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項重要發展知識,帶你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成長轉變
寶寶睡覺、喝奶要定時嗎?哭了,要抱不抱好為難……
咬人、打人、搶玩具,出現攻擊行為怎麼辦?
這本書邀請專精親職教育和兒童發展的林惠雅老師,把數十年的教學心得,參照現代父母關切的課題,用研究或案例來說明,深入淺出。全書主要以出生至6歲的幼兒為對象,分為0〜2歲、2〜4歲、4〜6歲三階段,內容包含氣質、動作、感覺知覺與認知、語言、自我、情緒、人際關係、攻擊或同理行為、性別角色等發展範疇。
在呈現方式上,首先描述孩子的行為(如玩躲貓貓),再從幼兒發展的角度,解釋行為的學理(如嬰兒的認知)、以及隨年齡增長,孩子行為的變化與學理(如從躲貓貓發展到捉迷藏遊戲)。
父母看到孩子的任何一個行為時,不要認定孩子就是搗蛋、惹麻煩或帶來困擾。很多時候,這些行為也可能是往下一個階段成長的踏腳石或跳板,父母瞭解了背後的成因,換個角度看待,再加上適當的引導,就是孩子成長的契機。
寶寶睡覺、喝奶要定時嗎?哭了,要抱不抱好為難……
咬人、打人、搶玩具,出現攻擊行為怎麼辦?
這本書邀請專精親職教育和兒童發展的林惠雅老師,把數十年的教學心得,參照現代父母關切的課題,用研究或案例來說明,深入淺出。全書主要以出生至6歲的幼兒為對象,分為0〜2歲、2〜4歲、4〜6歲三階段,內容包含氣質、動作、感覺知覺與認知、語言、自我、情緒、人際關係、攻擊或同理行為、性別角色等發展範疇。
在呈現方式上,首先描述孩子的行為(如玩躲貓貓),再從幼兒發展的角度,解釋行為的學理(如嬰兒的認知)、以及隨年齡增長,孩子行為的變化與學理(如從躲貓貓發展到捉迷藏遊戲)。
父母看到孩子的任何一個行為時,不要認定孩子就是搗蛋、惹麻煩或帶來困擾。很多時候,這些行為也可能是往下一個階段成長的踏腳石或跳板,父母瞭解了背後的成因,換個角度看待,再加上適當的引導,就是孩子成長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