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從AI到Covid-19,香港教育領域中不同專家、校長、資深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及產業現場的動態變化觀察!
★從幼兒到就業,香港教育工作者合力關心「新日常」下的更新與變革!序
〈導言:更新變化中的香港教育〉
文/孔德維
Jim Collins在《飛輪效應:A+企管大師7步驟打造成功飛輪,帶你從優秀邁向卓越》(Turning the Flywheel: A Monograph to Accompany Good to Great)中以「飛輪效應」(The Flywheel Effect)推斷,在各樣技術躍進的狀態下,當下世界將迎來翻天覆地而無可回復的變化:飛輪在靜止要費力才能推動,每一圈慢慢地推,但其後時飛輪便會開始自行轉動,並愈來愈快。事實上,21世紀在通訊與物流科技革新的進程中,人類社會的形式甚至難以趕上改變的步伐。這樣的改變由何而來呢?人類第一部智慧型電話在2007年出現後,通訊模式由語音轉移至數據、網際網路的使用也由定點轉為移動。由於有了廣大的客戶需求,4G標準的傳遞技術不過一年後就成為普及的民用技術。如今,世界各國爭相應用的5G技術,傳輸數據的速率比現有4G快近百倍,從前只存在於哆啦A夢世界的「道具」:居家使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機械人(或貓)、遠端醫療、實時大型會議、運動比賽等等,都可以說是可即可及的「未來」。正如歷史上任何一次重大技術革新,經濟活動形式的轉型必然令現有行業被更便捷的科技取代;慮及人工智能的普及將至,可以想像未來的失業率或會較歷史上任何時刻嚴峻。不少人認為,相較過去五百年的工業革命,我們這個時代革命的主題是「機器取代心智」,包括知識、美學、人事管理等傳統上被認定是無以取代的領域。當一切都被「自動化」所取代後,社會可以如何發展呢?以經濟學的方式表述,我們可以問:「資源不再由人類生產,資源又該如何分配呢?」過去十年鼓吹「無條件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的不再是傳統意義下的「共產主義」者,而是留意到技術革新重構了經濟模式、社會結構以至倫理觀念的科技界鉅子,如Tesla的創辦人Elon Musk就是「均產」的重要鼓吹者。
當然,認為技術革命促成人類社會無垠苦難的觀點在過去三百年曾多次出現。早在18世紀工業革命,由於西歐農村人口大量擁入城市的工廠,的確在短時間內做成大量失業。相對於勞力密集的農業,工廠工作體力要求相對為輕,女工、童工與囚徒又成為了新的勞動人口,自然構築出一個「人」為「機械」生吞活剝的「悲慘世界」。但是,新的技術同時亦製造了大量新型工作,從宏觀的歷史角度看,人類在18世紀以後的確獲得更長的壽命與更多的生活資源。無論跨國運輸、大型倉庫、鐵路建設、輪船製造等等工作,均是過去不能想像的事物。在未來,是否也會有新的工種出現呢?在20世紀末的香港經濟轉型,香港政府設立了僱員再培訓局等一系列措施,對應產業轉型、金融風暴、政治變動與世界性疫症構成的完美風暴。在高失業率業已出現後方從培訓下手,自然遭受慘痛教訓。避免歷史重複,正是教育者的責任。
本書17位作者均為香港教育界成員,參與香港教育工作不同崗位,對上述種種問題有深切體會。本書上篇「青年教育革新」關注了本港中學及高中教育的變動與教育界的回應。「教育大格局」篇以宏觀的視角梳理了當下香港青年教育的種種問題,及未來的更多挑戰;「未來,我們學習什麼?如何學習?」與「教育現場的變革」的部分則分別闡釋了未來數年香港當迎來的教育改革的理念與實踐困難,一眾作者提供了藍圖綱領與實際前線環境的觀察,引導關心香港教育問題的讀者思考教育改革的必要性與可能性;貢獻於「香港身分教育的糾結」及「未來學習與生涯規劃」部分的作者則就兩個香港教育的具體問題作出探討,申論了香港獨有歷史所構成的身分認知議題與高競爭及全球化經濟環境下的就業議題,分別對香港教育的「教」與「學」所帶來的影響。
本書下篇則關於香港的「幼兒及兒童教育」。「我們正面對怎樣的兒童教育?」部分針對近年大環境的改動,眾作者挑出了自身觀察與回應。文章論及的改變包括社會經濟環境轉變、制度遷移、師資培訓形式與成果的更迭及科學技術的革新等等,雖然看似對與成人社會疏離的幼兒及兒童之成長及教育並無關聯,但讀者卻可以在一眾作者的介紹下,得悉香港提供幼兒及兒童教育的教師為相關問題作出了何種準備;「後疫情下的兒童教育」則針對了當下仍困 擾全球的疫情對幼兒及兒童教育的波及,以及學校與家庭在此艱難 條件下所當負擔的角色;異於上述兩個篇章,「孩子學習面面觀」關心的則是新的社會環境下,教育者在參與幼兒及兒童教育時所當具備的整體性的教育哲學與原則性思考;最後,「親子教育,與孩子同行」的部分則述說了情感與價值教育在可見的未來所需面臨的 轉變與教育者(不論學校與家長)當具備的心態。
曹丕〈典論‧論文〉謂「文章」為「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乃因文章的影響力往往超越於當下的世代,勢必影響及未來的讀者。教育的成果雖然未必及乎「文章」的長時間影響力,但也會左右社會演化的路徑。世界不斷變動是人類社會恆久地面對的問題,但知識的創造與傳承卻正正是人類應對變動的方式,故Ibn al- Mubarak的《聖訓》就提醒穆斯林應該「從搖籃到墳墓」均需要學習。在21世紀,資訊發達到我們可以在YouTube收看任何學術大師講課的時代,知識唾手可得,正規教育還是必要的嗎?就此,教育 界自身亦自然需要繼續的學習與反思,這部小書應部被視為這種自我革新過程的一個小里程碑。書籍簡介
面對世界教育革新浪潮,加上疫情衝擊,令教學工作進入「新日常」。本書集結《灼見名家》香港教育 3.0 專欄文章,包含「青年教育革新」與「幼兒及兒童教育」兩大部分。
17位作者均為香港教育界成員;身為由幼稚園至中學教育領域中不同的專家、校長、資深教育工作者,他們關注了本港中學及高中教育的變動與教育界的回應,闡釋了未來數年香港將迎來的教育改革的理念與實踐困難,申論了香港獨有歷史所構成的身分認知、高競爭及全球化經濟環境下的就業議題;關心社會經濟環境轉變、制度遷移、師資培訓形式與成果的更迭及科學技術的革新,困擾全球的疫情對幼兒及兒童教育的波及,教育者在新的社會環境下參與幼兒及兒童教育時所當具備的整體性的教育哲學與原則性思考,以及情感與價值教育在可見的未來所需面臨的轉變……,從香港教育工作的不同崗位角度,討論在革新聲、新日常下未來教育應如何走。
★從AI到Covid-19,香港教育領域中不同專家、校長、資深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及產業現場的動態變化觀察!
★從幼兒到就業,香港教育工作者合力關心「新日常」下的更新與變革!序
〈導言:更新變化中的香港教育〉
文/孔德維
Jim Collins在《飛輪效應:A+企管大師7步驟打造成功飛輪,帶你從優秀邁向卓越》(Turning the Flywheel: A Monograph to Accompany Good to Great)中以「飛輪效應」(The Flywheel Effect)推斷,在各樣技術躍進的狀態下,當下世界將迎來翻天覆地而無可回復的變化:飛輪在靜止要費力才能推動,每一圈慢慢地推,但其後時飛輪便會開始自行轉動,並愈來愈快。事實上,21世紀在通訊與物流科技革新的進程中,人類社會的形式甚至難以趕上改變的步伐。這樣的改變由何而來呢?人類第一部智慧型電話在2007年出現後,通訊模式由語音轉移至數據、網際網路的使用也由定點轉為移動。由於有了廣大的客戶需求,4G標準的傳遞技術不過一年後就成為普及的民用技術。如今,世界各國爭相應用的5G技術,傳輸數據的速率比現有4G快近百倍,從前只存在於哆啦A夢世界的「道具」:居家使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機械人(或貓)、遠端醫療、實時大型會議、運動比賽等等,都可以說是可即可及的「未來」。正如歷史上任何一次重大技術革新,經濟活動形式的轉型必然令現有行業被更便捷的科技取代;慮及人工智能的普及將至,可以想像未來的失業率或會較歷史上任何時刻嚴峻。不少人認為,相較過去五百年的工業革命,我們這個時代革命的主題是「機器取代心智」,包括知識、美學、人事管理等傳統上被認定是無以取代的領域。當一切都被「自動化」所取代後,社會可以如何發展呢?以經濟學的方式表述,我們可以問:「資源不再由人類生產,資源又該如何分配呢?」過去十年鼓吹「無條件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的不再是傳統意義下的「共產主義」者,而是留意到技術革新重構了經濟模式、社會結構以至倫理觀念的科技界鉅子,如Tesla的創辦人Elon Musk就是「均產」的重要鼓吹者。
當然,認為技術革命促成人類社會無垠苦難的觀點在過去三百年曾多次出現。早在18世紀工業革命,由於西歐農村人口大量擁入城市的工廠,的確在短時間內做成大量失業。相對於勞力密集的農業,工廠工作體力要求相對為輕,女工、童工與囚徒又成為了新的勞動人口,自然構築出一個「人」為「機械」生吞活剝的「悲慘世界」。但是,新的技術同時亦製造了大量新型工作,從宏觀的歷史角度看,人類在18世紀以後的確獲得更長的壽命與更多的生活資源。無論跨國運輸、大型倉庫、鐵路建設、輪船製造等等工作,均是過去不能想像的事物。在未來,是否也會有新的工種出現呢?在20世紀末的香港經濟轉型,香港政府設立了僱員再培訓局等一系列措施,對應產業轉型、金融風暴、政治變動與世界性疫症構成的完美風暴。在高失業率業已出現後方從培訓下手,自然遭受慘痛教訓。避免歷史重複,正是教育者的責任。
本書17位作者均為香港教育界成員,參與香港教育工作不同崗位,對上述種種問題有深切體會。本書上篇「青年教育革新」關注了本港中學及高中教育的變動與教育界的回應。「教育大格局」篇以宏觀的視角梳理了當下香港青年教育的種種問題,及未來的更多挑戰;「未來,我們學習什麼?如何學習?」與「教育現場的變革」的部分則分別闡釋了未來數年香港當迎來的教育改革的理念與實踐困難,一眾作者提供了藍圖綱領與實際前線環境的觀察,引導關心香港教育問題的讀者思考教育改革的必要性與可能性;貢獻於「香港身分教育的糾結」及「未來學習與生涯規劃」部分的作者則就兩個香港教育的具體問題作出探討,申論了香港獨有歷史所構成的身分認知議題與高競爭及全球化經濟環境下的就業議題,分別對香港教育的「教」與「學」所帶來的影響。
本書下篇則關於香港的「幼兒及兒童教育」。「我們正面對怎樣的兒童教育?」部分針對近年大環境的改動,眾作者挑出了自身觀察與回應。文章論及的改變包括社會經濟環境轉變、制度遷移、師資培訓形式與成果的更迭及科學技術的革新等等,雖然看似對與成人社會疏離的幼兒及兒童之成長及教育並無關聯,但讀者卻可以在一眾作者的介紹下,得悉香港提供幼兒及兒童教育的教師為相關問題作出了何種準備;「後疫情下的兒童教育」則針對了當下仍困 擾全球的疫情對幼兒及兒童教育的波及,以及學校與家庭在此艱難 條件下所當負擔的角色;異於上述兩個篇章,「孩子學習面面觀」關心的則是新的社會環境下,教育者在參與幼兒及兒童教育時所當具備的整體性的教育哲學與原則性思考;最後,「親子教育,與孩子同行」的部分則述說了情感與價值教育在可見的未來所需面臨的 轉變與教育者(不論學校與家長)當具備的心態。
曹丕〈典論‧論文〉謂「文章」為「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乃因文章的影響力往往超越於當下的世代,勢必影響及未來的讀者。教育的成果雖然未必及乎「文章」的長時間影響力,但也會左右社會演化的路徑。世界不斷變動是人類社會恆久地面對的問題,但知識的創造與傳承卻正正是人類應對變動的方式,故Ibn al- Mubarak的《聖訓》就提醒穆斯林應該「從搖籃到墳墓」均需要學習。在21世紀,資訊發達到我們可以在YouTube收看任何學術大師講課的時代,知識唾手可得,正規教育還是必要的嗎?就此,教育 界自身亦自然需要繼續的學習與反思,這部小書應部被視為這種自我革新過程的一個小里程碑。書籍簡介
面對世界教育革新浪潮,加上疫情衝擊,令教學工作進入「新日常」。本書集結《灼見名家》香港教育 3.0 專欄文章,包含「青年教育革新」與「幼兒及兒童教育」兩大部分。
17位作者均為香港教育界成員;身為由幼稚園至中學教育領域中不同的專家、校長、資深教育工作者,他們關注了本港中學及高中教育的變動與教育界的回應,闡釋了未來數年香港將迎來的教育改革的理念與實踐困難,申論了香港獨有歷史所構成的身分認知、高競爭及全球化經濟環境下的就業議題;關心社會經濟環境轉變、制度遷移、師資培訓形式與成果的更迭及科學技術的革新,困擾全球的疫情對幼兒及兒童教育的波及,教育者在新的社會環境下參與幼兒及兒童教育時所當具備的整體性的教育哲學與原則性思考,以及情感與價值教育在可見的未來所需面臨的轉變……,從香港教育工作的不同崗位角度,討論在革新聲、新日常下未來教育應如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