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研究月刊111年06月第45卷第06期534 | 拾書所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111年06月第45卷第06期534

$ 190 元 原價 200

美國《財富》雜誌曾言,「21世紀企業間的終極差異,唯有品牌」。品牌是企業最重要的有機資產,如能善加管理,就能為企業創造出鮮明的身分特徵與市場差異,進而產生價值。以國家層面而言,台灣因內需市場狹小,須藉品牌助力提振出口,才能壯大企業規模並帶動整體經濟成長。是以,個別企業乃至於整體產業之品牌力,實與國家整體競爭力息息相關。

然而近年來面臨COVID-19疫情全面影響,以及地緣政治和永續發展等大環境課題挑戰,在既有數位轉型的科技浪潮下,大幅改變了全球消費型態,以及品牌所慣用的行銷、溝通及銷售等決策和運作模式。在這樣一個「新常態」時代裡,每個品牌都面臨前所未見的機遇,同時也伴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亦突顯了品牌競爭更須與時俱進!

由國際品牌鑑價機構Interbrand所發布的「全球百大品牌」榜單觀察,企業的品牌價值排序近20年來面臨極大幅度的洗牌:許多風雲一時的產業霸主不敵時代變革而隕落,亦有部分長青品牌至今仍然歷久不衰。正體現了面對相同的逆境,放下本位主義轉往至以消費者為中心;調整組織結構並積極轉型;擁抱新科技並勇於創造新型態商業模式的品牌,才有可能在風暴中不斷進化及存續。

本期專題將由探索全球遽變下的品牌發展關鍵議題切入,以台經院協助經濟部工業局推動「台灣品牌耀飛計畫」十年來的輔導成果及國際案例為基礎,剖析在挑戰接續而來的變局中:新創品牌如何突圍?利基品牌如何升級?領導品牌如何躍進?成熟品牌如何再起?以及面臨外部環境翻轉下,企業內部如何因應與轉型?並以台灣整體品牌發展政策脈絡進行梳理及總結,期能作為政府及業界之參考。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