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廷審― 明清司法視野下天主教的傳播與限制 | 拾書所

天道廷審― 明清司法視野下天主教的傳播與限制

$ 600 元 原價 760

十六世紀後期,天主教因利瑪竇等傳教士來華而在中國慢慢傳播開來,甚至獲得明朝某些帝王及官員的歡心。過去亦曾有不少著作記述了這些歷史,但專門從法制史的角度審視天主教在華傳播過程中所引發的衝突與教案,則是過往著作所缺乏的。


本書從「以法論教」的研究角度,完整地討論了晚明萬曆到清代嘉慶道光時期,天主教在華面對的法律與政治的互動與挑戰。作者以這段時期的關鍵刑案及事件為經緯,包括晚明南京教案、清初康熙曆獄案等,剖析控辯雙方如何援引中國國法於廷審周旋,試圖指出法律在教案中不僅有重要角色,更是反教及護教雙方對壘的重要場域。此外,本書又以判牘史料解釋了明代後期對澳門的管治,以及廣東士人對傳教士科學傳教的反應,再以清朝刑部相關的司法史料,釐清了在朝廷眼中,這個外來宗教與具顛覆性質並威脅政權的「邪教」有所不同,從中窺探天主教能繼續於地下傳播的空間。同時又以多個案例點明中國本土天主教信徒在堅持信仰時所付出的沉重代價,由此重現基層教眾在禁教令下的具體司法負擔,以突顯中國信徒的真實面貌。


本書各章的主題雖然不一,但作者按照時序編排,佈局精密,前後呼應,勾勒出中國在帝制晚期與天主教交涉的輪廓與走向,以及歷朝歷任君臣對天主教的定位及態度的轉變,適合對中國天主教史、中國法制史、明清宗教史有興趣的人士閱讀。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