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爾摩宜居指引:劉先生的十二年瑞典駐地觀察與剛剛好文化剖析 | 拾書所

斯德哥爾摩宜居指引:劉先生的十二年瑞典駐地觀察與剛剛好文化剖析

$ 284 元 原價 360

「歡迎你來我家玩,但你不能在我家吃晚飯」
一位瑞典症候群男子的日常讀本

除了IKEA和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關於瑞典,你還知道什麼?

每天Fika、放各種假、不加班、女權高漲、人際關係冷淡、美食沙漠、街道冷冷清清、稅高物價也高(薪水只有剛剛好)?

原來,害羞的瑞典人非常習慣和同事一起裸體蒸桑拿,金髮碧眼又高䠷的中年直男則是社會中的弱勢族群;原來,斯德哥爾摩「買房易、租房難」;原來,樓下鄰居若是獨居長者,劇本可能不是你想的「他獨居好久了一定很孤單」,或許是「他獨居這麼久了,一定很不想被人打擾」。

事實上,斯德哥爾摩不如紐約繁華、沒有倫敦的國際化、沒有巴黎的美妙浪漫、不像東京香港臺北生活便利,有許多的不美好不便利不發達更不能發大財,全年氣候還有許多個月不宜人居,表面上看似美好,實際操作難度卻很高。

從Stuck in Stockholm變成Stockholm is home,旅居瑞典十二年的劉先生最擅長講述瑞典不為人知的一面,且聽他以親身體驗,呈現最赤裸、令人訝異的斯德哥爾摩實況!

◎專文推薦
吳媛媛〡瑞典觀察作家

◎瑞典愛好者誠摯推薦
劉致昕〡podcast「不好意思請問一下」主理人
dato〡旅行、生活作家
敏迪〡「敏迪選讀」主理人
讀者太太 Mrs Reader〡作家、職涯教練

因為出差的關係,有次,幸運地有機會與劉先生在斯德哥爾摩街頭散步。那是我倆從海陸新兵訓練相遇之後,時隔數年後的敘舊。一步一步之間,他帶領我在街頭上觀看、聽見、讀懂他住的這座城市,那個對大部分臺灣人來說的美麗新世界。但這另一位劉先生,看的不只是美麗的外殼,從稅、自殺率、職場、人際交往,我們走著走著,他一個一個故事帶我走進這座城市的內裡。如今這本書出版了,每個人都有機會與劉先生散步斯德哥爾摩街頭了。在他多年來看見的、記錄的,以及經歷的故事中,或許,你也會和我一樣,從中找到自己尋找許久的人情風景。
──劉致昕/podcast「不好意思請問一下」主理人

還記得當年誤打誤撞選了斯德哥爾摩當成旅行的一站,沒做功課就出發的結果反而迎來更大的驚喜,我站在鬧區街上整個人心花怒放,一下子就對這座城市投注滿腔熱情與喜愛。
從草創時期粉絲團一路追隨到個人第一本著作,瑞典劉先生分享的事物挑起我對旅行始終不夠滿足的渴望。旅途中,我能看見的是車站外聖克拉拉教堂塔尖,能體驗的是路面電車上的咖啡車廂,但除了這些我已親身感受過的事物以外,在瑞典劉先生文字裡最珍貴的還有那些不住瑞典就一定不會看見的生活風景。他為我補足「最孤獨的城市」裡的日常樣貌,從自身出發,聊身邊大小事,談職場互動、觀察風土民情,解析瑞典人思考問題的切角,還有面對事物的看法以及私密的內心糾結。
一邊讀著《斯德哥爾摩宜居指引》,我一邊開始查起機票,心想「既然一時半刻無法去住,那就去旅行吧」!就這樣,我急欲出發的心又開始加速滑行,看來不再次飛抵瑞典,還真難以撫平斯德哥爾摩在我心裡分貝最大的呼喚。
──dato/旅行、生活作家

和劉先生見面之前,我已經是他的粉專「瑞典劉先生」的上癮者。只要粉專有新貼文,我總會放下手邊工作,讓自己進入空杯狀態,只為沉浸在他的溫柔文字當中。劉先生的文字有畫面,彷彿你人就在瑞典享受各種體驗。體驗不僅在於北歐國家的美好風景或是耳聞的高社會福利,更是在人與人的互動關係中,了解深埋在高幸福指數底下的隱憂,以及各種左中右派價值觀的爭辯和攪動。臺灣人總覺得北歐什麼都美,這本書是個大好機會,讓我們得以透過瑞典劉先生的眼睛,帶著我們從臺灣人的視角,窺見那個我們尚未認識的瑞典。
──敏迪/「敏迪選讀」主理人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