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蒼蒼」,有人「六十歲依然是一尾活龍」?如果現代人平均要活到八、九十歲,我們如何擁有生活優質、快樂健康的下半輩子?國醫張步桃說有三大影響因素:先天的體質、後天的調養,以及病痛的處理。既然天生的我們難以改變,如何調養後天和怎麼處理病痛,就成了「好好活一場」的關鍵。依人生階段的不同,張醫師指出我們必須有不同的相應對策:在青壯年時,重點是「防老」;將老未老時,重點是「抗老」;進入老年期,重點在「養老」。等生病了再治療,不如想辦法防止疾病的入侵;同樣的道理,防老的工作做得好,可以減緩老化的腳步,抗老與養老自然更不費力。所以從作息與四季養生開始,國醫一步步教我們認識飲食與體質的關係,了解經絡運行的道理,提供養生方劑與藥材、食療和藥膳,並自繁浩的典籍中蒐羅精煉出數份有錢難買的養生訣,讓我們「防老於未然」。到了抗老階段,小從視茫茫髮蒼蒼齒牙動搖,大到糖尿病、中風、老年失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