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眼裡,每個孩子都是最珍貴的寶貝。
沒有爸媽會故意傷孩子的心,但不知不覺中,
我們是否已經習慣用責備的語氣和孩子溝通?
聽孩子的內心話,傳遞溫柔的力量
「這麼簡單也會錯?」
「你寫這什麼字?跟鬼畫符一樣!」
「都幾點了,還不去睡覺!」
「又來了,這麼挑食,青菜都不吃!」
當我們使出獅吼功時,回想一下,當下的情緒也許並非完全源自孩子的行為?或許一部分是源自我們平日生活的壓力,孩子只是無意間成了最後一根稻草?其實,哪個父母不是經常處於情緒的邊緣。只不過,脫口說出負面的話之後,往往在夜深人靜看著孩子安穩的睡臉時,心裡又感到一絲的愧疚。
一句話就能讓親子關係擦槍走火,
換個方式說話,你我都不用再委屈當吼爸吼媽了
「你又來了,每次都這麼挑食,講都講不聽!」壞情緒一旦脫口而出,很快就會擴散開來,而原本該是一家人最期待的晚餐時刻,馬上成了氣氛凝重的戰場。如果換個方式和孩子說話,比如「媽媽小時候也不愛吃青菜。不過後來,我一小口、一小口吃吃看,結果發現青菜變得越來越好吃了……」,一點同理心加上一點鼓勵,晚餐的氣氛就不一樣了。
其實,親子溝通最需要的不是技巧,而是一顆溫暖的心。回到為人父母的初衷,用平靜、平等的口氣和孩子說話,並且聽見孩子心底「最想聽的話」。這些話會讓他們感受到被愛、備受鼓舞,支持他們勇往直前、度過未來的重重關卡。這些話無時無刻像是一股溫柔而堅定的力量,在他們的童年裡種下快樂的種子。
韓國媽媽感動好評
讀完後,我的心揪了一下,原來女兒和我小時候想的一模一樣…
我想起小時候帶考卷回家的心情,如果我的爸媽以前有讀過這本書就好了。
短短40頁,卻比厚厚的親子教養書還有用!
名人推薦
隋棠|知名演員
Mom&Dad|知名親子YouTuber/育兒神器APP「媽爹講故事」主理人
專家導讀
洪蘭|中原大學、台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 講座教授
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
專文導讀
您的一句話,改變孩子的一生
洪蘭(中原大學、台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 講座教授)
我在捷運上,看到一位媽媽在翻她孩子的書包,突然聽見她驚呼:「你怎麼錯的這麼多?這麼簡單的加法也會錯,你是怎麼搞的?」一時,車廂中玩手機的頭都抬了起來注視聲音的來源,那個孩子窘的滿臉通紅。母親接著翻,「你寫的是什麼呀!七歪八扭的鬼畫符!」坐在我旁邊的女生跟他男朋友悄聲說:「我媽也是這樣,從來不替我留面子!」我看了一下周遭,好幾個人嘴角上揚,想必都勾起他們童年的回憶。回到家,看到信箱裡的這份書稿很驚訝,原來韓國的媽媽也是這樣說話。真不了解,媽媽小時候不也是個孩子嗎?怎麼自己長大了,就忘記了當年被大人罵的感覺了呢?
人真的很奇怪,明明知道蜜糖可以捕捉到更多的蒼蠅,卻一定要用酸。研究發現,每一句負面的話需要四個正向的話才能抵消它的影響,而孩子在家中,每十句話中,只有一句是正向的,在學校是七句只有一句,難怪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都覺得自己是一個魯蛇 (loser),因為大人不斷的灌輸這個觀念到他腦海中。這種做法有一個很可怕的後果就是「自我實現」(self-fulfillment),如果我們每天罵他是豬,最後他就變成了豬。
另一項研究中,神經學家在還有八天才要出生的小貓大腦中,看到一個神經元跟別的神經元有密密麻麻的連接,等到這隻貓老了,再去查看這個神經元時,發現常常活化的神經迴路變得很大條,但其他不用的連接都被修剪掉了。也就是說,神經的連結是用進廢退,常用的神經迴路會因不斷的活化,連接的密,反應快,創意多,而不常用的就被刪減掉了。因此我們每天怎麼對待孩子很重要,因為今天對待孩子的方式會影響他神經的連接,就影響他明天行為的出現。尤其大人對孩子的看法會影響孩子對自己的看法,這個信念養成後,根深蒂固很難改。
就像是馬戲團裡的大象一定要從小養一樣,因為一開始時,小象被鐵鍊栓住,逃脫不了,久一點以後,牠就認為自己是不可能逃脫的,即使長大了力拔山河了,還是這樣想,就乖乖聽馴獸師的話了。所以父母千萬不要動輒貶低自己的孩子,要知道孩子最在意的就是父母對他的看法。
我們都知道中國人喜歡謙虛,謙虛是美德,但是人只可謙虛自己,不可謙虛孩子,因為孩子小,他會把你的假話當真,而產生自卑感。我有一個朋友長得很好看,我母親每次看到她都會誇獎她,但她的母親一定回說「哪裡,哪裡,這孩子皮膚黑,穿什麼衣服都不好看」。結果她出社會做事以後,把所有賺的錢都花在漂白皮膚上,沒想到很多漂白的藥膏有化學劑在裡面,反而把她的皮膚燒壞了,真是好可惜。
人都喜歡聽好話,卻常常聽不到自己想聽的話。這讓我想起卡通電影「小鹿斑比」中兔媽媽的話:如果你沒有好話要說,倒不如就不要說話 (If you don’t have anything good to say, don’t say it.)。
父母在說話之前,請想一下,除了罵,這句話還有沒有別的方式可以說?請不要羞辱他,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你跟他說話時的這一點點小差別會使他將來一生都不一樣。
沒有爸媽會故意傷孩子的心,但不知不覺中,
我們是否已經習慣用責備的語氣和孩子溝通?
聽孩子的內心話,傳遞溫柔的力量
「這麼簡單也會錯?」
「你寫這什麼字?跟鬼畫符一樣!」
「都幾點了,還不去睡覺!」
「又來了,這麼挑食,青菜都不吃!」
當我們使出獅吼功時,回想一下,當下的情緒也許並非完全源自孩子的行為?或許一部分是源自我們平日生活的壓力,孩子只是無意間成了最後一根稻草?其實,哪個父母不是經常處於情緒的邊緣。只不過,脫口說出負面的話之後,往往在夜深人靜看著孩子安穩的睡臉時,心裡又感到一絲的愧疚。
一句話就能讓親子關係擦槍走火,
換個方式說話,你我都不用再委屈當吼爸吼媽了
「你又來了,每次都這麼挑食,講都講不聽!」壞情緒一旦脫口而出,很快就會擴散開來,而原本該是一家人最期待的晚餐時刻,馬上成了氣氛凝重的戰場。如果換個方式和孩子說話,比如「媽媽小時候也不愛吃青菜。不過後來,我一小口、一小口吃吃看,結果發現青菜變得越來越好吃了……」,一點同理心加上一點鼓勵,晚餐的氣氛就不一樣了。
其實,親子溝通最需要的不是技巧,而是一顆溫暖的心。回到為人父母的初衷,用平靜、平等的口氣和孩子說話,並且聽見孩子心底「最想聽的話」。這些話會讓他們感受到被愛、備受鼓舞,支持他們勇往直前、度過未來的重重關卡。這些話無時無刻像是一股溫柔而堅定的力量,在他們的童年裡種下快樂的種子。
韓國媽媽感動好評
讀完後,我的心揪了一下,原來女兒和我小時候想的一模一樣…
我想起小時候帶考卷回家的心情,如果我的爸媽以前有讀過這本書就好了。
短短40頁,卻比厚厚的親子教養書還有用!
名人推薦
隋棠|知名演員
Mom&Dad|知名親子YouTuber/育兒神器APP「媽爹講故事」主理人
專家導讀
洪蘭|中原大學、台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 講座教授
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
專文導讀
您的一句話,改變孩子的一生
洪蘭(中原大學、台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 講座教授)
我在捷運上,看到一位媽媽在翻她孩子的書包,突然聽見她驚呼:「你怎麼錯的這麼多?這麼簡單的加法也會錯,你是怎麼搞的?」一時,車廂中玩手機的頭都抬了起來注視聲音的來源,那個孩子窘的滿臉通紅。母親接著翻,「你寫的是什麼呀!七歪八扭的鬼畫符!」坐在我旁邊的女生跟他男朋友悄聲說:「我媽也是這樣,從來不替我留面子!」我看了一下周遭,好幾個人嘴角上揚,想必都勾起他們童年的回憶。回到家,看到信箱裡的這份書稿很驚訝,原來韓國的媽媽也是這樣說話。真不了解,媽媽小時候不也是個孩子嗎?怎麼自己長大了,就忘記了當年被大人罵的感覺了呢?
人真的很奇怪,明明知道蜜糖可以捕捉到更多的蒼蠅,卻一定要用酸。研究發現,每一句負面的話需要四個正向的話才能抵消它的影響,而孩子在家中,每十句話中,只有一句是正向的,在學校是七句只有一句,難怪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都覺得自己是一個魯蛇 (loser),因為大人不斷的灌輸這個觀念到他腦海中。這種做法有一個很可怕的後果就是「自我實現」(self-fulfillment),如果我們每天罵他是豬,最後他就變成了豬。
另一項研究中,神經學家在還有八天才要出生的小貓大腦中,看到一個神經元跟別的神經元有密密麻麻的連接,等到這隻貓老了,再去查看這個神經元時,發現常常活化的神經迴路變得很大條,但其他不用的連接都被修剪掉了。也就是說,神經的連結是用進廢退,常用的神經迴路會因不斷的活化,連接的密,反應快,創意多,而不常用的就被刪減掉了。因此我們每天怎麼對待孩子很重要,因為今天對待孩子的方式會影響他神經的連接,就影響他明天行為的出現。尤其大人對孩子的看法會影響孩子對自己的看法,這個信念養成後,根深蒂固很難改。
就像是馬戲團裡的大象一定要從小養一樣,因為一開始時,小象被鐵鍊栓住,逃脫不了,久一點以後,牠就認為自己是不可能逃脫的,即使長大了力拔山河了,還是這樣想,就乖乖聽馴獸師的話了。所以父母千萬不要動輒貶低自己的孩子,要知道孩子最在意的就是父母對他的看法。
我們都知道中國人喜歡謙虛,謙虛是美德,但是人只可謙虛自己,不可謙虛孩子,因為孩子小,他會把你的假話當真,而產生自卑感。我有一個朋友長得很好看,我母親每次看到她都會誇獎她,但她的母親一定回說「哪裡,哪裡,這孩子皮膚黑,穿什麼衣服都不好看」。結果她出社會做事以後,把所有賺的錢都花在漂白皮膚上,沒想到很多漂白的藥膏有化學劑在裡面,反而把她的皮膚燒壞了,真是好可惜。
人都喜歡聽好話,卻常常聽不到自己想聽的話。這讓我想起卡通電影「小鹿斑比」中兔媽媽的話:如果你沒有好話要說,倒不如就不要說話 (If you don’t have anything good to say, don’t say it.)。
父母在說話之前,請想一下,除了罵,這句話還有沒有別的方式可以說?請不要羞辱他,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你跟他說話時的這一點點小差別會使他將來一生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