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龍之介: 在惡與醜之中窺探美的存在 | 拾書所

芥川龍之介: 在惡與醜之中窺探美的存在

$ 298 元 原價 350
明治‧大正‧昭和◎百年文壇之星 系列簡介 工業革命帶來了現代文明和科技,也導致東方世界遭受西方帝國殖民入侵,日本的明治維新可謂大破大立,帶來的是一個民族整體生活、思想、行為模式的改造。 從明治、大正到昭和,正是經歷這鉅變的百年。如何去理解認識這時期的日本,有非常多的路徑。「文學即人生」,從閱讀認識這近百年的日本文學作家和作品,或許我們可以更直觀且深入地感受到日本庶民日常的柴米油鹽和七情六慾。 本系列每冊介紹一位日本近現代文學大家及其作品,從五個面向展現其丰姿: ◎重量級文人評語──話說 ╳ ╳ ╳:讓讀者可透過其他文學家的目光來認識這位作家 ◎作家生平小傳與年譜:迅速掌握作家的人生軌跡 ◎權威學者暨評論家專文導讀:藉由文學研究學者的剖析,讀者可更容易理解作者的創作意涵和旨趣 ◎作家重要作品選:精選該位作家最具代表性的多個短中篇作品,讓讀者親自感受作家所創建的文學世界 ◎跟著手繪地圖進行一場作家的文學散步之旅:介紹影響作家一生的成長生活之地,來一趟文學小旅行 透過這樣的安排,用一本不會有沉重閱讀壓力的小書,來完整呈現這位作家的所思所想所感,以及他走過的人生歲月。 ✽ ✽ ✽ 芥川龍之介 日本文學鬼才 茫然不安的靈魂 穿鑿人性的鬼斧神工 過於早慧並把人生看得太透的年輕老靈魂,這樣的靈魂必然需要為其自身生存於世所面臨的種種不斷進行反思與辯證,而這些辯證化為青年時期至晚年之間一篇篇充滿哲思的小說,精心解剖人生在世不可避免的自我懷疑、個體在群體之中的難以安頓的矛盾心理、人性依歸與現實抉擇之間的衝突,精鍊迤邐又妙趣橫生,對人生有所懷疑之人必讀! ✽ ✽ ✽ 刻畫時代的病根和社會的煩惱 揪住生命的複雜與矛盾 若想明白「小說比真實更真實」這句話 最好從芥川龍之介的經典短篇讀起 本書涵蓋了作家生涯初期、中期及後期等十則經典短篇小說作品,從首篇發表的〈老年〉到自我終了前的天鵝之歌〈河童〉,也包括〈羅生門〉、〈蜘蛛之絲〉、〈竹林中〉等名作,讀完一遍,將走過芥川龍之介的一生。 〈老年〉是芥川的處女作,透過登場人物的對話、場景將江戶時期的庶民文化與文藝,生動且細膩地描繪。 在〈鼻子〉、〈芋粥〉及〈戲作三昧〉三篇小說中,芥川用戲謔、生動有趣的筆法,細膩地刻劃登場人物日以繼夜奢望實現夢想的內心,然而一旦實現時卻產生另一種煩惱。兩者之間的反差與矛盾,令讀者不禁莞爾。 〈河童〉這篇小說帶有作者濃厚的自傳式小說風格、並建構出藝術至上及虛幻的理想世界。35歲時的芥川龍之介已受神經衰弱、失眠症所苦多年,在〈河童〉這部中短篇小說,藉由一個「精神病患」之口,描述了河童國度種種際遇,在人世間飽受煎熬的芥川,使盡人生最後的力氣,描繪出他在異世界找到的寄託,這河童國度莫不是芥川心目中的烏托邦、桃花源。 ✽ ✽ ✽ ◎老年 看透人生的早慧,22歲首篇發表的小說。 ◎羅生門 23歲發表於《帝國文學》,確立文壇地位。 ◎鼻子 24歲發表於《新思潮》,夏目漱石大力讚賞。 ◎芋粥 用一碗芋粥,看穿願望和欲望的差別。 ◎戲作三昧 藝術創作的甘苦,芥川自身心境的流露。 ◎蜘蛛之絲 一篇佛經說理知名精品之作。 ◎杜子春 化古變新,仿唐傳奇的警世之作。 ◎竹林中 1950年國際導演黑澤明將羅生門與竹林中合一,改編成電影《羅生門》。 ◎報恩記 浪子為報答義賊甘願以身代死,極為動人。 ◎河童 芥川人生最後的烏托邦、桃花源。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