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法政角力四十年:尤清談美麗島大審 | 拾書所

臺灣法政角力四十年:尤清談美麗島大審

$ 351 元 原價 390
本書特色
☆收錄美麗島大審辯護律師與助理──尤清、尤宏兄弟口述歷史序
序:法政角力四十年 曲直功過豈成空/尤清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日,美麗島雜誌社在高雄舉辦國際人權日慶祝活動,爆發警民衝突事件(即高雄事件),隨後全臺大搜捕並以叛亂罪起訴。尤清等律師挺身在法庭為民主人權鬥士辯護。
被告及律師鏗鏗然論辯,在法庭中角力;事實上,美麗島雜誌發行(一九七九年九月)伊始迄今,四十多年來臺灣法政角力持續進行。美麗島時期黨外人士目標,是抵抗惡法挑戰「法統」;後美麗島時期是組黨輪政。目前正在進行的目標是自決、制憲、正名,以邁向正常化國家。本書首揭〈美麗島事件法庭內外法政角力〉(臺灣法學會美麗島事件四十周年學術研討會主題演講文)。
本書第一部分又納入尤清所撰〈美麗島高雄事件:臺灣民主法治的轉捩點〉(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美麗島事件二十周年紀念文)、〈論抵抗權〉(刊美麗島雜誌第二期)及〈淺談法治與人權保障〉(第四期)。
二十年後(一九九九年),當年活動總指揮施明德主持「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計畫」,為還原真相,也再掀波濤。本書第二部分列入〈美麗島大審――尤清、尤宏口述歷史〉訪談抄本,一併留待智者評曲直論功過。書籍簡介
──美麗島大審辯護律師尤清口述回顧.重探臺灣民主的轉捩點──


1979年12月10日,美麗島雜誌社成員組織群眾進行遊行及演講,訴求民主與自由,終結黨禁和戒嚴,鎮暴部隊包圍遊行民眾,最終造成警民衝突,是為美麗島事件。事後軍警全臺大搜捕,風聲鶴唳,人人自危。1980年2月28日,美麗島大審展開。

尤清見證這場臺灣史上最大的審判,以萬餘言的答辯狀為施明德、張俊宏、高俊明、張溫鷹等民主鬥士辯護,成功讓遭判死刑的被告改判無期徒刑。

「這次軍法審判在臺灣法政歷史上是最大的一次。因為這次審判的是八個最強的被告(黃信介、林義雄、陳菊、張俊宏、姚嘉文、施明德、呂秀蓮、林宏宣),強到什麼程度?
他們在生命的威脅之下,完全不害怕、不軟弱、不退卻,非常勇敢站出來,不是為自己辯護,而是為整個臺灣前後這一百年來而辯護,
為過去臺灣這些先聖先賢的烈士而辯護,為他自己而辯護,為未來開啟了民主的大道。」──尤清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