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未完成的夢,必須用愛情、
用封建時代的大膽、
用一個少女的祕密去孕育。
橫跨五十年精選,收錄劉以鬯最多元、最具開創性的中短篇小說
本書匯集劉以鬯創作半世紀的中短篇小說,編選核心是「故事復修」,復修一詞源自建築學,是指將傳統建築融入現代環境的藝術,書中改編自《西廂記》的作品〈寺內〉,就是這一代表。寺廟原是禁慾的場所,戒律卻帶來誘惑,香燭和慾望的火焰在此糾纏,年輕男女的愛戀在佛像的注視下茁壯,發展出連孔夫子都會流淚的瘋狂。〈寺內〉詩化的文字中,擁有流動且多層次的空間結構,古物被賦予新生,和當代情境共存,使人置身在現代都市裡的古典建築中,既熟悉又神祕,既真實又夢幻。
《白蛇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盤古開天》等民間故事也在書中進行了重構。以靜態物件視角書寫的〈吵架〉、〈動亂〉;涉及種族文化的〈赫爾茲夫婦〉、〈黑妹〉;思索存在主義的〈鏡子?的鏡子〉;講述蝴蝶效應的〈打錯了〉;再現歷史人物的〈北京城的最後一夜〉、〈除夕〉、〈迷樓〉,都可見作者在小說技藝上引領風騷、獨樹一幟的大膽實驗。
「一對會說話的眼睛。紅色與綠色。如來佛的笑容,搖扇的年輕人。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牆。牆。牆。牆似浪潮。般若波羅蜜多;一對嬌豔的眸子。藍色與紫色。如來佛有兩隻大耳朵。躡手躡足的閨閣千金。蘭閨深寂寞。無計度芳春。牆。牆。牆。牆似高山。南無阿彌陀佛。」──〈寺內〉
▌劉以鬯紀錄片《1918》紀錄片導演──黃勁輝親自編選本書
劉以鬯:「新不一定是好,但好的作品通常都有新意。」
黃勁輝:「有別於五四時期魯迅、郭沫若等作家努力於故事新編,具有某種民粹心態抗衡西方現代主義。劉先生更傾向思考在殖民地商業社會如何發展東西匯萃的美學和雅俗共賞的趣味,沒有學究和民族包袱。〈寺內〉筆法極盡纖細別緻,古代文字化作磚瓦保留,卻是供西方現代生活的空間,美不勝收,為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