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一直在改變。過去曾有人擔心,當所謂的「傳統」、「異地」消失了,人類學將無用武之地。事實上,今日在更多場合與更多意想不到的空間,越來越多人在「做田野」。不論是在紐約華爾街、西方與非西方的科學實驗室、世界各地的電子工廠、醫院診所、瀕臨絕種的紅毛猩猩棲地、「第二人生」的線上虛擬遊戲,甚至是殘酷的戰場邊緣。有越來越多領域伸臂擁抱「田野」,期待「田野調查」能帶來更正確的市場評估、更精準的受眾認識,協助解決更多社會問題。在這個全球化的年代,不只有強調演算法的大數據夯;與大數據精神完全相反,強調「純手工、親體驗」的田野工作,也正夯。
反觀身為田野最忠實信徒、嫡系門生的人類學者,卻丟出了一個個對「田野」的疑惑。什麼是田野的典範?傳統田野強調的「浸淫」還有什麼意義?人類學者對於田野又愛又恨,既會沮喪受傷、卻依然癡心不悔的微妙情感,究竟從何而來?
田野到底是什麼?
《辶反田野:人類學異托邦故事集》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