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判的總和:我們的心智如何被分數扭曲,並學會克服它 | 拾書所

誤判的總和:我們的心智如何被分數扭曲,並學會克服它

$ 395 元 原價 500
人為什麼總是判斷失誤?

看穿選舉、商業、科學等領域的心智偏誤,
你會被別人誤導,也會被自己誤導。
無論是數字或言語,只要加一點或減一點,就會徹底改變結果。

在我們的偏見即將讓我們做出錯誤決定之前,
我們都需要懂得分辨語言和數字的細微差異,和把戲

一家速食連鎖店曾經為了與麥當勞1/4磅重的漢堡一較高下,推出1/3磅重的漢堡,最後卻因消費者認為1/3磅小於1/4磅 (因為3小於4) 而以失敗收場。此外,一連串玩「龍與地下城」的青少年自殺事件引起家長和媒體的恐慌,認為D&D導致青少年自殺――而事實上,青少年D&D玩家自殺的比例遠低於全國青少年自殺的平均數。

《誤判的總和》一書廣泛研究人類活動中的各種認知偏誤,發現其中絕大多數是以分數的形式存在,透過人們不擅長分數來改變基數 (分母) 或個別案例 (分子) ,人的認知很容易被誤導而犯下許多錯誤。舉例來說,你想過以下問題嗎?

•為什麼兩位政治人物都使用了正確的數據,卻提出立場完全相反的主張?
•死於空難的風險遠低於死於車禍,人們為何依然覺得開車比坐飛機安全?
•在美國,少數族裔被警察殺死的機率較高,但這等於種族歧視嗎?
•《聖經密碼》能幫我們一探未來?其實《白鯨記》也可以!
•讀心術者如何利用人們對機率的錯覺猜中人們的心思?
•有人一生中被閃電打到兩次,其實並不稀奇?

這些問題乍看直截了當,其實每一個都以分數形式存在,並為我們的心智設下陷阱。然而,我們是如何以及為何不斷落入這些陷阱的?

本書作者齊姆林 (James C. Zimring) 認為,人類大腦常犯下的許多錯誤可歸結為對分數的誤解。我們看到大量本質上為分數形式的統計數據,如百分比、機率、頻率和比例時,往往傾向於誤解其意義;也因此,心懷不軌的人會透過選擇性地呈現數據或扭曲信息來操縱我們;也有些時候,馬虎的溝通者會無意中忽略關鍵訊息而誤導我們;更多時候,我們會自欺欺人,犯了錯只能怪自己。然而現代生活不太可能不遇到或不運用這些概念,因此熟悉分數形式的問題,並探討分數如何運作以及我們如何理解或誤解分數,對我們來說就很重要了!

本書結合認知心理學的關鍵科學研究與現實生活範例,幫助讀者發現從政治到刑事司法系統、從戰爭到科學、從商業戰略到新時代宗教、在到自然世界,總是在日常訊息中潛伏著的種種偏誤。作者舉出各個領域中可能存在的混淆形式或錯誤描述,讓我們能看穿在政治人物、警察、廣告商、科學家的主張中潛藏的分數和偏誤類型,如:可得性捷思、確認偏誤、專挑好資料、首位效應、檢察官謬誤、倖存者偏誤、從眾偏誤、機會效應、人擇原理等等……。

儘管違反直覺,齊姆林還探討了這些缺陷能使我們受益的原因,強調個人錯誤可能有利於集體解決問題,也讓我們一窺演化的力量。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