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沉舟:太平輪海難歷險及尋恩記 | 拾書所

怒海沉舟:太平輪海難歷險及尋恩記

$ 450 元 原價 500
本書特色
★ 太平輪事件倖存者之一的後代,記錄下影響父親一生的這起海難,也寫下跨越國界串連起的緣分與故事。
★ 太平輪海難事件帶來了無數個生離死別和家庭破碎,但也意外讓彼此語言不通、素昧平生的生還者與伸援者,建立起長達數十年的友誼……

引言

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七日,恰是農曆除夕前一天的夜晚──小年夜。上海中聯公司的一首排水量兩千四百八十九噸的客貨兩用論《太平號》,搭載近千名旅客及船員以及大批貨物,由上海開往台灣的基隆港。午夜十一時四十五分左右,《太平輪》行駛到舟山群島海域北緯30.25度,東經123度白節山附近的洋面,同另一首由台灣駛向上海的滿載著二千七百噸煤炭和木材的《建元輪》橫脊相撞,兩船相繼沉沒,千餘名旅客和船員葬身海底,一場震驚世界的,被稱為《東方的泰坦尼克號》大海難發生了。

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八日凌晨一時四十五分,行駛在附近海域的澳大利亞海軍驅逐艦《華爾蒙歌號》接收到船隻遇險的呼救信號:S.O.S, S.O.S ……。該信號是由Bonham燈塔附近發出。哈林頓艦長果斷決定:改變航向,向Bonham燈塔全速前進。因為距離較遠,三小時之後,一月二十八日凌晨四時四十五分《華爾蒙歌號》艦到達事故海域,經過雷達收索和探照燈照射搜尋,僅僅見到一些飄浮的油跡。哈林頓艦長命令:船速降至五浬,沿著油跡行駛,仔細收索。時至晨六時三十分,海面上出現漂浮物,艦長命令放下救生網、舢板和繩梯,進行營救工作。經過全艦官兵的們的艱苦努力,竟然奇蹟般的從漂浮物中營救出三十五名氣息奄奄的倖存者,家父喬鍾洲就是獲救者中的一員。

喬鍾洲,一九一八年出生於遼寧省鐵嶺縣汎河鄉邊家窩棚村。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坎坷曲折,跌宕起伏,寵辱交替,大難不死。少年時入選神童,東渡日本留學。青年時參加地下國民黨,以反滿坑日罪名被日偽政權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而鋃鐺入獄。一九四五年蘇軍轟炸長春,監獄牢房中彈,得以死裡逃生,倖免於難。迫於內戰,出走台灣,親歷了《太平輪海難》,九死一生。二次東渡日本,主持橫濱中華學校多年。考入台灣外交部,曾任台灣駐橫濱總領事(即亞東關係協會駐橫濱辦事處主任),政績頗佳,五次延長退休期。兩岸隔離四十年,一九八八年回國探親合家大團圓。親訪澳洲,尋找《太平輪海難》救命恩人。兩度報恩之旅,分別在悉尼和墨爾本對澳大利亞海軍《華爾蒙哥艦》當年救助《太平輪海難》的救命恩人表達感恩之情、崇敬之意。以特殊嘉賓的身分應邀參加在墨爾本舉行的澳大利亞海軍《華爾蒙哥二號艦》的入水典禮等等。不如意事常八九,可向人言無二三。本書將對家父的經歷擇要予以介紹。
書籍簡介
1949年1月27日小年夜的深夜,東舟山群島海域發生了一起海難:由上海駛往基隆的中聯輪船客輪太平輪與貨輪建元輪相撞並同時沉沒。在當時一票難求的太平輪上,載有千餘人及沉重的貨物。當日天寒地凍,落水的人們慘叫呼救,後經澳大利亞華爾蒙歌號軍艦前往搭救,僅三十五人獲救生還,家父喬鍾洲為其中之一,之後家父輾轉到達台灣並在日本工作生活數十載。半個世紀之後,我同內人江濤移民澳洲定居於悉尼,受家父之命連同長女喬清波尋找當年太平輪的救命恩人。幾經努力終於得以找到當年曾經在船上服役並直接參與搭救的部分船員。按照家父的遺願,我同內人江濤依據家父口述將當年海難的歷險經歷,以及澳洲恩人對當時搭救過程的描述,和我們一家與恩公們的聯繫互動編輯成此書,以此來表達家父對於華爾蒙歌號軍艦以及艦上救命恩人的感恩和懷念!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