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北臺灣的移墾與邊區社會 1790-1895 | 拾書所

清代北臺灣的移墾與邊區社會 1790-1895

$ 378 元 原價 420
18世紀晚期清帝國在臺灣施行屯墾政策,並以番屯與隘墾制度作為淺山丘陵地區的土地開墾制度。這項屯墾政策表面上是為了強化原有的番界隔離政策,實際上卻是讓番界政策名存實亡。一方面,漢人移民得透過屯墾或隘墾的方式,控制過往禁墾的界外之地;另一方面,清帝國不再大規模的清釐番界界址,過去頻繁的漢「番」衝突記錄,也突然從官方檔案中大幅消失。本書的討論重點,即是透過新竹頭前溪流域的土地開墾事業,說明屯、隘制的運作及其影響。同時,藉由臺灣屯、隘制的實證研究,說明18世紀中葉以來清帝國的屯墾政策,係以有別於以往的地稅管理方式,控制日益龐大的統治範圍。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