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茉莉日誌:突尼西亞當代詩選 Diaries of White Jasmines―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Tunisian Poetry | 拾書所

白茉莉日誌:突尼西亞當代詩選 Diaries of White Jasmines―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Tunisian Poetry

$ 225 元 原價 250
本書特色
★由獲第46屆國際敘事詩國際大賽榮譽獎的突尼西亞詩人柯迪佳.嘉德霍姆,精選20位在地當代詩人作品,展現突尼西亞的多元文化與活力。
★本書譯者亦是著名詩人李魁賢,獲頒2016年奈姆•弗拉舍里文學獎,賦予桂冠詩人榮銜,並聘為詩歌節榮譽委員;2017年國家文藝獎得主。序
赫迪.柏拉歐威(Hédi Bouraoui)/作
李魁賢/譯

首先,要感謝柯迪佳.嘉德霍姆,成功匯集20位突尼西亞詩人(三分之二男性,三分之一女性),使用不同語言,尤其是用法語、達里賈語(Dérija,馬格里布地區阿拉伯語或突尼斯方言)、古典阿拉伯語,和西班牙語書寫。詩選編輯從多種語言文本,譯成優秀英語,最後由李魁賢博士翻譯成台灣普通話。

這些突尼西亞詩人出生於突尼西亞不同地區,就教育和訓練,以及詩創作和技巧觀點而言,背景非常多元。詩選按照姓氏字母排序,所選詩作之前有各自簡介。誠然,每位詩人成詩,都從最多樣化的美學語型、形式和個人抒情性,到社會政治行動主義(女權主義和愛國主義悲情);從對自然或環境的描述,到哲學思辨。總之,所有詩人都有功於獨特的創作風格,可稱為「創作文化」,即男女與其生活環境之間的互動。在這框架內,特定國家能夠創造本身的文化
價值,與鄰國有所區別,並有助於建立自己的身分認同。意外發現,這些詩人大都是教育家、新聞工作者、文字或媒體從業男女,而且專研社會科學、商業和/或「營銷」。

突尼西亞自古以來,就一直處於文化交匯的十字路口,所有人種、民族、語言和宗教,都在此混同雜處。非洲(突尼西亞)長期以來被視為開放且具備接納性的國家,賦有大陸之母的名稱。早期,迦太基與羅馬之間的軍事戰爭,使突尼西亞文化遺產一直享有特別盛譽,這兩個敵對帝國為地中海主權(東西方文明的發源地)爭霸。如今,世界已經非常熟悉迦太基漢尼拔將軍(Hannibal Barca)的盛名,他以大象軍團橫越阿爾卑斯山區,目標在擊敗羅馬。不幸,他在義大利南部坎尼地方(Canne della Bataglia)第二次布匿戰爭中敗北,該地豎有雕像,表彰他的膽量、勇敢,
尤其是他的明智軍事策略(受到拿破崙讚賞),迄今仍是美國西點軍校的教材。

要認清的重要事實是:突尼西亞在1956年脫離法國獨立後,總統哈比卜.布爾吉巴(Habib Bourguiba)主要致力於全體國民的公共教育,和男女的自由平等。因此,2011年突尼西亞青年和知識分子,針對繼任的總統本.阿里(Zine El Abidine Ben Ali)獨裁政權,發動「茉莉花革命」的抵抗運動,加以推翻。結果,突尼西亞成為世稱「阿拉伯之春」廣布政治改革的發源地。

當然很讚賞本詩選所冠書名。我一向主張「詩是任何語言的精髓」。的確,這本詩選中的詩作也不例外。閱讀時,會明晰想像突尼西亞生命力和活力,是詩人靈感和寫作的核心基礎。他們的詩無疑將通過基本的芬芳茉莉花/突尼西亞國花和象徵,幫助讀者心靈和感覺敏銳。書籍簡介
突尼西亞在北非,瀕臨地中海。原住民是柏柏人,西元前8世紀腓尼基人在此建立迦太基城,後與古希臘爭奪地中海霸權,又和古羅馬對抗,接著歷經汪達爾王國、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哈夫斯王朝、鄂圖曼帝國。所以,突尼西亞自古以來,就一直處於文化交匯的十字路口,所有人種、民族、語言和宗教,都在此混同雜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從法國殖民統治下獨立建國,成為現代化國家,經濟發展成就被譽為「突尼西亞奇蹟」。本書選譯20位突尼西亞當代詩人,由柯迪佳‧嘉德霍姆(Khédija Gadhoum)先將各位詩人使用的原文(包括法文、達里賈文、古典阿拉伯文、西班牙文),翻譯成英文,再由李魁賢轉譯成華文。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