括中國)的歷史,並梳理相關學術脈絡及爭議,呈現世界史視野下內亞與中國的歷史整體性,為讀者提供更加開闊及多元的視野。
▉世界史上的內亞、遊牧民與絲綢之路
在歷史研究上,「中國」和「西歐」通常被視為是更重要的文化、地理和政治單元。然而二十世紀初以來的學術對話,越來越多探討及界定「內亞」的地理疆域及文化邊界,及其在世界史上扮演的積極角色;並進一步討論起源自內亞的各種騎馬遊牧民――如古代的斯基泰人、對漢人造成巨大壓力的匈奴人,中古時代的鮮卑和突厥人,近代的蒙古人、滿洲人――他們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和政治結構,其中杉山正明的《遊牧民的世界史》可謂是這一塊領域的集大成之作。
而從內亞的角度重新審視絲綢之路的歷史發展,劉欣如認為絲路隨著蒙古時代的結束而衰微消逝;但米華健(James Millward)則認為絲絡並未衰微,至今仍然維持著繁榮的景象。
▉蒙古時代的先聲與其歷史遺產
第二單元深入日本學者,如杉山正明與岡田英弘的「東洋史」觀點,以及美國學者如梅天穆(Timothy May)與魏澤福(Jack Weatherford)為代表的「西方」觀點,專門討論自十三世紀以來蒙古帝國的建立、征服及統治的歷史意義,在於促進不同宗教及文化民族之間的融合,塑造現代世界及全球化的起源,並使「世界史」的書寫成為可能,其代表事件如推動東西文化交流的「成吉思大交換」及多方爭議的「馬可波羅造訪中國」。
日本東洋史家岡田英弘認為,蒙古帝國統治歐亞大陸的時代,即是世界史的開端。日本京都大學教授杉山正明更主張在蒙古治世(Pax Mongolica)之下,經由「內亞海洋」交流的歐亞世界逐漸趨向一體化,是當代以美國為主的全球化時代的起源。
日本學界認為,應該跳出中國的角度而從內亞看蒙古和大清國的關係,即一二六○年後,蒙古帝國分裂為四個獨立政權,分別是金帳汗國、察合台汗國、伊兒汗國,以及統治中國地區的大元帝國。十四世紀之後,被大明國擊敗並失去中國統治權的大元帝國退回蒙古草原,開始了「北元」時期。一六三五年,後金大汗皇太極征服北元、使蒙古諸部臣服,便將後金國號改為大清。本書作者認為,在此意義上,大清可被視為大元的政治繼承者,並持續將以蒙古為代表的內亞文化引入中國。因此,即便在蒙古帝國崩潰後的後蒙古時代,也就是十七世紀以降,蒙古帝國的歷史遺產仍持續影響著歐亞大陸歷史的發展。
▉後蒙古時代的明清帝國
第三單元透過日本學者如神田信夫與平野聰的研究,及哈佛大學的新清史權威歐立德(Mark C. Elliott)教授的《滿洲之道》,詳細梳理美國「新清史」學派的觀點,討論大清帝國如何以少數滿人統治廣大漢人的同時,維持「滿洲」身分認同且避免被「漢化」;傳統的中國史解釋認為,滿清成功統治中國的原因是因為它已經漢化,從而走出野蠻,但新清史學者強調了保持滿洲認同和統治中國之間的複雜關係。
這一單元進一步討論清代皇帝如康熙、乾隆的統治策略及清王朝的世界觀,其代表如象徵著統治蒙、回、藏等民族的多元帝國之統治策略的「承德」存在的意義;及滿清對外關係轉捩點的「馬戛爾尼使團」。
本書以深入淺出的語言,引介各種外國新近研究著作,深入其學術討論脈絡,呈現出內亞與遊牧民的起源、傳統、及像蒙古人與滿洲人那樣如何影響世界及中國的歷史;同時介紹相關的爭議,尋求不同觀點之間對話與交流的可能。而最終在世界史的格局和多元視野下,彰顯出內亞傳統的重要性與如何影響中國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