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創意寫作與跨媒體實踐 | 拾書所

華文創意寫作與跨媒體實踐

$ 378 元 原價 420
本書特色
★二十位亞太地區文學工作者、學者、藝術家及資深媒體從業者以自身經驗,共同探討華文創意寫作課程的設計、實踐及跨媒體之可能。
★透過不同領域的經驗分享與實例分析,促進華文創意寫作學科的推廣與發展,顯示出媒體時代下華文創作的生命力。序
序言:華文創意寫作與跨媒體實踐/

創意寫作跟過去的傳統寫作模式不同,不再只是書寫者的個人活動,而是一種群體參與和協調的交流方式。書寫者在新媒體時代獲得了空前的自由,他們通過知識付費、短視頻、直播等途徑與讀者建立聯繫,達致快速發布、迅速傳播、及時反饋的交流效果。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面對海量資訊,人們逐漸傾向選擇具有優質內容的產品,對於創意也有更高的要求;同時,融合各種感官體驗的文字書寫因其獨特性和創意亦愈來愈受關注和青睞。在這種背景下,本書的諸位論者以不同角度探討創意寫作跨媒體的可能性及發展前景。
創意寫作因互聯網的興起,使寫作產品能接觸到更廣泛的受眾,其影響力日益提升。創意寫作學科自1936年從美國誕生以來,至今在西方已有近九十年的發展歷史。在華文世界,創意寫作學科雖然起步較晚,但近年在中國大陸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學科體系。過去關於創意寫作的教材以及課堂範例大都是西方的譯作,包括重要理論、創作技巧、作品評鑑標準等。但是,文學創作關乎創作者所處的歷史文化背景,因此,西方所建構的創意寫作學科理論、技法、審美標準未能完全契合華文語境中的創意寫作。近年,中國大陸在理論創建、文學欣賞和創作方法和創意寫作教學上都有長足的發展,一改過去以西方為參考標準的做法。有見及此,本書通過分享關於華文世界的創意寫作理論和案例,讓更多讀者了解華文創作者和研究者在這方面的研究和發現。本書更非常重視中國古典文化對於當代華文創作的啟示意義,故此設有專章探討有關改編古典文學小品,學習前人純熟的創作技法等,從而顯示華文創意寫作的獨特性。
過去,當創意寫作作為一門學科在華文世界開始發展時,曾有不少人疑惑創意寫作是否可以教?是否可以學?但根據過去十多年在華文世界的創意寫作的教學和研究成果來看,設立專門的創意寫作專業、舉辦創意寫作工作坊,以及到中小學教授創意寫作知識等,凡此種種,都已經培養出不少取得成就的創意寫作人才。由此可以看到,創意寫作的學科建設和教學研究尤為重要。本書的幾位論者通過教學案例及個人教學反思,為完善華文創意寫作教學法帶來明確的發展方向。
華文創意寫作學科在課題選擇、理論建構、研究方法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均有巨大的研究價值和實踐空間。為推動華文創意寫作的發展,香港都會大學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與人文社會科學院創意藝術學系獲田家炳基金會慷慨資助,於2021年5月舉辦了「第一屆華文創意寫作與跨媒體實踐國際研討會」,逾七十位來自亞太地區的學者、詩人、作家、藝術家以及資深媒體從業者就會議主題分享研究成果,共同探討創意寫作課程的設計及實踐方法,以及跨媒體結合的可能性,部分優秀會議論文更被選入本書,以期進一步推廣華文創意寫作。
本書的諸位研究者分享課堂教學反饋和個人教學反思,例子包括廣播劇、電子遊戲、博物館展覽、廣告、戲劇、電視劇、電影和網路文學等創意文本,探討華文創意寫作的相關理論、跨媒體實踐、教學法以及其對於中國古典文化的新詮釋,務求令讀者了解華文創意寫作的最新發展,並為該領域進一步的理論建構和實證研究提出建議。本書共收錄二十篇論文,據主題分為三個章節:第一個章節為「創意寫作學科建設、跨學科發展與教學研究」,探討華文創意寫作學科在大學和中學的課程設計及實踐反饋;第二個章節是「創意寫作、文化產業與跨媒體創作」,以不同媒介的創意文本為例,分析文學及新媒體時代文化產業的挑戰和機遇;第三個章節為「創意寫作與中國古典文化新詮釋」,探究當中國古典文化作為再創作資源時,其對當代華文創作的影響與啟示。
香港都會大學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希望透過是次出版,能為華文創意寫作學科的推廣和發展做出貢獻,並顯示出媒體時代下華文創作的生命力。

梁慕靈博士
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
創意藝術學系系主任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主任書籍簡介
新媒體的誕生,縮短了作者與讀者的距離,
如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中脫穎而出?

創意寫作跟過去的傳統寫作模式不同,不再只是作者的個人活動,而是一種群體參與和協調的交流方式。作者在新媒體時代獲得了空前的自由,他們通過各種網路途徑與讀者建立聯繫,以達到快速發布、迅速傳播、及時反饋的交流效果;而讀者面對海量資訊,逐漸傾向選擇具有優質內容的產品,對於創意也有更高的要求。同時,融合各種感官體驗的文字書寫因其獨特性和創意亦愈來愈受關注和青睞。

華文創意寫作學科在課題選擇、理論建構、研究方法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均有巨大的研究價值和實踐空間。本書收錄「第一屆華文創意寫作與跨媒體實踐國際研討會」中二十篇優秀論文,作者群包括王美棋、何嘉俊、吳美筠、吳麗嬋、李洛旻、邵棟、唐梓彬、孫慧欣、馬世豪、梁德華、梁慕靈、陳康濤、陳煒舜、陳曙光、黃納禧、劉文英、黎必信、戰玉冰、蕭欣浩與鄺文峯,以其學者、詩人、作家、藝術家或資深媒體從業者的身分,共同探討華文創意寫作學科在大學和中學的課程設計及實踐反饋,以不同媒介的創意文本為例,分析文學及新媒體時代文化產業的挑戰和機遇,以及當中國古典文化作為再創作資源時,其對當代華文創作的影響與啟示。期望透過經驗分享,能為華文創意寫作學科的推廣和發展做出貢獻,並顯示出媒體時代下華文創作的生命力。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