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從區域環境的獨特視角
開展出臺灣兩種歷史豐度――地球科學史、人文生態史
◆ 看月世界如何以極限邊地之姿,刻寫島嶼的形成與變遷 ◆
◎在臺灣就能上月球?
◎惡地如何以時間、營力、材料、地層深度訴說臺灣大地故事?
◎崎嶇不毛的月世界竟能種出遠近馳名、甘甜香脆的燕巢芭樂?
◎貧瘠環境憑藉什麼吸引野生動物來此棲身,造就生態方舟?
◎迂迴隱蔽的西南惡地為何成為宋江陣(武藝)、總舖師(廚藝)的原鄉?
★揭開惡地(Badlands)真實樣貌,顛覆你對不毛之地的想像
★見證臺灣造山運動前後結構相以及地質多樣性
★西南惡地面積約占國土3%,卻封存了臺灣四百年族群發展的縮影
★以水貫穿,寫下人、生物與環境間相互試探、適應的過程與結果
★在高度開發的臺灣西部,意外保留了一處生物多樣性方舟
★在地人以草根力量結合特有生物兵團,正在創造當代SDGs永續發展模式――地質公園
人們常聽聞的「月世界」地形,異景如夢似幻、宛若外星球,而它正式的名稱是惡地(Badlands)。惡地的特徵是地表極易受到水流侵蝕,形成密密麻麻的侵蝕溝,使植被難以附著,呈現出裸露、崎嶇、破碎的地貌景觀。臺灣惡地分布多處,其中較為顯著的有三處,一處在島嶼西南淺山帶,大致從臺南延伸到高雄;一處在東南,主要集中於臺東利吉;還有一處是人們南來北往較易看見的苗栗三義火炎山礫岩惡地,它們分別展現了島嶼不同的大地構造與地質成因。
臺灣本島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惡地地形是西南部臺南到高雄一帶,面積廣達一千多平方公里,厚約三千到四千公尺深。這片泥岩(mudstone)惡地雖約占國土百分之三,卻驚異地創造了觀看、理解臺灣的多重視角,而且封存了臺灣四百年族群發展縮影,更意外成為淺山地帶生態方舟。
本書從地質的大尺度出發,告訴你位於西部麓山帶的這一片泥岩惡地是如何形成、如何見證臺灣六百萬年前造山運動的前後結構相,以及如何反映出臺灣環境的特性。
雖然惡地環境似乎不宜人居,然而歷史告訴我們,人類已在此活動數百年。本書爬梳了四百年來,在溝谷交錯、空間迴旋錯置的環境下,人們如何發展、選擇聚落、遷徙,並在族群勢力不斷交替間,形成短暫或持續的、穩定或變動的、時消時長的多元生活樣態。這是一段人與環境之間相互試探與適應的過程。
惡地地區極為重要的是水源。透過惡地生態多樣性、環境保育運動雙軸線,溯源水在當地自然與人為力量影響下的流動路線,以及保存方式。
草根公民科學家「喇賽班」和生物們是一股強大的在地力量,顧水、顧生態,例如刺竹、厚圓澤蟹、東方草鴞、梅花鹿、穿山甲、食蟹獴等,不斷在這裡上演驚奇劇場。雖然各式各樣的磨難,不斷挑戰著惡地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一群人和生物持續在青灰泥上前行,他們正翻轉想像,在寂惡之境,對大眾展現一種當代的SDGs永續生存模式,我們以地質公園理解它。
開展出臺灣兩種歷史豐度――地球科學史、人文生態史
◆ 看月世界如何以極限邊地之姿,刻寫島嶼的形成與變遷 ◆
◎在臺灣就能上月球?
◎惡地如何以時間、營力、材料、地層深度訴說臺灣大地故事?
◎崎嶇不毛的月世界竟能種出遠近馳名、甘甜香脆的燕巢芭樂?
◎貧瘠環境憑藉什麼吸引野生動物來此棲身,造就生態方舟?
◎迂迴隱蔽的西南惡地為何成為宋江陣(武藝)、總舖師(廚藝)的原鄉?
★揭開惡地(Badlands)真實樣貌,顛覆你對不毛之地的想像
★見證臺灣造山運動前後結構相以及地質多樣性
★西南惡地面積約占國土3%,卻封存了臺灣四百年族群發展的縮影
★以水貫穿,寫下人、生物與環境間相互試探、適應的過程與結果
★在高度開發的臺灣西部,意外保留了一處生物多樣性方舟
★在地人以草根力量結合特有生物兵團,正在創造當代SDGs永續發展模式――地質公園
人們常聽聞的「月世界」地形,異景如夢似幻、宛若外星球,而它正式的名稱是惡地(Badlands)。惡地的特徵是地表極易受到水流侵蝕,形成密密麻麻的侵蝕溝,使植被難以附著,呈現出裸露、崎嶇、破碎的地貌景觀。臺灣惡地分布多處,其中較為顯著的有三處,一處在島嶼西南淺山帶,大致從臺南延伸到高雄;一處在東南,主要集中於臺東利吉;還有一處是人們南來北往較易看見的苗栗三義火炎山礫岩惡地,它們分別展現了島嶼不同的大地構造與地質成因。
臺灣本島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惡地地形是西南部臺南到高雄一帶,面積廣達一千多平方公里,厚約三千到四千公尺深。這片泥岩(mudstone)惡地雖約占國土百分之三,卻驚異地創造了觀看、理解臺灣的多重視角,而且封存了臺灣四百年族群發展縮影,更意外成為淺山地帶生態方舟。
本書從地質的大尺度出發,告訴你位於西部麓山帶的這一片泥岩惡地是如何形成、如何見證臺灣六百萬年前造山運動的前後結構相,以及如何反映出臺灣環境的特性。
雖然惡地環境似乎不宜人居,然而歷史告訴我們,人類已在此活動數百年。本書爬梳了四百年來,在溝谷交錯、空間迴旋錯置的環境下,人們如何發展、選擇聚落、遷徙,並在族群勢力不斷交替間,形成短暫或持續的、穩定或變動的、時消時長的多元生活樣態。這是一段人與環境之間相互試探與適應的過程。
惡地地區極為重要的是水源。透過惡地生態多樣性、環境保育運動雙軸線,溯源水在當地自然與人為力量影響下的流動路線,以及保存方式。
草根公民科學家「喇賽班」和生物們是一股強大的在地力量,顧水、顧生態,例如刺竹、厚圓澤蟹、東方草鴞、梅花鹿、穿山甲、食蟹獴等,不斷在這裡上演驚奇劇場。雖然各式各樣的磨難,不斷挑戰著惡地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一群人和生物持續在青灰泥上前行,他們正翻轉想像,在寂惡之境,對大眾展現一種當代的SDGs永續生存模式,我們以地質公園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