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絕版著作重新排版,從四大事件來述說中國近代史!序
【自序/左舜生】
這部書是我近九年來在香港兩處大專級學校講中國近代史的一種講義。
普通講中國近代史的,大率從鴉片戰爭講起,迄民國以來為止。我覺得這一段時間雖不算太長,而必須詳細講明的大事太多;學校對這門功課的規定,授課時間共為兩個學期,少者每週兩節,多者三節,每節僅四十五至五十分鐘不等;而香港的學校除例假外,又有公共假期及各種紀念或慶祝的放假,因此,為學生們上課的時間實在不夠。
假定我們把這一百多年間的大事,依先後次序逐一的講下去,這會近於一篇流水帳,看來應有盡有,實際按之無物,可能引不起聽者的興趣,講者的責任感也未免過於輕鬆。
我曾這樣的想過,也曾在大陸的復旦大學和中央政校這樣的嘗試過:如果要把鴉片戰爭和英法聯軍的來龍去脈講得清清楚楚,其勢必須對西力東漸的經過也要有所說明。要把太平天國十五年的歷史講得生動活潑,使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便必須對曾、胡、左、李以及洪、楊、石、李這班人的行事說得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其成敗得失之故,也能使聽者心領神會。此外,還要把與太平天國一幕有關的捻亂經過,附帶的加以敘述。更進一步,自同治初年迄中日甲午戰前約三十年間的「洋務運動」或「自強運動」,其弱點正是召致甲申中法、甲午中日兩役失敗的原因,同時也就是後來政治和文教改革運動的前奏,確實非常重要,也非使學生們知道一個大概不可。不過要這樣講,單只這一史程的前段,就算花上一學年的時間也不見得怎樣充裕,這當然不是現在的大學課程所許可的。
我因為深切感到這種困難,近年在香港乃只講「甲午戰爭」、「戊戌維新」、「庚子拳變」以及「辛亥革命」這四大段。我所持的理由如下:第一、中國真正的政治和文教改革運動,確實是甲午戰後才逐漸起來的。第二、儘管我的講稿主題僅從甲午開始,但要追溯這四件大事的根源,則自江寧條約訂立以來的若干事實,仍不能不有所涉及,這不僅我在口頭上的講述如此,即在這部講義文字的表現也是如此。第三、現在各大學的必修科,另有中國通史,通史的講法如何我不大清楚,但我相信自五口通商迄甲午戰敗的經過,也一定會要講到,因此,像我這樣一種的講法,對聽講的人也不見得會有什麼不能連貫之處。
至於進入中華民國的這半個世紀,當然可以劃入現代史的範圍,應由各大學另開課程講授,不過目前卻不容易講得好就是了。最多在民國十四年中山先生逝世為止,還可理出一個眉目,過此以往,則事實繁複,是非顛倒,恩怨尚存,主觀難免。比較可靠的史料還有待於繼續出現;搜集整理這類史料的機構,還有待於擴大充實;這決不是憑少數私人的力量所能勝任愉快的。一個理想的中華民國國史館,必須超出於一切黨派與政治力量之外,讓一部分的純粹學人專力圖之;研究編寫的機構,也必須集合若干志同道合又確有研究的朋友們來分工合作;否則決不會有一部真正可靠的信史出現,即有也不過一種無聊的宣傳品而已,如何能信今傳後?當前的現象,不僅國家已陷於存亡絕續之交,即國史也有中斷的危險,這確實是有心人最感到怵目驚心的一件大事。
我這部簡陋的講義是一面編寫,一面發表,發給學生們作為他們聽講後整理筆記的參考用的;其目的在使他們知道清代之所以亡,與民國之所以興,而禍根所伏,已貽害及於今日。每月約寫一萬字,前後延續了兩年半的時間,寫完後加以訂正補充,又花去工夫不少,但限於學力,所鑑別的史料不一定正確,錯誤及敘述不妥之處一定很多,我惟有希望對這方面有專精研究的朋友們,不吝給我以嚴格的指正,這確實是我衷心所期待的。
友聯出版社給我印行這部書的機會,我也必須在這裡表示深切的謝意。書籍簡介
左舜生(1893-1969),中國青年黨的黨魁之一,在變化莫測的民國政壇上叱吒風雲一時,又因長期擔任編輯,對中國近代史的史料相當嫻熟。遷居至香港並於當地任教時,他為學生精心編寫《中國近代史四講》,將中國近代史以四大事件串聯。除了講義本身,課堂上也盡量做到活潑有趣,尤以近代史一課,至為生動。
*****
「這部書是我近九年來在香港兩處大專級學校講中國近代史的講義。假定我們把這一百多年間的大事,依先後次序逐一的講下去,這會近於一篇流水帳,可能引不起聽者的興趣。近年在香港乃只講『甲午戰爭』、『戊戌維新』、『庚子拳變』以及『辛亥革命』這四大段。」
──左舜生
「先生上課之前,有充分準備,常帶參考書數種。講時徐速有節,井井有條,而不用看看書本,尤於近代史一課,至為生動,每講一事、論一人,皆如親歷其境,如數家珍。學生聽講,亦如沐春風,心焉嚮往。」
──陳鳳翔
絕版著作重新排版,從四大事件來述說中國近代史!序
【自序/左舜生】
這部書是我近九年來在香港兩處大專級學校講中國近代史的一種講義。
普通講中國近代史的,大率從鴉片戰爭講起,迄民國以來為止。我覺得這一段時間雖不算太長,而必須詳細講明的大事太多;學校對這門功課的規定,授課時間共為兩個學期,少者每週兩節,多者三節,每節僅四十五至五十分鐘不等;而香港的學校除例假外,又有公共假期及各種紀念或慶祝的放假,因此,為學生們上課的時間實在不夠。
假定我們把這一百多年間的大事,依先後次序逐一的講下去,這會近於一篇流水帳,看來應有盡有,實際按之無物,可能引不起聽者的興趣,講者的責任感也未免過於輕鬆。
我曾這樣的想過,也曾在大陸的復旦大學和中央政校這樣的嘗試過:如果要把鴉片戰爭和英法聯軍的來龍去脈講得清清楚楚,其勢必須對西力東漸的經過也要有所說明。要把太平天國十五年的歷史講得生動活潑,使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便必須對曾、胡、左、李以及洪、楊、石、李這班人的行事說得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其成敗得失之故,也能使聽者心領神會。此外,還要把與太平天國一幕有關的捻亂經過,附帶的加以敘述。更進一步,自同治初年迄中日甲午戰前約三十年間的「洋務運動」或「自強運動」,其弱點正是召致甲申中法、甲午中日兩役失敗的原因,同時也就是後來政治和文教改革運動的前奏,確實非常重要,也非使學生們知道一個大概不可。不過要這樣講,單只這一史程的前段,就算花上一學年的時間也不見得怎樣充裕,這當然不是現在的大學課程所許可的。
我因為深切感到這種困難,近年在香港乃只講「甲午戰爭」、「戊戌維新」、「庚子拳變」以及「辛亥革命」這四大段。我所持的理由如下:第一、中國真正的政治和文教改革運動,確實是甲午戰後才逐漸起來的。第二、儘管我的講稿主題僅從甲午開始,但要追溯這四件大事的根源,則自江寧條約訂立以來的若干事實,仍不能不有所涉及,這不僅我在口頭上的講述如此,即在這部講義文字的表現也是如此。第三、現在各大學的必修科,另有中國通史,通史的講法如何我不大清楚,但我相信自五口通商迄甲午戰敗的經過,也一定會要講到,因此,像我這樣一種的講法,對聽講的人也不見得會有什麼不能連貫之處。
至於進入中華民國的這半個世紀,當然可以劃入現代史的範圍,應由各大學另開課程講授,不過目前卻不容易講得好就是了。最多在民國十四年中山先生逝世為止,還可理出一個眉目,過此以往,則事實繁複,是非顛倒,恩怨尚存,主觀難免。比較可靠的史料還有待於繼續出現;搜集整理這類史料的機構,還有待於擴大充實;這決不是憑少數私人的力量所能勝任愉快的。一個理想的中華民國國史館,必須超出於一切黨派與政治力量之外,讓一部分的純粹學人專力圖之;研究編寫的機構,也必須集合若干志同道合又確有研究的朋友們來分工合作;否則決不會有一部真正可靠的信史出現,即有也不過一種無聊的宣傳品而已,如何能信今傳後?當前的現象,不僅國家已陷於存亡絕續之交,即國史也有中斷的危險,這確實是有心人最感到怵目驚心的一件大事。
我這部簡陋的講義是一面編寫,一面發表,發給學生們作為他們聽講後整理筆記的參考用的;其目的在使他們知道清代之所以亡,與民國之所以興,而禍根所伏,已貽害及於今日。每月約寫一萬字,前後延續了兩年半的時間,寫完後加以訂正補充,又花去工夫不少,但限於學力,所鑑別的史料不一定正確,錯誤及敘述不妥之處一定很多,我惟有希望對這方面有專精研究的朋友們,不吝給我以嚴格的指正,這確實是我衷心所期待的。
友聯出版社給我印行這部書的機會,我也必須在這裡表示深切的謝意。書籍簡介
左舜生(1893-1969),中國青年黨的黨魁之一,在變化莫測的民國政壇上叱吒風雲一時,又因長期擔任編輯,對中國近代史的史料相當嫻熟。遷居至香港並於當地任教時,他為學生精心編寫《中國近代史四講》,將中國近代史以四大事件串聯。除了講義本身,課堂上也盡量做到活潑有趣,尤以近代史一課,至為生動。
*****
「這部書是我近九年來在香港兩處大專級學校講中國近代史的講義。假定我們把這一百多年間的大事,依先後次序逐一的講下去,這會近於一篇流水帳,可能引不起聽者的興趣。近年在香港乃只講『甲午戰爭』、『戊戌維新』、『庚子拳變』以及『辛亥革命』這四大段。」
──左舜生
「先生上課之前,有充分準備,常帶參考書數種。講時徐速有節,井井有條,而不用看看書本,尤於近代史一課,至為生動,每講一事、論一人,皆如親歷其境,如數家珍。學生聽講,亦如沐春風,心焉嚮往。」
──陳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