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最專業的學者群,從「近代中國族群邊界與國族建構」、「非漢族群的視角」與「中國伊斯蘭的近代演變」三大面向切入,探究近代中國邊疆地區及蒙古族、回族、藏族、土族、白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如何在變遷中一步步走向當代的樣貌──序
〈序〉/王明珂
中國多元一體民族國家的形成,在學術與政治上都涉及許多爭議。這些爭議常因於人們(學者與當政者)的自我認同,影響人們(被研究及被識別為民族者)的自我認同,也持續造成一些社會與政治現實及其動盪。這樣的認識,一方面顯示民族研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對此研究提出一些警惕:我們如何避免自身的文化與社會身份認同偏見影響我們的研究思考?如何在研究中關注現實,而非僅致力於學術價值與理論貢獻?
長久以來,中國民族研究常捲入歷史實體論與近代建構論之爭議中。前者沿續中國自晚清以來對中國民族的研究;完成於1940 年代前後的各部中國民族史著作,代表這樣的民族歷史知識之總結。這些知識告訴我們,漢與各非漢邊疆民族經兩千多年的互動,終形成今日中國民族。後者,多少受到後現代主義解構學風影響,認為所謂多元一體之中國民族,實為近代中國民族國家建構中的國族想像,以及在國家政治霸權(以漢人為核心)下的實踐。也因此,前者確認與強化中國各民族的一體性。後者,則對此(特別是對新疆、內蒙及西藏等之政治屬性)直接或隱約地提出質疑。
這本關於中國邊疆民族的論文集,各篇文章議題的歷史時間雖集中在19 世紀下半葉至20 世紀上半葉,並不表示作者們都同意中國民族近代建構論。可以說,在相當程度上,作者們皆超越了上述的學術爭議,而進入關於中國邊疆民族更深入且重要的探討。那便是,專注於近代中國邊疆發生的一些變化,以及它們如何形成「當代」。這是關於形成過程(the process of becoming)的研究;一種邊緣研究。對變遷發生的「邊緣」進入深入地觀察、剖析。在本論文集中「邊緣」為:由帝制中國轉變到現代中國的邊緣時間(清末至20 世紀上半葉)、空間(中國邊疆)與人群(苗蠻、西番、回民、土著民族、少數民族等等)。作者們探討各方人群接觸時發生的微觀社會互動,或以及其間個人的情感、意圖與作為。
由這些論文中讀者可以發現,這過程涉及的多元面相,如宗教、經濟、社會階層、歷史記憶等等,非僅在於近代民族主義下的民族概念。讀者也可發現此過程所涉之多方權力,知識、階級、性別、宗教,而非僅在於民族國家。總之,許多舊帝國邊疆的個人,基於不同的歷史與社會背景,經歷不同的社會過程,而成為少數民族--有些被識別而成為,有些主動爭取而成為,也有些不滿於其所成為,有些經爭取而未能成為。藉此,我們對於「當代」由什麼樣的「過去」走來,以及這樣的「當代」的歷史與現實意義,應當有更深入的認識、體悟與反思。
王明珂 於南港 2020.11.30書籍簡介
「中華民族」的意涵是什麼?近代中國的統治者如何將邊疆的人與地納入國家的政治結構秩序內?擺盪於「國族」與「我族」之間,邊疆之人係以一個「民族」群體還是個別的「國民」身分存在於國家之中?近代中國邊疆究竟如何在變遷中,一步步成為當代的樣貌?
「本書是中央研究院主題計畫「文化、歷史與國家形構:近代中國族群邊界與少數民族的建構歷程」(2015-2017)的研究成果。本書之標題『隱藏的人群』一語意指在統一政治體與明確的國家邊界之內,有或隱或現、文化背景不同的各種人群,同時也有一些跨越邊界的人群;他們的互動影響到近代「國族建構」的複雜歷程。全書包括三大主題:近代中國族群邊界與國族建構、非漢族群的視角與中國伊斯蘭的近代演變。本論文集最大的意義在於匯集了相關領域當前研究的最新成果,對於國族建構與少數民族邊界與認同問題提出宏觀與具體的研究。」──黃克武
「[本論文集]各篇文章(…略…)專注於近代中國邊疆發生的一些變化,以及它們如何形成「當代」。這是關於形成過程的研究;一種邊緣研究。對變遷發生的「邊緣」進入深入地觀察、剖析。在本論文集中「邊緣」為:由帝制中國轉變到現代中國的邊緣時間 (清末至20世紀上半葉)、空間(中國邊疆)與人群(苗蠻、西番、回民、土著民族、少數民族等等)。作者們探討各方人群接觸時發生的微觀社會互動,或以及其間個人的情感、意圖與作為。……藉此,我們對於『當代』由什麼樣的『過去』走來,以及這樣的『當代』的歷史與現實意義,應當有更深入的認識、體悟與反思。」──王明珂
最專業的學者群,從「近代中國族群邊界與國族建構」、「非漢族群的視角」與「中國伊斯蘭的近代演變」三大面向切入,探究近代中國邊疆地區及蒙古族、回族、藏族、土族、白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如何在變遷中一步步走向當代的樣貌──序
〈序〉/王明珂
中國多元一體民族國家的形成,在學術與政治上都涉及許多爭議。這些爭議常因於人們(學者與當政者)的自我認同,影響人們(被研究及被識別為民族者)的自我認同,也持續造成一些社會與政治現實及其動盪。這樣的認識,一方面顯示民族研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對此研究提出一些警惕:我們如何避免自身的文化與社會身份認同偏見影響我們的研究思考?如何在研究中關注現實,而非僅致力於學術價值與理論貢獻?
長久以來,中國民族研究常捲入歷史實體論與近代建構論之爭議中。前者沿續中國自晚清以來對中國民族的研究;完成於1940 年代前後的各部中國民族史著作,代表這樣的民族歷史知識之總結。這些知識告訴我們,漢與各非漢邊疆民族經兩千多年的互動,終形成今日中國民族。後者,多少受到後現代主義解構學風影響,認為所謂多元一體之中國民族,實為近代中國民族國家建構中的國族想像,以及在國家政治霸權(以漢人為核心)下的實踐。也因此,前者確認與強化中國各民族的一體性。後者,則對此(特別是對新疆、內蒙及西藏等之政治屬性)直接或隱約地提出質疑。
這本關於中國邊疆民族的論文集,各篇文章議題的歷史時間雖集中在19 世紀下半葉至20 世紀上半葉,並不表示作者們都同意中國民族近代建構論。可以說,在相當程度上,作者們皆超越了上述的學術爭議,而進入關於中國邊疆民族更深入且重要的探討。那便是,專注於近代中國邊疆發生的一些變化,以及它們如何形成「當代」。這是關於形成過程(the process of becoming)的研究;一種邊緣研究。對變遷發生的「邊緣」進入深入地觀察、剖析。在本論文集中「邊緣」為:由帝制中國轉變到現代中國的邊緣時間(清末至20 世紀上半葉)、空間(中國邊疆)與人群(苗蠻、西番、回民、土著民族、少數民族等等)。作者們探討各方人群接觸時發生的微觀社會互動,或以及其間個人的情感、意圖與作為。
由這些論文中讀者可以發現,這過程涉及的多元面相,如宗教、經濟、社會階層、歷史記憶等等,非僅在於近代民族主義下的民族概念。讀者也可發現此過程所涉之多方權力,知識、階級、性別、宗教,而非僅在於民族國家。總之,許多舊帝國邊疆的個人,基於不同的歷史與社會背景,經歷不同的社會過程,而成為少數民族--有些被識別而成為,有些主動爭取而成為,也有些不滿於其所成為,有些經爭取而未能成為。藉此,我們對於「當代」由什麼樣的「過去」走來,以及這樣的「當代」的歷史與現實意義,應當有更深入的認識、體悟與反思。
王明珂 於南港 2020.11.30書籍簡介
「中華民族」的意涵是什麼?近代中國的統治者如何將邊疆的人與地納入國家的政治結構秩序內?擺盪於「國族」與「我族」之間,邊疆之人係以一個「民族」群體還是個別的「國民」身分存在於國家之中?近代中國邊疆究竟如何在變遷中,一步步成為當代的樣貌?
「本書是中央研究院主題計畫「文化、歷史與國家形構:近代中國族群邊界與少數民族的建構歷程」(2015-2017)的研究成果。本書之標題『隱藏的人群』一語意指在統一政治體與明確的國家邊界之內,有或隱或現、文化背景不同的各種人群,同時也有一些跨越邊界的人群;他們的互動影響到近代「國族建構」的複雜歷程。全書包括三大主題:近代中國族群邊界與國族建構、非漢族群的視角與中國伊斯蘭的近代演變。本論文集最大的意義在於匯集了相關領域當前研究的最新成果,對於國族建構與少數民族邊界與認同問題提出宏觀與具體的研究。」──黃克武
「[本論文集]各篇文章(…略…)專注於近代中國邊疆發生的一些變化,以及它們如何形成「當代」。這是關於形成過程的研究;一種邊緣研究。對變遷發生的「邊緣」進入深入地觀察、剖析。在本論文集中「邊緣」為:由帝制中國轉變到現代中國的邊緣時間 (清末至20世紀上半葉)、空間(中國邊疆)與人群(苗蠻、西番、回民、土著民族、少數民族等等)。作者們探討各方人群接觸時發生的微觀社會互動,或以及其間個人的情感、意圖與作為。……藉此,我們對於『當代』由什麼樣的『過去』走來,以及這樣的『當代』的歷史與現實意義,應當有更深入的認識、體悟與反思。」──王明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