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高雄研究叢刊
高雄在戰後有日常生活實作的海,以及資本化、全球化的海,這兩種海的想像與硬體設施交織共進,在各方的想像與期待中,經歷不同時期治理思維下的海岸工程,將原本是灘地的高雄西南沿岸,變身為混凝土與鋼筋共構的港口與海埔地。
本書以人類學的角度,從海岸出發,將高雄西南海岸的變遷視作基礎設施化的過程,以檔案與民族誌故事的分析,探索不同尺度行動者的關係,記錄並重新詮釋自然與社會的互動。透過作者視角,看人類行動者對於土地情感與環境互動,模塑並維持了這片海埔地;也看自然現象與非人物種在不停變動的海陸韻律中,持續生成的社會關係與想像,以及基礎設施系統內在「縫隙」展現的蓬勃生機。
◆本書特色
國立臺灣圖書館109年度臺灣學博碩士論文研究獎助優等、第四屆「李亦園先生紀念獎學金」――評審團特別獎。
獲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2020年「寫高雄──屬於你我的城市歷史」出版及文史調查計畫獎助
盛情推薦──呂欣怡(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本書結合紮實的檔案研究與細膩的田野觀察,娓娓敘說高雄西南海岸自戰後至今逐步水泥化的歷史過程與社會生態效應:原本生態豐富的潮間灘地如何被改造為單調的工業建地,人文風貌獨特的海岸聚落又如何淪為重工業背後的犧牲帶,而在劇烈變動的生活世界中,海邊居民與多物種生命又展現出什麼樣的頑強韌性與靈動活力。海洋是島嶼子民的根、全球環境前景之所寄。本書的出版來得及時,不但告訴我們不當的海洋政策如何造成人與海的疏離,更啟發我們思考重建人海關係的可能性與實踐路徑。
---------
臺灣四面環海,海洋餵養了我們,而海陸交界之際歷經世代更迭,一直以多元樣貌支持著島民的生活。其中高雄西南海岸,自1950年代起經歷數種重大工程,至今仍不斷衍生出新的地景與社會關係。
作者悉心將參與這海岸變化的所有元素一一拆解,細緻地整理出各個脈絡,鋪開各自的視角,將原本生硬的海岸工程,以土地的情感與田野共鳴,轉譯為柔軟的文字──海岸不再是舞臺背板、鋼筋混泥土也不僅是道具,它們同為主演,與寓居於此的生命,共同譜寫出這部獻給臺灣的劇本。
讓我們更靠近這片生機盎然且仍舊不斷變化的土地,一同感受那隙縫中的生命韌性與作者對土地的熱愛。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高雄研究叢刊
高雄在戰後有日常生活實作的海,以及資本化、全球化的海,這兩種海的想像與硬體設施交織共進,在各方的想像與期待中,經歷不同時期治理思維下的海岸工程,將原本是灘地的高雄西南沿岸,變身為混凝土與鋼筋共構的港口與海埔地。
本書以人類學的角度,從海岸出發,將高雄西南海岸的變遷視作基礎設施化的過程,以檔案與民族誌故事的分析,探索不同尺度行動者的關係,記錄並重新詮釋自然與社會的互動。透過作者視角,看人類行動者對於土地情感與環境互動,模塑並維持了這片海埔地;也看自然現象與非人物種在不停變動的海陸韻律中,持續生成的社會關係與想像,以及基礎設施系統內在「縫隙」展現的蓬勃生機。
◆本書特色
國立臺灣圖書館109年度臺灣學博碩士論文研究獎助優等、第四屆「李亦園先生紀念獎學金」――評審團特別獎。
獲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2020年「寫高雄──屬於你我的城市歷史」出版及文史調查計畫獎助
盛情推薦──呂欣怡(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本書結合紮實的檔案研究與細膩的田野觀察,娓娓敘說高雄西南海岸自戰後至今逐步水泥化的歷史過程與社會生態效應:原本生態豐富的潮間灘地如何被改造為單調的工業建地,人文風貌獨特的海岸聚落又如何淪為重工業背後的犧牲帶,而在劇烈變動的生活世界中,海邊居民與多物種生命又展現出什麼樣的頑強韌性與靈動活力。海洋是島嶼子民的根、全球環境前景之所寄。本書的出版來得及時,不但告訴我們不當的海洋政策如何造成人與海的疏離,更啟發我們思考重建人海關係的可能性與實踐路徑。
---------
臺灣四面環海,海洋餵養了我們,而海陸交界之際歷經世代更迭,一直以多元樣貌支持著島民的生活。其中高雄西南海岸,自1950年代起經歷數種重大工程,至今仍不斷衍生出新的地景與社會關係。
作者悉心將參與這海岸變化的所有元素一一拆解,細緻地整理出各個脈絡,鋪開各自的視角,將原本生硬的海岸工程,以土地的情感與田野共鳴,轉譯為柔軟的文字──海岸不再是舞臺背板、鋼筋混泥土也不僅是道具,它們同為主演,與寓居於此的生命,共同譜寫出這部獻給臺灣的劇本。
讓我們更靠近這片生機盎然且仍舊不斷變化的土地,一同感受那隙縫中的生命韌性與作者對土地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