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謀殺:亂倫與權勢性侵的創傷治療之路 | 拾書所

靈魂謀殺:亂倫與權勢性侵的創傷治療之路

$ 612 元 原價 680
本書特色
◤仔細爬梳了西方國家針對亂倫的定義,以及其於心理學、神話中的討論,並將亂倫稱為「靈魂謀殺」。
沃爾茲博士在看過了這些不同的定義嘗試之後,想提出另一種對亂倫的命名,這一命名特別觸動了作者,並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亂倫體驗的核心。他認為,亂倫是「靈魂謀殺」(Seelenmord)。 「靈魂謀殺」這個詞會立刻讓人們聯想到某種嚴重的犯罪;靈魂謀殺與非人道有關,與毀滅人的本質有關,與攻擊人的尊嚴和身份認同有關。這就是為什麼作者使用靈魂謀殺這個詞,特別是在人們都熟知的大屠殺這類背景下。在本書中,作者舉出:靈魂謀殺總是與權力有關,與消滅和摧毀人格的慾望有關。

◤對治療性侵後創傷的心理工作者來說,本書提供了協助受創者療癒與轉化的方式,是一本實用手冊!
作者接到許多督導邀請,並聽聞治療師們報告每天都有被性侵來訪者,讓他們不堪重負,這時便需要專業的培訓、指導與支持。而那些被傷害到躲在生命角落裡的受害者,更是需要專業的支持、理解和被看到。

受到性創傷的你,不是孤身一人……

家庭、學校、組織中的權勢性侵、亂倫與性剝削,在臨床心理學家烏蘇拉.沃爾茲眼裡,所造成創傷之深可謂「靈魂謀殺」,因為這行為不僅毀滅人的本質,更攻擊了人的尊嚴和身分認同。所幸,本身生命歷程豐富的沃爾茲從自身與臨床的經驗看見創傷修復的可能,透過《靈魂謀殺》,她指引了療癒的明路。

本書爬梳了性剝削背後的社會與文化的結構問題,不僅指出心理、社會與文化層面對女性加諸的種種不利,更前所未見地點出亂倫受害者經常受治療師再次虐待的爆炸性事實。身為榮格心理分析師,沃爾茲引入「靈魂」的觀念看待性創傷,認為創傷經歷可以摧毀意義,使人的靈性層面蒙上陰影,但也正是「靈魂」的深度,使得對意義與愛的體驗成為可能。

沃爾茲說:「我們需要有公開的討論來幫助受害者,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並發展出更具建設性的應對方式。」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亂倫的魔咒」提及文化、神話與心理學中權勢性侵的脈絡;下篇「治癒之路」則為亂倫倖存者提供因應的策略,並探討對受害者的治療方式與當中可能的盲點。這是一本陪伴之書,讓受傷者知道有人在身邊給予他/她們重新貼近自我情感與身體的希望,靈魂也有再次修補、復原的潛能。

―――鄭重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臺灣榮格心理學會理事長
朱惠英|心理學博士、助理教授、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
紀惠容|勵馨基金會前執行長
彭仁郁|臺灣臨床心理學會政治暴力創傷與療癒小組召集人
盧郁佳|作家

這本書在德語區已經暢銷了十七年。它易於閱讀、對受害者和專業人士都有幫助,並為治療亂倫和其它形式的性權力濫用提供了實用的方法。其廣博的內容和清晰的語言使它成為心理學家和非專業人士、受害者和自助團體不可缺少的治療手冊。
――本書譯者

烏蘇拉.沃爾茲博士在本書中將她治療亂倫被害人的豐富經驗分享給讀者,並從權勢性侵的視角探討亂倫性侵害的傷害,包含她運用脈輪的知識去理解被害人身體各部位所需要的協助,或是運用團體治療工作協助被害人等,雖然歷經三十四年的時間,但在閱讀本書時,仍有歷久彌新之感,不禁佩服烏蘇拉.沃爾茲博士在治療性創傷個案的真知灼見。
――朱惠英(心理學博士)

《靈魂謀殺》不僅介紹個別的復原,被賦予希望的,更是集體的轉型正義。今天所有強暴迷思都已在童話、神話、《聖經》中奠定雛形;現代高比例的治療師性侵害個案也已在佛洛伊德、榮格姑息養奸中醞釀。本書打破黑箱來釐清歷史、扭轉價值觀;在治療靈魂的同時,也開啟社會性的治療,繼往開來,以治療文化取代強暴文化。
――盧郁佳(作家)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