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尚為的書法行旅 | 拾書所

張尚為的書法行旅

$ 450 元 原價 500

書法就像一片雲
當雲離開天空
它還存在 只是化為雨
浸潤了花草
當書法 離開文字紙筆墨硯
它有另一個型式存在宇宙
那是一種安於當下
心性穩定的自由

《張尚為的書法行旅》是張尚為的第十九本著作,也是人生六十耳順自述,足見他已掌握人生自我實現的方向,其所言「藝文創作與時代脈動,也是生活的重點。」正是自我詮釋專輯的靈魂所在。
本書分為三篇,其以褚行標題,尊重專家者言,客觀平實述舊。
篇一「嘉義風華」,隱有思源意義,請程英斌博士操觚,《羅山題襟集》為藍本,聚焦於外曾祖林玉書、祖父張長容以詩會友的情誼。外曾祖與吳文龍同組「鴨社書畫會」;為林玉山、陳澄波寫詩;與賴惠川同為張李德和詩集寫序;朱芾亭的書畫人生點滴,蔡如生與「海潮美學」,林玉山、張長容、蔡永長精彩人生等,儼然為嘉義前輩點將錄。專訪蔡永長,回顧陳丁奇的風範;借重黃健次博士憶寫其父黃水文於詩書畫的情誼;斑黃黴點的照片與陳舊書畫作品,卻可窩心感受其先人與文人書家交往,給予濃得化不開、沁骨的影響。
篇二「雪泥鴻爪」,程英斌〈文人與逸品〉巧妙以外送員溢流咖啡詮釋尚為兄悟「禪」生「逸」,陳冠宏新詩與其書法上下默契,然後主角「生活禪」登場,細細品味,詩作取材萬象,「紅毯、老婆、有無關係、風月、秋聲、龜山島……」,搭配有feel慧眼拍攝的照片,妙哉斯境斯詩,三四雋句,或「下午、歲月」數十長短,跳躍的詩緒,似東坡文「不擇地皆可出」的不繫之舟,「動亦無動」、「清歡自在心」。其中,〈我把自己睡成一條魚〉可謂經典代表之作。
篇三「書法與花道」,分享新的學習。曾與池坊花道林窈禪老師有互動,跨域學習會通二道,「心即宇宙,花是大千」,當下即與佛教「心即佛」皆有豁然之體悟。誠然,花道追求「靜、雅、美、真、和」的意境,細繹其書畫何嘗不然,亦體現自然與情感的修為。〈藝術的自在與快樂〉訴說東西合璧藝術的理念,「AI藝術創作、自我重製」的省思、「日本之旅」系列視線,有嚴肅的批判思維,亦有輕鬆的生活禪喜,更有精湛隨興的書畫攝影,具象與抽象交織映襯尚為兄的可說可感的藝文世界。其實,未見談花道,心花卻已朵朵綻開。書末附錄珍貴的《羅山題襟集》,更是難得一見。寫序宛如蜻蜓點水,瞬間已經播下生命契機。期待諸多覽書者能與尚為兄一般「在藝文的浸淫中」,也渾然忘卻疫情的困頓,瞥見旭光。
書後另附《羅山題襟集》(上)舊籍半冊供檢閱。
此書文氣承先啟後、古今並陳,說憶往、應當下、述未來,呼應張老師的近況及心境。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