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泉:與世俗道德抗衡的愛戀,深埋十九世紀英格蘭校園 | 拾書所

生命之泉:與世俗道德抗衡的愛戀,深埋十九世紀英格蘭校園

$ 296 元 原價 375
「妳就是我的夏天,現在我要把夏天給帶走!」

超越年齡距離與身分差異,一段「師」與「生」的情感路程
在相對保守的十九世紀英國,兩人的未來迷茫而充滿險阻……

.面對再熟悉不過的親友,人們往往選擇自我壓抑
「他總是想著把所有與這件事情相關的東西都告訴姑姑,但和許多人不同的是――別人都格外喜歡袒露自己的感受和幻想,輕易地訴說自己的情緒,而霍華德卻寧願對自己嚴肅的、悲傷的心路歷程三緘其口。很多人覺得他愛表達、愛溝通,一點也不沉默寡言,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他可以輕易地向不太熟絡的人說出心裡話,因為陌生人不會觸及他深層次的情感,但一旦他們真的感動了他,他就寧可保持沉默,也不願多說一句了。」

.無法宣之於口的情愫,幾乎扼殺了生存的意志
「霍華德的情緒時而痛苦、時而倦怠。他坐在那,眼睛盯著本子,一個字也寫不出來。他逐漸意識到,他以前從來都沒有這樣不快樂過,他現在終於明白什麼是憂鬱了,它不是那種精緻而浪漫的悲傷情緒,而是像熊熊的火焰一樣,要把自己的生命――無論是肉體還是靈魂,燒個乾乾淨淨。偶爾,他也會覺得昏昏欲睡,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

【媒體好評】

「絕對不是一部能從封面判斷出來的好作品,作者透過隱喻將自己的成長中的煩惱、迷茫、信仰等問題如此溫柔靜靜地呈獻給讀者,耐人尋味。」――《都柏林書評週刊》

「作家有兩種,一種是善於寫大場面、波瀾壯闊和跌宕起伏的情境;另一種是善於書寫平凡生活中的安靜、無奈和波瀾不驚的情景。兩種作品都給予人力量和思考,但後者類型的作家更為了不起,本森就是這樣的作家,本書就是這樣的安靜作品,著實可見作家之功力。」――《出版商週刊》

「以細膩的構思和深度的思考架構起來的個人成長史,而故事發生的背景正是作者人生中度過最美好和大段時光的劍橋大學。」――《倫敦晨報》

「這部作品雖以故事形式展開,但更勝過故事本身的是作者想傳遞的個性和生活哲學觀、工作觀;進而以劍橋人獨有的思考方式去思索人類的生活觀。」――《紐約時代週刊.星期六書評版》

〔本書特色〕
本書為英國知名散文家亞瑟.本森所著,是一本探討道德、情感、生活的心靈成長小說,講述教師霍華德如何對學生的妹妹從一見傾心、相知相許到共結連理,其中,作者對內心掙扎和傳統思維的束縛刻劃得十分到位,使讀者產生了強烈的代入感。對於本森而言,劍橋是一個充滿回憶的地方,部分內容也是其真實生活的投影。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