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疑時代的儒學思考 | 拾書所
儒家在先秦、兩漢、宋明與當代,在中國與東亞的日本與韓國,都在不同的時代危疑中,做出理論型態各異的思考回應。他們關心出於仁心的倫常與禮治,雖然始終沒有改變,但面對不同的危疑挑戰,他們的思考回應卻也一直相續不斷地產生新的理論創獲。時至二十一世紀,如果儒學仍有生命力,能夠為人類危疑未知的將來,提供足以立命的方向指引,那麼他的理論應如何建構,才能使他的基本關切在未來仍能發揮作用?在此,建構二十一世紀儒學理論內容的選擇判準,顯然即應在於,儒學究竟有哪些理論資源,對於我們回應當前危疑的世界處境而言,將是必要甚或充分的。這些儒學的內含或許在過去並沒有被突顯出來,但它做為儒學核心價值的一個側面,反而可能正是解決當前這個時代的危疑,所強烈需要的人性基礎與理論資源。為能充分展開危疑時代的儒學思考,本書區分成:「在全球化挑戰中的當代儒學思考」與「在中國與東亞中的傳統儒學思考」兩部分。透過這兩部分共十三篇論文的討論,本書回顧了儒學在中國與東亞的發展與流傳中,所建立的各種理論型態,以及它們對於解決當時代危疑問題的合理化追求。並具體地建議,面對新冠肺炎與人工智能這些全球化的挑戰,危疑時代的儒學思考,應先回歸仁心感通,而以友倫信任的倫理互動,建構一種有公民德行的禮治共同體,做為重構二十一世新儒學的可能方案。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