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何有之身 | 拾書所

無何有之身

$ 1,659 元 原價 2,100
※圖書簡介※

謹以此書迴向給所有迷失在「宗教」與「思想」之間的人

文本以德國存在主義學者海德格的Mitdasein來檢視泰耶與烏金噶瑪巴「同在」的真正意義,甚至是人類唯有在認知他人的存在與影響時,才能感知自身存在的真實性──雖然認知他人的存在與影響,但從未放棄「自我」的完整性──所以在先天上,個人其實先接受羣體究竟是一個甚麼樣的存在以及這個羣體的存在將如何決定自我的存在,「此在故彼在」的「即在」觀念也就形成了,然後「能所」就整個被融合進去,而「能所」彼此互證,則為「鏡像」。這個「自、眾」彼此「同在」是中文象形字「者」的內核義理。
從「孔雀信」到「泰耶與烏金噶瑪巴的合體認證」,「本質先於存在」的現象幾經起落,但最後還是回歸「存在先於本質」的論證。這當然是因為「先驗存在」不易掌握,一為「俱起」,一為「時輪」;換句話說,泰耶與烏金噶瑪巴合體以後,兩者只能俱起,而且其作為鏡像而存在時,泰耶即烏金,烏金即泰耶,或泰耶因烏金的存在而存在、烏金因泰耶的存在而存在。
這個為了逃避不同語境的尷尬就是《無何有之身》以小說處理「存在主義」論述的基本原因,因為泰耶噶瑪巴曾經說過,他的「還俗娶妻」將會有美麗的事情發生,其因乃泰耶與烏金噶瑪巴合體以後,論證「本質先於存在」的「宗教思想」是噶瑪巴的合體認證所不能闡釋的創見。

從「我是噶瑪巴」到「泰耶還俗娶妻」──也是自序

《無何有之身》脫胎於《懷疑與恩寵的故事》,當無疑慮。它的撰寫,早於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嘉華噶瑪巴泰耶多傑於西元二○一七年三月二十九日宣佈他將還俗娶妻,也不應該有疑問。只不過,這麼一篇以「無何有之身」來打破「噶瑪巴」認證風波的小說,其論及「我」終將不為「噶瑪巴」的稱謂所捆縛與「情欲書寫」的筆觸均不可知,於是就使得《無何有之身》的文學展現有了一個想盼與力度,直截以「我」在生命裏的本質存在來對抗「孔雀信」以「存在主義」所創生的烏金噶瑪巴。

以「無何有之身」的概念解決「噶瑪噶舉」的分裂

《無何有之身》的主角是那頭「既老又瞎的黑牝牛」,而我與這頭「畜牝牛」在牛糞埂道上的掙扎則因烏金噶瑪巴在十四世夏瑪巴圓寂以後,批評這位重獲十四世達賴喇嘛認證的夏瑪巴有若一頭「擠不出牛乳的母牛」。「無何有之身」的想法就是從這句話開展出來的,但卻不具備衍生為「我」破除「噶瑪巴」稱謂的力度。這麼一個文學創作雖然有可能只是誤打誤撞,但卻因此有了一個重大的提示,那就是任何一篇深入探索「本質先於存在」的文學作品都具備了無限延申的可能。

當然我有了這麼一個「無何有之身」的想法,遲遲不敢動筆,因為「噶瑪巴」的認證風波至今尚未平息,而「噶瑪噶舉」卻已然分裂多年了。這裏所牽涉的宗教與政治議題非常敏感,而我則小心翼翼地護衛著這個稍縱即逝的想法。我不能說我清楚地知道我究竟想寫些甚麼,但是那個模糊的影像隨著筆觸,一句一句地往前推衍而去時,那些在腦中閃爍的微光一下子就點燃為熊熊大火了。

我根據自己的寫作經驗,知道這是一種甚麼書寫狀態,於是抑制著思維,告誡自己,不要太過著急,更不能偏頗,但是文字的勢頭來得極為猛烈,我於是只能提醒自己,「順著走罷,錯過了這個時機,我可能永遠也寫不出來了。」我又有些害怕,因為這些不知從何處湧出的詞句已然駕馭了自己的思緒,如狂風驟雨般一直捲進了「噶瑪噶舉」的認證風波裏。

寫完了以後,我有如虛脫一般,覺得好累好累。我既希望我能考慮得周詳,我也希望這些有若豁出命的書寫不會傷害任何人,當然我更從字裏行間得到了不可思議的喜悅,畢竟「噶瑪巴」的認證風波糾纏得我太久太久了,任何的悲壯激情、莊嚴遊步早已消逝在時間裏了,而我所能呈現的,只是讓一縷思維殘渣迴向給世世代代的「噶瑪噶舉」弟子們。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