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托邦(英語:utopia),原意指理想而完美的社會。這個語彙源自於英國的湯瑪斯‧摩爾爵士(Sir Thomas More,1478-1535年)的著作《烏托邦》。該書問世於1516年,2016年適逢成書500週年紀念。自成書以來,引起許多學者的各種討論。這500年來,人類歷史經歷過無數重大事件,也因此累積各種智慧,在實踐理想與追求普世價值的工作上,做了各種努力,也付出了各種代價。
本書題為《誰的烏托邦─500年來的反思與辯證》,集結港、臺學者,透過不同的視角與面向,回顧500年來人類在烏托邦議題上的反思與辯證,並分別從西方歷史文明、古代中國思想、近代臺灣宗教與社會文化等面向,探討人類追求烏托邦理想的經驗與相關論述,或者各種有關「烏托邦」與「反烏托邦」的反思,經由本書之論述,庶幾可以掌握有關烏托邦議題之相關論述,從而對500年來人類歷史文明發展軌跡,可以有更清晰的掌握。
本書題為《誰的烏托邦─500年來的反思與辯證》,集結港、臺學者,透過不同的視角與面向,回顧500年來人類在烏托邦議題上的反思與辯證,並分別從西方歷史文明、古代中國思想、近代臺灣宗教與社會文化等面向,探討人類追求烏托邦理想的經驗與相關論述,或者各種有關「烏托邦」與「反烏托邦」的反思,經由本書之論述,庶幾可以掌握有關烏托邦議題之相關論述,從而對500年來人類歷史文明發展軌跡,可以有更清晰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