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氣候驟變,環境資源有限,面對明日世界的生態挑戰,
你是「先知」,還是「巫師」?
這是全球的問題,更是我們臺灣現在正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
一本引領我們深入思考「人類」與「自然」關係的書!
★Amazon網路書店三百多則評論,讀者平均四·六顆星好評
★書評網站Goodreads超過四百則評論,平均四·二五顆星好評
★博客來網路書店八月選書
★美國國家學院傳播獎得主查爾斯·曼恩最新力作
試想看看:當西元二○五○年到來時,地球預計將會有超過一百億人口。這意味著將有一百億張嘴需要被餵養,一百億個可供這些人居住的地方,兩百億隻腳需要鞋子穿。但這怎麼可能?地球真的裝得下那麼多東西嗎?就算裝得下,我們究竟要花掉多少資源來滿足這一百億人?
今天地球提供的資源以及環境所能承載的能力,早已經遠遠超出其所能負荷的範圍。我們現在看到的不只是糧食危機,人類與環境互動往往造成更嚴重的後果:氣候驟變、水資源匱乏、能源枯竭、環境汙染等。本書作者查爾斯.曼恩藉著生動的比喻,刻畫兩種面對生態危機的聲音。一種是「先知」,認為我們應該要「減量再減量,免得人類與自然兩敗俱傷!」其代表人物是生態學暨鳥類學家威廉.佛格特(William Vogt)。佛格特認為地球的資源雖然豐富,但仍然隱隱有其生物多樣性乘載的極限,若不加限制地讓人類肆意開發資源與濫用,那最終將會造成不可逆的後果。也因此同情佛格特主張的先知們時常呼籲我們應該要大幅減少消耗。而先知的觀點正是今日環保節能主義的濫觴。
另一種聲音則來自「巫師」,主張我們應該要「創新再創新,設法使人類與自然雙贏!」其代表人物則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農業學家諾曼.布勞格(Norman Borlaug)。布勞格認為在人類妥善運用科技的情況下,既可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又可以確保土壤資源可以被有效地利用而不造成額外的浪費。布勞格更進一步推測,如果農民可以在小規模的土地上想辦法提高作物的平均產量,那麼就不需要去開墾更多的土地。布勞格的努力在六○年代推動了一波綠色革命,而巫師們的聲音也是現在綠色科技、綠色能源的代言人。
在本書中,我們將看到巫師與先知在各種環境議題上大顯神威:
►面對糧食危機與人口暴增,到底是該堅持有機在地農耕,還是堅持產量高且又能餵飽所有人的基因改良作物?
►如果可用的水資源加起來只有全部地球上的水的百分之一,那麼到底是該省水還是得努力「造水」?
►能源使用的比例連年攀高,是否真有可能走向供不應求的那一天?發展替代能源或綠色能源又能帶我們走多遠?
►氣候驟變導致的環境災害,究竟是我們的責任,還是不可抗力因素所造成?我們有可能打造「地球改造工程」來改變氣候嗎?
►龐大的人口、無止盡消耗,如何喚醒先知對節能的呼籲,但卻也同時堅定了巫師推動綠色革命的決心?
►人類作為一個物種,遵循著生物學的定律――繁衍、資源耗盡,而後滅亡――如果真是如此,我們又要如何避免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
雖然巫師與先知這兩種主張都是現在環保主義者的共識,但是對於人類即將面對的生態挑戰與未來世界,這兩派人馬之間還是爭論不休、互不相讓。巫師與先知就像是站在光譜的兩個極端,但不排除參與這場爭論的人只能選一邊站。有的人可以接受在一些議題上比較贊同先知,主張限縮我們對自然資源的使用,而在其他議題上比較同情巫師,鼓吹科技能源的創新再造。根據作者在這本書裡分析,這兩造雙方真正的爭論焦點並不是在事實層面,而是在於人類與自然環境之間究竟該採取什麼樣的價值觀,以及在面對生態環境的挑戰時,我們該如何思考未來世界。而這正是人類存亡的思考中,最迫切也最需要被關心的議題。
繼成名作《一四九一》與《一四九三》後,查爾斯·曼恩再次發揮他的記者精神,研究龐大的科學數據並採訪多位專家學者,其中包含環境專家、能源專家、農業學家、氣象學家、生物學家等;除此之外,他也實際走訪世界各地,和環保人士、政客、自耕小農、政府官員等人物交涉。同時他還發揮身為作家的本領,透過書寫兩位生態學巨人――先知佛格特與巫師布勞格――的生平與貢獻,交織出這個既迫切,又讓各方人馬爭得面紅耳赤的環境論戰史。在這本書裡,我們將會看到各種因應生態危機的對策和主張,希望讀者可在閱讀這本書後,思考自己該如何回答每一個生態議題,同時也思考人類的明天究竟該何去何從。
你是「先知」,還是「巫師」?
這是全球的問題,更是我們臺灣現在正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
一本引領我們深入思考「人類」與「自然」關係的書!
★Amazon網路書店三百多則評論,讀者平均四·六顆星好評
★書評網站Goodreads超過四百則評論,平均四·二五顆星好評
★博客來網路書店八月選書
★美國國家學院傳播獎得主查爾斯·曼恩最新力作
試想看看:當西元二○五○年到來時,地球預計將會有超過一百億人口。這意味著將有一百億張嘴需要被餵養,一百億個可供這些人居住的地方,兩百億隻腳需要鞋子穿。但這怎麼可能?地球真的裝得下那麼多東西嗎?就算裝得下,我們究竟要花掉多少資源來滿足這一百億人?
今天地球提供的資源以及環境所能承載的能力,早已經遠遠超出其所能負荷的範圍。我們現在看到的不只是糧食危機,人類與環境互動往往造成更嚴重的後果:氣候驟變、水資源匱乏、能源枯竭、環境汙染等。本書作者查爾斯.曼恩藉著生動的比喻,刻畫兩種面對生態危機的聲音。一種是「先知」,認為我們應該要「減量再減量,免得人類與自然兩敗俱傷!」其代表人物是生態學暨鳥類學家威廉.佛格特(William Vogt)。佛格特認為地球的資源雖然豐富,但仍然隱隱有其生物多樣性乘載的極限,若不加限制地讓人類肆意開發資源與濫用,那最終將會造成不可逆的後果。也因此同情佛格特主張的先知們時常呼籲我們應該要大幅減少消耗。而先知的觀點正是今日環保節能主義的濫觴。
另一種聲音則來自「巫師」,主張我們應該要「創新再創新,設法使人類與自然雙贏!」其代表人物則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農業學家諾曼.布勞格(Norman Borlaug)。布勞格認為在人類妥善運用科技的情況下,既可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又可以確保土壤資源可以被有效地利用而不造成額外的浪費。布勞格更進一步推測,如果農民可以在小規模的土地上想辦法提高作物的平均產量,那麼就不需要去開墾更多的土地。布勞格的努力在六○年代推動了一波綠色革命,而巫師們的聲音也是現在綠色科技、綠色能源的代言人。
在本書中,我們將看到巫師與先知在各種環境議題上大顯神威:
►面對糧食危機與人口暴增,到底是該堅持有機在地農耕,還是堅持產量高且又能餵飽所有人的基因改良作物?
►如果可用的水資源加起來只有全部地球上的水的百分之一,那麼到底是該省水還是得努力「造水」?
►能源使用的比例連年攀高,是否真有可能走向供不應求的那一天?發展替代能源或綠色能源又能帶我們走多遠?
►氣候驟變導致的環境災害,究竟是我們的責任,還是不可抗力因素所造成?我們有可能打造「地球改造工程」來改變氣候嗎?
►龐大的人口、無止盡消耗,如何喚醒先知對節能的呼籲,但卻也同時堅定了巫師推動綠色革命的決心?
►人類作為一個物種,遵循著生物學的定律――繁衍、資源耗盡,而後滅亡――如果真是如此,我們又要如何避免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
雖然巫師與先知這兩種主張都是現在環保主義者的共識,但是對於人類即將面對的生態挑戰與未來世界,這兩派人馬之間還是爭論不休、互不相讓。巫師與先知就像是站在光譜的兩個極端,但不排除參與這場爭論的人只能選一邊站。有的人可以接受在一些議題上比較贊同先知,主張限縮我們對自然資源的使用,而在其他議題上比較同情巫師,鼓吹科技能源的創新再造。根據作者在這本書裡分析,這兩造雙方真正的爭論焦點並不是在事實層面,而是在於人類與自然環境之間究竟該採取什麼樣的價值觀,以及在面對生態環境的挑戰時,我們該如何思考未來世界。而這正是人類存亡的思考中,最迫切也最需要被關心的議題。
繼成名作《一四九一》與《一四九三》後,查爾斯·曼恩再次發揮他的記者精神,研究龐大的科學數據並採訪多位專家學者,其中包含環境專家、能源專家、農業學家、氣象學家、生物學家等;除此之外,他也實際走訪世界各地,和環保人士、政客、自耕小農、政府官員等人物交涉。同時他還發揮身為作家的本領,透過書寫兩位生態學巨人――先知佛格特與巫師布勞格――的生平與貢獻,交織出這個既迫切,又讓各方人馬爭得面紅耳赤的環境論戰史。在這本書裡,我們將會看到各種因應生態危機的對策和主張,希望讀者可在閱讀這本書後,思考自己該如何回答每一個生態議題,同時也思考人類的明天究竟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