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達傑文學獎、柯斯達年度最佳傳記處女作獎得主
柯斯達傳記獎、吉福德(Baillie Gifford)非虛構寫作獎、伯恩(Gordon Burn)文學獎決選
紐約客、華盛頓郵報、金融時報、衛報、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外交事務、星期日泰晤士報、美國書評網年度最佳小說
描繪歷史如何形塑人的生命與政治的罕見作品,
充滿深刻感人的力量,在人性的甜美氣味裡聞得到血肉與希望,
在作者巧妙的鋪陳中,她的故事成了我們的故事。
在這本「時而辛辣詼諧,偶爾陰鬱悲傷……時而深刻動人」(紐約時報,史特拉舍)的回憶錄中,烏琵一邊回顧自己在巴爾幹半島共產世界的生活經歷,一邊反思「自由」的意義。「這本書讓歷史栩栩如生,充滿力道,令人難忘」(《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作者薇斯奧芙)。
蕾雅.烏琵在地球上最孤立的國家長大。那裡,共產主義理想正式取代了宗教。阿爾巴尼亞是歐洲最後的史達林主義根據地,幾乎無法造訪,幾乎無法離開。那是個排隊和匱乏之地,充滿了政治處決和祕密警察。但對烏琵來說,那裡就是家。那裡人人平等,鄰居互相幫忙,孩子未來都應該立志建立更美好的世界。那裡有團結與希望。
然而,一九九〇年十二月,柏林圍牆倒塌一年以後,一切都變了。史達林和霍查的雕像被推倒;幾乎一夜之間,人們開始可以自由投票,穿自己喜歡的衣服,照自己的意思信仰宗教,再也不用擔心說話有人偷聽。可是工廠關閉了,工作消失了,成千上萬的百姓擠上船逃往義大利……。掠奪式的多層次傳銷最終讓國家破產,引發了暴力衝突。當一代人的願望成了另一代人的幻滅,當家人的祕密被揭發,烏琵發現自己開始質疑自由到底是什麼……
烏琵的出色文筆,讓她譜出一則生動熱鬧又成熟的故事,用思想深刻、新穎又有活力的眼光直視社會動盪,關照個人與政治的關係,思索有關自由的深刻問題:自由是什麼?為誰而存在?需要什麼條件?我們當中誰真正自由?
烏琵以敏銳的洞察力和機智,探索進步的極限與過去的重負,闡明了理想與現實間的距離,以及被歷史洪流阻擋的人們的希望與恐懼。
★齊聲推薦
沐羽|作家,《煙街》作者
阿潑|轉角國際專欄作者
洪世謙|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專任教授
胡芷嫣|專欄作家
哲學新媒體
葉浩|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蔡適任|撒哈拉旅居作家、人類學博士
從那東方陣營崩毀重組的一九九○年開始,一個政治、經濟、自由的二手時代就席捲而來了。有一大群人需要急速解凍,狼呑虎嚥地學習,究竟西方乃至世界是什麼概念?東方陣營的自由和西方陣營的自由差異在哪?在那無數龐大的理論與歷史之間,個人體驗的重要性始終被文學所注目。《自由》從一九九○年代一個小女孩的眼眸中看出去,她在示威遊行群眾之間抱著一個無頭的史達林雕像,共產陣營的世界精神已被砍頭了,其後世界何去何從?蕾雅.烏琵以敏感細膩的批判角度,刻劃那段動盪日子的序曲。――沐羽|作家
★各界讚語
這是一本描繪歷史如何形塑人的生命與政治的罕見作品。烏琵真是一位出色又厲害的作家。在她筆下,她的故事成了我們的故事。――克拉斯特夫(Ivan Krastev)
這是一則歷史巨變下的個人青春故事:意識形態、戰爭、失去、未知。這本書讓歷史栩栩如生,充滿力道,令人難忘。――薇斯奧芙(Tara Westover),《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作者
這本驚人又深深引發共鳴的回憶錄,敘述了在二十世紀最後一個史達林主義根據地瓦解前夕長大的經歷……這本書之所以令人難忘,是因為我們通過一個孩子的眼睛,看到了這個我們所知甚少的世界……烏琵在書裡動用了魔法:讓我從頭到尾都深深著迷。――哈克特(Laura Hackett),星期日泰晤士報
作者的敘事手法令人驚嘆,巧妙平衡了幽默、悲愴,以及對決定她過去的人與地的深情。她善於讓讀者沉浸在她童年時對「黨」毫不質疑的忠誠之中,同時對她現在知道那是暴政的體制保持著幽默批判的距離。――《柯克斯(Kirkus)》書評雜誌
這是一個獨特無二、引人入勝又發人深省的故事,描寫一位在激烈動盪時期的年輕生命……書中對霍查主義荒誕現實的絕妙描繪接連不斷,從一個孩子的角度點出了霍查政權的各種荒謬。烏琵完成了一項壯舉,以輕鬆幽默的方式凸顯出這些荒謬的殘酷……結尾更給我們上了關於「反省、道歉與學習」的重要一課,只因「人類從來不是在自己所選擇的條件下創造歷史」。――格蘭尼(Misha Glenny),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人們對霍查統治下的共產主義阿爾巴尼亞的生活知之甚少。烏琵這本書以驚人的手法將這個古怪世界及其遺緒呈現在我們面前。從餐桌上婉轉的雙關語到後共產主義的不確定和未實現的承諾,烏琵寫出了一本在動盪時代長大的感人回憶錄,同時對「自由」的真正含義提出了直率的質疑。――史都德曼(Frederick Studeman),金融時報
烏琵是文筆優美的作家,也是認真的政治思想家。在短短三百頁妙趣橫生的篇幅裡,烏琵時而辛辣詼諧(她對史達林主義和世界銀行同樣不假辭色),偶爾陰鬱悲傷,時而深刻動人……這本書絕對發人深省。――史特拉舍(Max Strasser),紐約時報
這本書除了對貧窮與返祖現象大開幽默玩笑,更遠不只敘述了一個我們不清楚或不關心的國家的歷史。如同烏琵和她的家人看著帝國崩潰,連同現實也一起瓦解,我們也生活在災難時代。過去一百年來庇護著我們的地緣政治確定性,不論是好是壞――美國、英國和最近的歐盟――都或多或少處於崩潰或衰敗。烏琵警告我們,這就是潰堤時的感覺。――奧洛林(Ed O'Loughlin),愛爾蘭時報
完全讓人手不釋卷……烏琵的回憶錄充滿了獨到觀察、政治的幽微,以及最重要的,幽默趣味。――傑弗瑞斯(Stuart Jeffries),衛報
這本書發人深省,挑戰成見,逼著我們思考當理想面對不完美的人與地會是如何,又怎樣從過去的廢墟中重獲新生。――納菲西(Azar Nafisi),《在德黑蘭讀羅莉塔》作者
在全世界都對阿爾巴尼亞不聞不問的時候,這本新傑作向我們展示了過去百年來,政治裡的人性真理……書裡揭露的真相一個接一個,關於家庭、關於國家,彷彿出自小說大師之手,可比托爾斯泰的短篇小說。雖然嚴肅,卻又充滿趣味,充分展現作者的優雅、機智與誠實,絕對是成功的文學之作。――威倫茲(Amy Wilentz),《永別了,弗瑞德.巫毒》作者
烏琵的這部作品是繼費蘭特(Elena Ferrante)《我的天才女友》之後,我逼著家人、朋友和同事非讀不可的一本書……這本回憶錄實在引人入勝,對何謂自由有著深刻的反思。――斯科爾(Ruth Scurr),《旁觀者》週刊
引人入勝……極為有趣又深刻地描述了一個處於崩潰狀態的小國……讀起來實在暢快……這本書作為今年其中一部非虛構作品,絕對能贏得文學讚譽與暢銷佳績。――哈定(Luke Harding),觀察家報
這本書真是驚人之作。烏琵是天生的說故事高手,不只機鋒百出,還充滿生命力、溫暖與質感,是一本引人入勝、不時逗趣、辛辣、直指人心的傑作,也是我今年到目前為止讀到最棒的作品。――蘇吉克(Olivia Sudjic),《難民之路》作者
這是一本由很會說故事的知識分子寫的書,讓當代阿爾巴尼亞的生活歷歷在目。――郭尼克(Vivian Gornick),《多餘的女人與城市》作者
烏琵不僅是極具開創性的哲學家,更日益成為當代最重要的公共思想家之一……這部出色的作品在個人層面打動人心,在政治層面開創新局。若將書中教訓謹記在心,便能獲得自由。――黑格隆德(Martin Hägglund),《此生》
這本書出自歐洲一流左翼思想家之手,所有參與抵抗政治(politics of resistance)的人絕不可錯過。――梅森(Paul Mason),《後資本主義》作者
這本精彩的成熟之作,可說是阿爾巴尼亞版的《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同時又遠不只如此。――朗西曼(David Runciman),《民主會怎麼結束》作者
這是一本抒情的回憶錄,充滿深刻感人的力量,在人性的甜美氣味裡聞得到血肉與希望。――沙茲(Philippe Sands),《繩梯》作者
烏琵這本機智好讀的回憶錄,描繪了她在冷戰結束時的阿爾巴尼亞少女時代,對自由在我們當代的意義――它的誘惑、虛假的希望、失望和可能性――做出了精彩論述。――史東布里奇(Lyndsey Stonebridge),《新政治家》週刊
必讀之作。烏琵文筆極佳,既是回憶錄,又是成長小說,從非常個人的角度敘述了一個關於社會主義與後社會主義的故事,切中時弊。――哥德西(Kristen Ghodsee),《雅各賓(Jacobin)》雜誌
柯斯達傳記獎、吉福德(Baillie Gifford)非虛構寫作獎、伯恩(Gordon Burn)文學獎決選
紐約客、華盛頓郵報、金融時報、衛報、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外交事務、星期日泰晤士報、美國書評網年度最佳小說
描繪歷史如何形塑人的生命與政治的罕見作品,
充滿深刻感人的力量,在人性的甜美氣味裡聞得到血肉與希望,
在作者巧妙的鋪陳中,她的故事成了我們的故事。
在這本「時而辛辣詼諧,偶爾陰鬱悲傷……時而深刻動人」(紐約時報,史特拉舍)的回憶錄中,烏琵一邊回顧自己在巴爾幹半島共產世界的生活經歷,一邊反思「自由」的意義。「這本書讓歷史栩栩如生,充滿力道,令人難忘」(《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作者薇斯奧芙)。
蕾雅.烏琵在地球上最孤立的國家長大。那裡,共產主義理想正式取代了宗教。阿爾巴尼亞是歐洲最後的史達林主義根據地,幾乎無法造訪,幾乎無法離開。那是個排隊和匱乏之地,充滿了政治處決和祕密警察。但對烏琵來說,那裡就是家。那裡人人平等,鄰居互相幫忙,孩子未來都應該立志建立更美好的世界。那裡有團結與希望。
然而,一九九〇年十二月,柏林圍牆倒塌一年以後,一切都變了。史達林和霍查的雕像被推倒;幾乎一夜之間,人們開始可以自由投票,穿自己喜歡的衣服,照自己的意思信仰宗教,再也不用擔心說話有人偷聽。可是工廠關閉了,工作消失了,成千上萬的百姓擠上船逃往義大利……。掠奪式的多層次傳銷最終讓國家破產,引發了暴力衝突。當一代人的願望成了另一代人的幻滅,當家人的祕密被揭發,烏琵發現自己開始質疑自由到底是什麼……
烏琵的出色文筆,讓她譜出一則生動熱鬧又成熟的故事,用思想深刻、新穎又有活力的眼光直視社會動盪,關照個人與政治的關係,思索有關自由的深刻問題:自由是什麼?為誰而存在?需要什麼條件?我們當中誰真正自由?
烏琵以敏銳的洞察力和機智,探索進步的極限與過去的重負,闡明了理想與現實間的距離,以及被歷史洪流阻擋的人們的希望與恐懼。
★齊聲推薦
沐羽|作家,《煙街》作者
阿潑|轉角國際專欄作者
洪世謙|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專任教授
胡芷嫣|專欄作家
哲學新媒體
葉浩|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蔡適任|撒哈拉旅居作家、人類學博士
從那東方陣營崩毀重組的一九九○年開始,一個政治、經濟、自由的二手時代就席捲而來了。有一大群人需要急速解凍,狼呑虎嚥地學習,究竟西方乃至世界是什麼概念?東方陣營的自由和西方陣營的自由差異在哪?在那無數龐大的理論與歷史之間,個人體驗的重要性始終被文學所注目。《自由》從一九九○年代一個小女孩的眼眸中看出去,她在示威遊行群眾之間抱著一個無頭的史達林雕像,共產陣營的世界精神已被砍頭了,其後世界何去何從?蕾雅.烏琵以敏感細膩的批判角度,刻劃那段動盪日子的序曲。――沐羽|作家
★各界讚語
這是一本描繪歷史如何形塑人的生命與政治的罕見作品。烏琵真是一位出色又厲害的作家。在她筆下,她的故事成了我們的故事。――克拉斯特夫(Ivan Krastev)
這是一則歷史巨變下的個人青春故事:意識形態、戰爭、失去、未知。這本書讓歷史栩栩如生,充滿力道,令人難忘。――薇斯奧芙(Tara Westover),《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作者
這本驚人又深深引發共鳴的回憶錄,敘述了在二十世紀最後一個史達林主義根據地瓦解前夕長大的經歷……這本書之所以令人難忘,是因為我們通過一個孩子的眼睛,看到了這個我們所知甚少的世界……烏琵在書裡動用了魔法:讓我從頭到尾都深深著迷。――哈克特(Laura Hackett),星期日泰晤士報
作者的敘事手法令人驚嘆,巧妙平衡了幽默、悲愴,以及對決定她過去的人與地的深情。她善於讓讀者沉浸在她童年時對「黨」毫不質疑的忠誠之中,同時對她現在知道那是暴政的體制保持著幽默批判的距離。――《柯克斯(Kirkus)》書評雜誌
這是一個獨特無二、引人入勝又發人深省的故事,描寫一位在激烈動盪時期的年輕生命……書中對霍查主義荒誕現實的絕妙描繪接連不斷,從一個孩子的角度點出了霍查政權的各種荒謬。烏琵完成了一項壯舉,以輕鬆幽默的方式凸顯出這些荒謬的殘酷……結尾更給我們上了關於「反省、道歉與學習」的重要一課,只因「人類從來不是在自己所選擇的條件下創造歷史」。――格蘭尼(Misha Glenny),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人們對霍查統治下的共產主義阿爾巴尼亞的生活知之甚少。烏琵這本書以驚人的手法將這個古怪世界及其遺緒呈現在我們面前。從餐桌上婉轉的雙關語到後共產主義的不確定和未實現的承諾,烏琵寫出了一本在動盪時代長大的感人回憶錄,同時對「自由」的真正含義提出了直率的質疑。――史都德曼(Frederick Studeman),金融時報
烏琵是文筆優美的作家,也是認真的政治思想家。在短短三百頁妙趣橫生的篇幅裡,烏琵時而辛辣詼諧(她對史達林主義和世界銀行同樣不假辭色),偶爾陰鬱悲傷,時而深刻動人……這本書絕對發人深省。――史特拉舍(Max Strasser),紐約時報
這本書除了對貧窮與返祖現象大開幽默玩笑,更遠不只敘述了一個我們不清楚或不關心的國家的歷史。如同烏琵和她的家人看著帝國崩潰,連同現實也一起瓦解,我們也生活在災難時代。過去一百年來庇護著我們的地緣政治確定性,不論是好是壞――美國、英國和最近的歐盟――都或多或少處於崩潰或衰敗。烏琵警告我們,這就是潰堤時的感覺。――奧洛林(Ed O'Loughlin),愛爾蘭時報
完全讓人手不釋卷……烏琵的回憶錄充滿了獨到觀察、政治的幽微,以及最重要的,幽默趣味。――傑弗瑞斯(Stuart Jeffries),衛報
這本書發人深省,挑戰成見,逼著我們思考當理想面對不完美的人與地會是如何,又怎樣從過去的廢墟中重獲新生。――納菲西(Azar Nafisi),《在德黑蘭讀羅莉塔》作者
在全世界都對阿爾巴尼亞不聞不問的時候,這本新傑作向我們展示了過去百年來,政治裡的人性真理……書裡揭露的真相一個接一個,關於家庭、關於國家,彷彿出自小說大師之手,可比托爾斯泰的短篇小說。雖然嚴肅,卻又充滿趣味,充分展現作者的優雅、機智與誠實,絕對是成功的文學之作。――威倫茲(Amy Wilentz),《永別了,弗瑞德.巫毒》作者
烏琵的這部作品是繼費蘭特(Elena Ferrante)《我的天才女友》之後,我逼著家人、朋友和同事非讀不可的一本書……這本回憶錄實在引人入勝,對何謂自由有著深刻的反思。――斯科爾(Ruth Scurr),《旁觀者》週刊
引人入勝……極為有趣又深刻地描述了一個處於崩潰狀態的小國……讀起來實在暢快……這本書作為今年其中一部非虛構作品,絕對能贏得文學讚譽與暢銷佳績。――哈定(Luke Harding),觀察家報
這本書真是驚人之作。烏琵是天生的說故事高手,不只機鋒百出,還充滿生命力、溫暖與質感,是一本引人入勝、不時逗趣、辛辣、直指人心的傑作,也是我今年到目前為止讀到最棒的作品。――蘇吉克(Olivia Sudjic),《難民之路》作者
這是一本由很會說故事的知識分子寫的書,讓當代阿爾巴尼亞的生活歷歷在目。――郭尼克(Vivian Gornick),《多餘的女人與城市》作者
烏琵不僅是極具開創性的哲學家,更日益成為當代最重要的公共思想家之一……這部出色的作品在個人層面打動人心,在政治層面開創新局。若將書中教訓謹記在心,便能獲得自由。――黑格隆德(Martin Hägglund),《此生》
這本書出自歐洲一流左翼思想家之手,所有參與抵抗政治(politics of resistance)的人絕不可錯過。――梅森(Paul Mason),《後資本主義》作者
這本精彩的成熟之作,可說是阿爾巴尼亞版的《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同時又遠不只如此。――朗西曼(David Runciman),《民主會怎麼結束》作者
這是一本抒情的回憶錄,充滿深刻感人的力量,在人性的甜美氣味裡聞得到血肉與希望。――沙茲(Philippe Sands),《繩梯》作者
烏琵這本機智好讀的回憶錄,描繪了她在冷戰結束時的阿爾巴尼亞少女時代,對自由在我們當代的意義――它的誘惑、虛假的希望、失望和可能性――做出了精彩論述。――史東布里奇(Lyndsey Stonebridge),《新政治家》週刊
必讀之作。烏琵文筆極佳,既是回憶錄,又是成長小說,從非常個人的角度敘述了一個關於社會主義與後社會主義的故事,切中時弊。――哥德西(Kristen Ghodsee),《雅各賓(Jacobin)》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