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 | 拾書所

修正

$ 468 元 原價 520

這是一個讓心回家的故事
獻給在愛裡孤單,在家裡寂寞的人們

《時代》雜誌譽為「偉大美國小說家」(Great American Novelist),震驚文學世界之作
2001年美國國家書卷獎得獎作
2005年入選《時代》雜誌百大英語小說
「簡單地說,這本小說根本已經是經典。」――《出版者週刊》

鍾曉陽 專文讚嘆/王浩威、朱天心、張大春、陳玉慧、陳俊志、詹宏志 口碑推薦

◎唯有解開那些未被承認的過往,回家的燈才會真正明亮……
在傳統、保守的美國中西部小鎮聖猶達郊區,住著藍博特一家人。老爸爸艾爾佛瑞的帕金森氏症日益惡化,神智也開始走下坡。老媽媽依妮德持家、養育孩子將近五十年,卻始終不知道怎麼為自己而活。長子蓋瑞是銀行副總裁,顧家、愛妻、名利兼享,但「優秀」並沒有讓他得到妻兒的認同,妻子拿憂鬱症當令箭,打壓他在家中的地位,連帶他也懷疑起自己的精神狀態。
 次子齊普,原本勝券在握的大學教授終身職,因一場師生醜聞而毀,頓失人生座標的他展開一場身心大逃亡,異鄉小國立陶宛的「事業」讓他恍若重生,以為可以徹底遠離紐約的生活與聖猶達的家人,遠離那個不堪回首的自己。小妹丹妮絲美麗、聰明又事業有成,但這些填補不了她始終缺乏的自信,當她發現連最「正常」的婚姻歸宿也不能給她庇護時,無助地開始在每一段感情關係裡浪擲自己,迷走在異性與同性戀情的邊緣。
 連續八年沒有在家鄉過聖誕的依妮德與艾爾佛瑞,希望在自己的生命凋零前,在大家一起住了幾十年的老家團聚,過最後一次聖誕節,但早已遠走東岸生活的三個孩子有千百個不願回家的理由。聖誕是充滿喜悅與奇蹟的佳節,這對鄉間平凡老夫妻的平凡的願望,真的能夠實現嗎?


繼《自由》之後,法蘭岑問鼎全球文壇的重要作品《修正》,終於要在繁體中文的世界出版了。除了一樣長篇外,法蘭岑展現出完全不同的精采。

◎讀者想要的小說元素,這本書應有盡有——《紐約時報》書評
故事從虛擬小鎮上老房子裡一對老夫妻的生活樣態開始,四、五十年的婚姻過下來,對彼此只剩下「互不干擾、相安無事」的期待。於是,在三層樓大的空間裡隔著樓層想「聽」對方的動靜(卻聽不到);於是,「雜物vs.好物」的認定及地盤攻防戰,每天比兩老的對話還殷勤地展開。
三個早已搬到美國東岸生活的孩子,長子有事業、有家庭、有名銜、有財富;次子有學術地位、有聰明才智、有冒險性格;么女時尚美麗、才華洋溢、能力出眾。但他們各自有對家、對感情的內心衝突得想辦法處理,也有自我價值認知的空白待填補。法蘭岑透過高潮迭起的劇情發展,讓人物遊走在教授與嬉皮、健全光鮮與壓抑憂鬱、男女歡與女女愛、文青與黑幫、紐約靡華與立陶宛追殺、發明家與被迫害者、情慾與情愛、誠實與謊騙、盲從與棄守、求生與求死、最想愛人與最得不到愛……之間活靈活現,讓讀者在這架構看似簡單的家庭故事裡,讀到豐富、超越想像又極度真實的世界。

◎我小說中的家庭,是一邊完美地運作,一邊被折磨人心的衝突撕扯——法蘭岑
原生家庭幾乎是個人性格、觀點的養成藍圖,與家人之間的愛怨糾葛,往往在不知不覺間影響了我們看待世界的態度與角度,影響力甚至可以持續數十年。而那些始終被壓抑到記憶底處、未被完成的解釋、未被承認的傷害,讓回家這條路變得何其漫長。
這本小說除了談家庭,更不改法蘭岑以小窺大,進一步省視美國、批判美國的本色。從經濟到文化,從表象的華美到泡沫化後的坑疤,法蘭岑下筆絕不手軟。這個許多人追求的美好國度,法蘭岑並不驕傲,也不寬貸。

◎我們一直在等這樣一本小說——《君子》雜誌
這是被美國《時代》雜誌譽為最偉大小說家的強納森.法蘭岑,在2001年911事件前幾天出版的一本關於「回家」的小說,他以這本小說震驚世界文學讀者,拿下美國國家圖書獎、獲普利茲獎提名,奠定了他的文學地位。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