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大師走進名畫場景看細節:從光影、構圖到寓意,一次看懂文藝復興到印象派的藝術名作! | 拾書所

跟著大師走進名畫場景看細節:從光影、構圖到寓意,一次看懂文藝復興到印象派的藝術名作!

$ 432 元 原價 480


啟動你的美感細胞,讓藝術走進日常的
西洋繪畫賞析入門!

達文西的明暗對比、林布蘭的戲劇性、梵谷的魔幻魅力……
網羅15~20世紀,共計40位藝術大師、超過250幅畫作,
帶你透析名畫的構造,學會用專家的眼光探索細部之美。

★慘遭退貨的《蒙娜麗莎》居然成為流傳後世的名畫,它的神祕魅力在哪裡?
這件作品的原始委託為肖像畫,然而達文西卻無視交期一延再延,最後委託人拒絕收下,達文西便索性愛怎麼畫就怎麼畫,花費數年的時間不斷加工、修正,最後完成了一幅不具個性,擁有普遍性的人物畫。優美又穩定的三角形構圖、隨著光線投射或觀看角度而顯現不同表情的暈塗法,都是這幅畫被譽為名畫的原因。

★看似天真無邪的洛可可女子《盪鞦韆》,其實展現了高超的魅惑功力與手段?
 女性透過盪鞦韆放送若隱若現的裙底春光來誘惑異性,或是突然讓翹翹板往下降,假裝 失去平衡藉機撲倒在男性懷裡,都可從描繪男女在大自然中嬉戲的「田園畫」中窺見一二。當時不只是繪畫,就連現實生活中也流行故意將寢室門稍微打開,讓人得以窺見女性毫不設防的模樣。這些均象徵成熟到極致而頹敗的18世紀法國宮廷文化。

★擁有不同花朵數量與色調的《向日葵》系列,藏滿了梵谷不能說盡的辛酸?
梵谷前往南法亞爾的黃色小屋旅居時,聽到高更將前來同住,便接連創作多幅《向日葵》準備用來迎接他。然而沒多久兩人便因不睦而分離,甚至還發生著名的「割耳自殘事件」。在這之後梵谷仍繼續描繪向日葵,對他而言,充滿生命力的向日葵在他心中代表著友情、精神與信仰等意義。

★成為「驚恐表情符號」原型的《吶喊》,畫的其實是孟克對於死亡的恐懼?
 這幅畫描繪的是孟克的親身體驗。據說在天空暈染成血紅色的向晚時分,他在橋上突然聽見吶喊聲,因而下意識地摀住耳朵。然而,這其實是親人早逝的孟克長年對死亡感到畏懼,因而從內心深處發出的無聲吶喊。然而孟克卻意外地長壽,不但活到80歲,後來還成為挪威的國民畫家,但晚年卻不幸遇到納粹崛起,死於意外。

本書從文藝復興、巴洛克、新古典主義到印象派,依照時間順序有條理地介紹達文西、米勒、莫內、梵谷等40位大師的重要名作,並佐以人物關係圖&年表,講解作品的創作背景、構圖方式與欣賞重點,徹底圖解枯燥繁瑣的繪畫硬知識,即使沒有藝術史基礎也能輕鬆理解繪畫流派的演變、技法和特色,無痛進入名畫的世界,快速提升藝術與美學素養。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