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21世紀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恐怕是繼上世紀90年代「資訊爆炸」以後,最大的「資訊戰」。在資訊橫流的風暴之下,本書梳理假新聞的發展脈絡、各國的因應策略,並發展適合台灣情境的新聞媒體識讀量表,值得教學設計和政策推動參考!序
〈自序 假新聞掩蓋真相製造紛爭 喪鐘將為誰而鳴〉
《戰地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直譯:喪鐘為誰而鳴)是20世紀普立茲獎、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美國知名作家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的長篇小說巔峰之作。曾經身為記者的海明威擁有敏銳的觀察力、追求新聞的真相,更善於把戰場經驗透過新聞的寫作方式應用在小說撰寫上,他曾為了要親自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真實樣貌,義無反顧加入美軍進入戰爭現場找尋真相。倘若他身處21世紀的新媒體、社群網路年代,他絕對無法相信當今世界上充斥著成千上萬的戰地新聞報導,其中多數人無須進入戰場,只需要在鍵盤前,就可以惡意地杜撰錯誤與不實的新聞。
「喪鐘為誰而鳴」這句話是出自於英國詩人多恩(John Donne):「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它是為你而鳴。」(And, therefore, never send to know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it tolls for thee.)海明威在1940年撰述西班牙戰役故事後,引用這句話成為《戰地鐘聲》的書名。這句話歷經半世紀後依舊發人深省,說明這個世界是社群的,沒有人可以獨立生活,倘若社會不追求真理、公義,其所帶來的傷害都將與世界上每一個人息息相關,猶如多恩所說,當教堂為彌留的人敲起喪禮之鐘,當我們都聽見遠方傳來聲音時,或許不用再問這是為誰而敲的喪鐘,喪鐘不也是為我們而敲嗎?
當今社會多數人談起假新聞,彷彿都談笑風生、事不關己時,甚至還嘲弄被傷害的個人,但終究假新聞的事件會波及到我們身上,對我們或是國家產生直接或是間接的傷害,讓人猶如聽見自己的喪鐘般恐懼。2019年秋天,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仍擔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講座教授時,就已憂心假新聞、虛假消息帶來的政治亂象,而萬萬沒想到,後來假新聞也會對Covid-19新冠肺炎產生衝擊,甚至2022年2月引爆的烏克蘭、俄羅斯的戰爭,也會捲進假新聞風暴。
2020年,張國恩校長大量閱讀國內外文獻後,發現國內教育部和許多大學雖推動媒體素養教育,但對媒體素養的相關探討仍相當缺乏,尤其缺少科學性的研究,即推薦W. JAMES POTTER的著作MEDIA LITERACY給本人閱讀,並建議朝這方面進行研究,也開啟本人的新聞媒體識讀研究之路,爾後更開發出第一份中文「新聞媒體識讀量表」,張國恩校長不僅開啟本人研究的一條道路,更為台灣推動新聞識讀研究指引方向。
海明威曾身為美國《星報》(Kansas City Star)的記者,作者本人亦曾在聯合報系的《星報》擔任過記者,之後並進入聯合報編輯部擔任記者,身為權威媒體的記者,我們儘管天天與時間賽跑,充滿追求獨家的新聞壓力,甚至還得重視新聞性是否具有點閱的價值,但對新聞最重要的追求精準、正確始終不敢鬆懈,即使在截稿前一刻,仍不斷確認消息的真實性,還有重視極為重要的平衡報導。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清楚保障了言論與新聞的自由,新聞媒體因而可以獲得保障以追求事實的真相,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分社社長比爾‧科瓦奇(Bill Kovach)在他的著作The Elements of Journalism中便指出,美國的憲法保障新聞自由的前提,是認為人們會自己分辨真煆,而新聞媒體記者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追求事實的真相,並將訊息提供給社會大眾知道。
然而,記者雖然身為第一線的新聞採訪工作者,但事實上卻可能被利用,成為錯誤訊息的傳播者,或是政治宣傳目的的散布者。許多新聞媒體工作者透過消息來源得知訊息,或是透過網路得到小道消息,若沒有思辨的能力,只想衝獨家新聞,就會跟一般人一樣會被欺騙、被耍,若沒有追求新聞真相的態度、無法了解消息背後的動機,亦無掌握正確報導的能力,便極有可能成為假新聞的製造者。
比爾‧科瓦奇同時指出,在這個自媒體時代,許多人認為既然沒有必要繼續控制訊息,所以也就不再需要新聞記者了,但事實上,兩者最大的差異就是在於誰可以得到更加確實和真實的訊息。記者在得知消息後,要花時間確認是否被利用?消息是否存在真實性?消息來源是否具有可靠性?種種的確認還需要經過編輯部(守門人)的把關才能公布,與當今許多新社群媒體的做法迥然不同。
「第四權已死」是當今許多媒體人的感嘆,沒有人相信媒體是中立的,沒人相信媒體有能力報導真實無誤的新聞,更不會相信新聞的產出背後沒有藏著大量的權力與利益,確實是如此,當更多的社群媒體產出的新聞不需要經過求證,甚至可以大言不慚地說「這就是真實的新聞」時,閱聽大眾只能透過自我的思考來辨別新聞,但如何思考、批判成為研究者必須關注的問題。
本書針對假新聞、新聞媒體識讀進行深入的探討,並嘗試更加了解各國媒體識讀教育與政策推動。「新聞媒體識讀」重點在了解為何要參與並使用新聞媒體,幫助閱聽大眾理解新聞內容,以及正在如何受到新聞的影響。本書為了評估閱聽者對新聞的思考、評估、對媒體的認識,以及接收新聞時的處理方式以提升媒體識讀能力,定義了「個人思考習慣」、「個人處理新聞模式」、「媒體知識結構」與「新聞情境閱讀」四個新聞識讀的面向,更在學者Potter「媒體識讀認知」理論架構下,編撰「新聞媒體識讀量表」(News Media Literacy Scale),發展出一套適合中文使用者評估新聞識讀能力的量表。本書不僅僅對假新聞、新聞識讀、新聞認知理論有著詳盡的說明,編撰呈現的此量表更可以作為國人新聞媒體識讀能力調查與分析之用,以及作為未來推動媒體識讀教材之藍圖。書籍簡介
本書探討全球假新聞衝擊下「新聞媒體識讀」的推動,架構上依序探討假新聞的定義、世界面對的假新聞衝擊與相應的政策、台灣媒體環境概述、新聞媒體識讀定義、各國透過教育推動媒體識讀現況,並附上由作者黃兆璽、社團法人臺灣新媒體科技與教育協會,以及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長、現任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講座教授共同由美國學者W. JAMES POTTER的「媒體認知理論」發展出的「新聞媒體識讀量表」(News Media Literacy Scale),可用以評估閱聽者個人的思考習慣、對新聞媒體的理解,以及接收新聞時的處理方式等,並能教導學習正確的新聞閱讀。
作者黃兆璽認為,新聞媒體識讀面臨的實際問題必須透過研究與應用之結果來解決,一套適應本國國情與民眾媒體使用習慣之新聞媒體識讀量表,可供調查、分析,進而掌握國人新聞媒體識讀能力,並提供媒體素養教育決策方針參考,作為未來推動媒體識讀教材之藍圖。
21世紀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恐怕是繼上世紀90年代「資訊爆炸」以後,最大的「資訊戰」。在資訊橫流的風暴之下,本書梳理假新聞的發展脈絡、各國的因應策略,並發展適合台灣情境的新聞媒體識讀量表,值得教學設計和政策推動參考!序
〈自序 假新聞掩蓋真相製造紛爭 喪鐘將為誰而鳴〉
《戰地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直譯:喪鐘為誰而鳴)是20世紀普立茲獎、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美國知名作家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的長篇小說巔峰之作。曾經身為記者的海明威擁有敏銳的觀察力、追求新聞的真相,更善於把戰場經驗透過新聞的寫作方式應用在小說撰寫上,他曾為了要親自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真實樣貌,義無反顧加入美軍進入戰爭現場找尋真相。倘若他身處21世紀的新媒體、社群網路年代,他絕對無法相信當今世界上充斥著成千上萬的戰地新聞報導,其中多數人無須進入戰場,只需要在鍵盤前,就可以惡意地杜撰錯誤與不實的新聞。
「喪鐘為誰而鳴」這句話是出自於英國詩人多恩(John Donne):「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它是為你而鳴。」(And, therefore, never send to know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it tolls for thee.)海明威在1940年撰述西班牙戰役故事後,引用這句話成為《戰地鐘聲》的書名。這句話歷經半世紀後依舊發人深省,說明這個世界是社群的,沒有人可以獨立生活,倘若社會不追求真理、公義,其所帶來的傷害都將與世界上每一個人息息相關,猶如多恩所說,當教堂為彌留的人敲起喪禮之鐘,當我們都聽見遠方傳來聲音時,或許不用再問這是為誰而敲的喪鐘,喪鐘不也是為我們而敲嗎?
當今社會多數人談起假新聞,彷彿都談笑風生、事不關己時,甚至還嘲弄被傷害的個人,但終究假新聞的事件會波及到我們身上,對我們或是國家產生直接或是間接的傷害,讓人猶如聽見自己的喪鐘般恐懼。2019年秋天,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仍擔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講座教授時,就已憂心假新聞、虛假消息帶來的政治亂象,而萬萬沒想到,後來假新聞也會對Covid-19新冠肺炎產生衝擊,甚至2022年2月引爆的烏克蘭、俄羅斯的戰爭,也會捲進假新聞風暴。
2020年,張國恩校長大量閱讀國內外文獻後,發現國內教育部和許多大學雖推動媒體素養教育,但對媒體素養的相關探討仍相當缺乏,尤其缺少科學性的研究,即推薦W. JAMES POTTER的著作MEDIA LITERACY給本人閱讀,並建議朝這方面進行研究,也開啟本人的新聞媒體識讀研究之路,爾後更開發出第一份中文「新聞媒體識讀量表」,張國恩校長不僅開啟本人研究的一條道路,更為台灣推動新聞識讀研究指引方向。
海明威曾身為美國《星報》(Kansas City Star)的記者,作者本人亦曾在聯合報系的《星報》擔任過記者,之後並進入聯合報編輯部擔任記者,身為權威媒體的記者,我們儘管天天與時間賽跑,充滿追求獨家的新聞壓力,甚至還得重視新聞性是否具有點閱的價值,但對新聞最重要的追求精準、正確始終不敢鬆懈,即使在截稿前一刻,仍不斷確認消息的真實性,還有重視極為重要的平衡報導。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清楚保障了言論與新聞的自由,新聞媒體因而可以獲得保障以追求事實的真相,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分社社長比爾‧科瓦奇(Bill Kovach)在他的著作The Elements of Journalism中便指出,美國的憲法保障新聞自由的前提,是認為人們會自己分辨真煆,而新聞媒體記者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追求事實的真相,並將訊息提供給社會大眾知道。
然而,記者雖然身為第一線的新聞採訪工作者,但事實上卻可能被利用,成為錯誤訊息的傳播者,或是政治宣傳目的的散布者。許多新聞媒體工作者透過消息來源得知訊息,或是透過網路得到小道消息,若沒有思辨的能力,只想衝獨家新聞,就會跟一般人一樣會被欺騙、被耍,若沒有追求新聞真相的態度、無法了解消息背後的動機,亦無掌握正確報導的能力,便極有可能成為假新聞的製造者。
比爾‧科瓦奇同時指出,在這個自媒體時代,許多人認為既然沒有必要繼續控制訊息,所以也就不再需要新聞記者了,但事實上,兩者最大的差異就是在於誰可以得到更加確實和真實的訊息。記者在得知消息後,要花時間確認是否被利用?消息是否存在真實性?消息來源是否具有可靠性?種種的確認還需要經過編輯部(守門人)的把關才能公布,與當今許多新社群媒體的做法迥然不同。
「第四權已死」是當今許多媒體人的感嘆,沒有人相信媒體是中立的,沒人相信媒體有能力報導真實無誤的新聞,更不會相信新聞的產出背後沒有藏著大量的權力與利益,確實是如此,當更多的社群媒體產出的新聞不需要經過求證,甚至可以大言不慚地說「這就是真實的新聞」時,閱聽大眾只能透過自我的思考來辨別新聞,但如何思考、批判成為研究者必須關注的問題。
本書針對假新聞、新聞媒體識讀進行深入的探討,並嘗試更加了解各國媒體識讀教育與政策推動。「新聞媒體識讀」重點在了解為何要參與並使用新聞媒體,幫助閱聽大眾理解新聞內容,以及正在如何受到新聞的影響。本書為了評估閱聽者對新聞的思考、評估、對媒體的認識,以及接收新聞時的處理方式以提升媒體識讀能力,定義了「個人思考習慣」、「個人處理新聞模式」、「媒體知識結構」與「新聞情境閱讀」四個新聞識讀的面向,更在學者Potter「媒體識讀認知」理論架構下,編撰「新聞媒體識讀量表」(News Media Literacy Scale),發展出一套適合中文使用者評估新聞識讀能力的量表。本書不僅僅對假新聞、新聞識讀、新聞認知理論有著詳盡的說明,編撰呈現的此量表更可以作為國人新聞媒體識讀能力調查與分析之用,以及作為未來推動媒體識讀教材之藍圖。書籍簡介
本書探討全球假新聞衝擊下「新聞媒體識讀」的推動,架構上依序探討假新聞的定義、世界面對的假新聞衝擊與相應的政策、台灣媒體環境概述、新聞媒體識讀定義、各國透過教育推動媒體識讀現況,並附上由作者黃兆璽、社團法人臺灣新媒體科技與教育協會,以及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長、現任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講座教授共同由美國學者W. JAMES POTTER的「媒體認知理論」發展出的「新聞媒體識讀量表」(News Media Literacy Scale),可用以評估閱聽者個人的思考習慣、對新聞媒體的理解,以及接收新聞時的處理方式等,並能教導學習正確的新聞閱讀。
作者黃兆璽認為,新聞媒體識讀面臨的實際問題必須透過研究與應用之結果來解決,一套適應本國國情與民眾媒體使用習慣之新聞媒體識讀量表,可供調查、分析,進而掌握國人新聞媒體識讀能力,並提供媒體素養教育決策方針參考,作為未來推動媒體識讀教材之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