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學術院「羅森獎」(Léon-de-Rosen)
從鳥類的視角去看待病毒,究竟會看到什麼?
在何種情況下,公衛、環保與軍事防衛可能是利益一致的?
林大利(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李柏翰(台大公衛學院)
張君玫(東吳社會系)
彭保羅(中研院社會所)
趙恩潔(中山大學社會系)
法國人類學家Philippe Descola
《末日松茸》Anna Tsing
推薦
1957年亞洲流感、1968年香港流感、2003年SARS危機,直到2019年Covid-19,伴隨養殖產業的密集發展,中國一直被認為是(且很可能仍然是)下一波人畜共通傳染病「震央」。面對中國的資訊不透明,處於震央邊沿的香港、新加坡和台灣如何因為地緣政治的條件,發展出不同的預備技術?當公共衛生危機出現,除了把動物及養殖者當成不得不的犧牲,還能有什麼其他的想像與做法?
作者在香港、新加坡和台灣這三個哨站進行為期或長或短的多點民族誌調查,走訪病毒實驗室、醫院、家畜試驗所、養殖場、賞鳥者的社群,觀察這三個華人社會應對禽流感威脅的各種預備工作,包括突發疫情的監測、病毒變異的模擬、病毒資料的儲存與疫苗和藥物的儲備等。
本書特別跟隨三地的微生物學者與賞鳥者,對照社會人類學的研究,指出一個弔詭的現象:當人類與動物的關係因當前家養方式的突變而變得極為不穩定,卻反而發展出一些更接近狩獵採集社會的實作。
為什麼說更接近狩獵採集社會的實作呢?監測大流行病的哨兵與獵人其實有類似之處。獵人在抓到獵物之前,為了不被獵物發現或者誤導,必須透過獵物的視角觀察。而哨兵的技術出現在各個層次,環境哨站、哨兵雞、哨細胞在不同的尺度上,偵測各種曖昧的有毒訊息。當這些哨兵偵測到大流行病爆發的跡象,如何不漏接訊號,又不至於反應過度?
除了預備技術,作者還提出模擬與儲備。
在模擬技術方面,作者提到,禽流感的模擬演練除了可用以保護族群的安全,也可以納入動物或病毒的觀點,與狩獵社會的薩滿儀式相比較。薩滿透過模仿動物的動作,想像獵人與動物的不確定遭遇,病毒學者與鳥類觀察者則藉由病毒和鳥類的視角,搬演(從而避免)人類自己可能有的致命未來:大流行病的發生與物種的滅絕。
在儲備技術方面,作者認為,人畜共通病毒不只是必須盡力對抗的敵人,還是一種信號,揭示在人類漫長的蓄(畜)積歷史中,與其他動物原本便內含張力的贈禮關係出現了危險的失衡。當病毒信號被轉化為可以儲存、甚至積累的病毒銀行、疫苗或抗病毒藥,它們就變成可以生產價值的抗疫利器,暫時穩定(但並非解決)了人類與動物之間的不平等關係。而疫苗的儲備與歷史時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台灣,發展疫苗既是冷戰時期策略的一部分,旨在預備中國潛在的生化入侵,但同時也是一種外交策略,目的在於和世界其他地區進行經濟交易。
本書透過人類學對牧養社會與狩獵社會的討論,開展一連串的視野轉換,以批判的眼光分辨大流行病預警工作裡經常混雜不同的語言,如為了維護多數、優勢者或者人類的安全而犧牲少數、弱勢者以及動物的維安話語。
面對將會一再侵襲人類社會的病毒,我們需要借助其他生命形式的察覺能力,以及人類社會與動物一同生活的多樣經驗,發揮其他想像和實作的可能,警覺可能發生的改變。
從鳥類的視角去看待病毒,究竟會看到什麼?
在何種情況下,公衛、環保與軍事防衛可能是利益一致的?
林大利(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李柏翰(台大公衛學院)
張君玫(東吳社會系)
彭保羅(中研院社會所)
趙恩潔(中山大學社會系)
法國人類學家Philippe Descola
《末日松茸》Anna Tsing
推薦
1957年亞洲流感、1968年香港流感、2003年SARS危機,直到2019年Covid-19,伴隨養殖產業的密集發展,中國一直被認為是(且很可能仍然是)下一波人畜共通傳染病「震央」。面對中國的資訊不透明,處於震央邊沿的香港、新加坡和台灣如何因為地緣政治的條件,發展出不同的預備技術?當公共衛生危機出現,除了把動物及養殖者當成不得不的犧牲,還能有什麼其他的想像與做法?
作者在香港、新加坡和台灣這三個哨站進行為期或長或短的多點民族誌調查,走訪病毒實驗室、醫院、家畜試驗所、養殖場、賞鳥者的社群,觀察這三個華人社會應對禽流感威脅的各種預備工作,包括突發疫情的監測、病毒變異的模擬、病毒資料的儲存與疫苗和藥物的儲備等。
本書特別跟隨三地的微生物學者與賞鳥者,對照社會人類學的研究,指出一個弔詭的現象:當人類與動物的關係因當前家養方式的突變而變得極為不穩定,卻反而發展出一些更接近狩獵採集社會的實作。
為什麼說更接近狩獵採集社會的實作呢?監測大流行病的哨兵與獵人其實有類似之處。獵人在抓到獵物之前,為了不被獵物發現或者誤導,必須透過獵物的視角觀察。而哨兵的技術出現在各個層次,環境哨站、哨兵雞、哨細胞在不同的尺度上,偵測各種曖昧的有毒訊息。當這些哨兵偵測到大流行病爆發的跡象,如何不漏接訊號,又不至於反應過度?
除了預備技術,作者還提出模擬與儲備。
在模擬技術方面,作者提到,禽流感的模擬演練除了可用以保護族群的安全,也可以納入動物或病毒的觀點,與狩獵社會的薩滿儀式相比較。薩滿透過模仿動物的動作,想像獵人與動物的不確定遭遇,病毒學者與鳥類觀察者則藉由病毒和鳥類的視角,搬演(從而避免)人類自己可能有的致命未來:大流行病的發生與物種的滅絕。
在儲備技術方面,作者認為,人畜共通病毒不只是必須盡力對抗的敵人,還是一種信號,揭示在人類漫長的蓄(畜)積歷史中,與其他動物原本便內含張力的贈禮關係出現了危險的失衡。當病毒信號被轉化為可以儲存、甚至積累的病毒銀行、疫苗或抗病毒藥,它們就變成可以生產價值的抗疫利器,暫時穩定(但並非解決)了人類與動物之間的不平等關係。而疫苗的儲備與歷史時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台灣,發展疫苗既是冷戰時期策略的一部分,旨在預備中國潛在的生化入侵,但同時也是一種外交策略,目的在於和世界其他地區進行經濟交易。
本書透過人類學對牧養社會與狩獵社會的討論,開展一連串的視野轉換,以批判的眼光分辨大流行病預警工作裡經常混雜不同的語言,如為了維護多數、優勢者或者人類的安全而犧牲少數、弱勢者以及動物的維安話語。
面對將會一再侵襲人類社會的病毒,我們需要借助其他生命形式的察覺能力,以及人類社會與動物一同生活的多樣經驗,發揮其他想像和實作的可能,警覺可能發生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