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們愛得, 又傷又痛? 終止親子彼此錯待, 教養專家破除以愛為名的控制、依賴、寄生、批評, 找回家的歸屬感 | 拾書所

為何我們愛得, 又傷又痛? 終止親子彼此錯待, 教養專家破除以愛為名的控制、依賴、寄生、批評, 找回家的歸屬感

$ 342 元 原價 380

內容簡介



父母心裡又愛又苦,但忍著不說
◎我是為他好,為什麼孩子都不懂我的用心?
◎孩子大了不出去找工作,整天窩在家裡該怎麼辦?
◎子女結婚對象背景差異太大,怕孩子很辛苦
◎三代同堂處得好就福氣滿堂,處不好就是戰場
◎成年子女不婚、不生,夾心父母難以跟高堂交代
◎幫忙帶孫、打掃整理家務還要被嫌、被指導?

明明是「關心」,最後都成了不得已的僵局,
父母試著靠近,為何成了孩子眼中嚴厲的批評和干預?
是什麼原因,讓家庭成了會傷人的地方?

【家庭的難,盧蘇偉都懂!】
盧蘇偉繼暢銷的父母教養書《你管他折不折棉被幹嘛?》、《幹嘛要他想的跟你一樣!》,本書為三部曲最終章,也是父母升級3.0的指南書,聚焦和成年子女、已婚子女的相處方式。
他提醒:父母不能再把「管教」當成「愛」,否則孩子只會愈逃愈遠,特別是已在工作、新婚的成年子女,父母若還把他們當小孩看,凡事仍以父母為中心思考和安排,衝突就很難避免;究其根本原因,就因親職的角色沒有跟著孩子一起長大,父母要學習把生活重心放回到自己身上。

【家庭應是避風港,不該成為壓力鍋】
輔導經驗豐富的盧蘇偉,看過太多傷痕累累的家庭,本書除了縱向討論親子關係,更以核心家庭出發,橫向觀察手足面對照護議題的兩難、再婚家庭的煩惱、跨代同堂人際分寸的拿捏;全面探討各種家庭關係。若用對方法相處,「家」就是人生最堅實的靠山和資產,倘若沒有了解對方的需求和期待,無論夫妻、親子、手足、姻親互動,人人都用錯誤的方式對待彼此,不免會被「愛」(礙)得遍體鱗傷。

本書介紹:
〈Chapter 1 與孩子同在〉提醒父母在孩子即將轉大人前,尊重孩子的個人意志,用陪伴取代管教;
〈Chapter 2父母學習放手〉跟著子女長大的第一課就是練習放手,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行為能力;
〈Chapter 3 原生家庭的傷〉審視家庭裡各種「傷感情」事件,檢視「我是為你好」,到底好到了誰;
〈Chapter 4 再婚家庭的痛〉兩個家庭都有過傷,顧及雙方子女的心,是迎來二次幸福的第一步;
〈Chapter 5 跨代同堂的難〉代間相處要放下舊有的互動模式,適時換位思考把衝突變美滿;
〈Chapter 6 夫妻要當神隊友〉坦誠接納兩人相異之處,性格截長補短,別讓助攻不成變豬隊友。
◎文末皆附「父母小點心」,幫助擔任親職者快速把握溝通重點、調整心態,不會一直「卡關」在同樣的問題。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