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昊的《梅山舞》銅管五重奏創作於1987年,整曲不分樂章,由不同的速度來區分段落;其間有慢板、快板、行板等不同的速度變化,再加上張昊使用了許多變化拍子,節奏設計又極具舞蹈性,因此整曲生動活潑,再再顯示春天到來,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整曲雖都標示出調號,但整體聲響卻非屬於西方傳統的調性音樂語言;五聲音階的旋律主題,搭配著主要是以四度疊置為主的和弦,張昊的《梅山舞》自有其一番屬於自己的音樂語言。 《梅山舞》的樂器編制為二支C調小號、F調法國號、長號及低音號。整曲採段落曲式(Sectional Form)。依據不同的速度,可被分成九個段落:除頭、尾兩個段落可視為導奏及尾聲外,中間的七個段落是七段不同風格與速度的舞蹈:(1) 導奏,1-21小節,慢板,五聲音階所構成的主題旋律由二支小號及法國號以平行四度的方式奏出,莊嚴肅穆。另外低音部的長號和低音號也以平行四度的方式形成對位旋律與高音的主旋律相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