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的傳奇史:拜金6000年,黃金如何統治我們的世界 | 拾書所

黃金的傳奇史:拜金6000年,黃金如何統治我們的世界

$ 504 元 原價 560

黃金長久以來如此深得人心,
純淨高潔和完美無瑕
卻也隱藏著殖民、征服等血淚
如此珍貴的它卻深刻地改變我們的世界……
市面上唯一一部講述有關黃金的自然與文化的歷史
 
重磅推薦
臺灣吧執行長 蕭宇辰
Podcast節目歷史下酒菜主持人 Wendy
知名Youtuber cheap
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 楊彩玲助理教授 
 
全世界現在開採的黃金,平均用於首飾和金融投資兩類,另有百分之十用於牙科等產業。
人會佩戴黃金,可能代表他們相信金屬能夠保護或修飾身體,這與他們相信用金器飲食就絕對不會遭到毒害是同一樣道理。
從歷史上來看,配戴黃金首飾並非僅是用來炫耀,而是表現出對於身體方面的重視。
世俗的統治者自古至今,都有頒發戒指、杯子或獎牌等金信物給親信或僕人的特權,奠下以「金牌」作為比賽獎品的觀念基礎,在近代歐洲的發展中,形成現代奧林匹克比賽頒發的記名(金、銀、銅)金屬獎牌制度。
 
黃金是一種元素、一種重金屬,現在的科學家相信,宇宙裡存在的黃金,很有可能來是由恆星死前(超新星)碰撞而產生而來,最大的金塊就是在地底礦坑中發現的。1983年在巴西帕拉發現的「加拿」金塊或許只是一小部分,卻是目前世界存在的最大金塊,內含52.332公斤的黃金。黃金如此珍貴,讓人趨之若鶩地遍地在找尋黃金,在各種傳聞中,常會出現一種跟藏寶有關的老生常談,話說只要有正確的古地圖,就能找到海盜埋藏的寶物。但其實沒有證據可以證明:海盜會在地圖上畫一堆標記,再用大大的X暗示著埋藏寶藏的位置。

黃金長久以來如此深得人心,是基於什麼固有的特性呢?為什麼我們長途跋涉、費盡千辛萬苦,就是為了把它弄到手?金元素特有的原子屬性,使黃金在光線反射時呈現出特殊光澤。另外,黃金穩定性極高,這也是它不會褪色的原因。因此,漂亮、閃閃發光的黃金,正是因其金屬特性而適合用作為裝飾。之所以使人覺得純淨高潔和完美無瑕,或許是因為黃金從不生鏽或褪色,彷彿永不腐朽。從手工藝方面來說,其延展性長久以來備受推崇,可將黃金變成極細的金線,但也因為此特性,黃金這金屬太軟、太容易改變形狀,而無法用來製作成工具。即使用來鑄幣,也必須使用含有其他堅硬耐用金屬的合金。這種明明毫無用處卻價值高昂的金屬,自古以來似乎都具有某種超越這個物質世界的特質。

本書不是一部黃金通史,而是要探討黃金在歷史沿革和人類的想像當中,扮演了哪些角色。事實上,黃金這金屬扮演著相當多元的角色,因此很難用某種眼光去理解。我們將在書中逐一抽絲剝繭,深入研究人類渴求黃金的歷史。這本書會依據黃金的各式用途,以及黃金激發及形成的幾個可探尋領域,將本書內容分成以下六章:了解人們如何用黃金來裝飾打扮、蘊含哪些宗教意義、如何變成錢幣、有哪些相關科學知識、如何化作藝術,又有哪些傳說中與現實中的危險。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