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室女人心: 萬華紅燈區的故事 | 拾書所

茶室女人心: 萬華紅燈區的故事

$ 316 元 原價 400
一群外國女人來到萬華 要從黑道、藥頭、地下錢莊手裡 找回遺棄在茶室角落裡的的珍珠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主 繼暢銷書《無家者》,傾心力作 12位萬華基層女人的故事 「她們外表雖然粗糙、充滿傷痕,內裡卻是美麗而珍貴」 本書記錄了曾在茶室工作或從事性交易女性的故事 她們大多於民國四、五十年代,出生在「艱苦人」家庭 她們踏入特種行業的原因各異 有人從小被送養、遭家暴,自小就得想辦法謀生 有人被父母當搖錢樹,少女時代就被賣到妓女戶 有人懷抱歌星夢,圓夢途中卻遭性侵 有人原本生活平凡安穩,卻遇上好賭的另一半 婚後,她們為家庭付出 卻有一個不能說的祕密 有些孩子接納她們的工作 有些孩子得知之後,再也不聯絡 她們承受有色的眼光,覺得是一生難以洗刷的恥辱 原本為了生活才進入這一行的她們 常常被周遭環境拉下去 染上毒癮、賭癮、疾病、欠高利貸、加入人蛇集團…… 來到萬華,是她們人生的最後一站 在漫長的歲月裡,沒有人看得起她們 年老時,卻有一群熱血的人 想要讓她們重新找回自己的價值。 本書另收錄三位珍珠家園工作人員的故事 她們來自荷蘭、新加坡與台灣 她們遠離家鄉來到萬華 陪伴婦女人生最後一站 她們並不「偉大、有愛心」 她們也會無奈、生氣與沮喪 但她們懂得互補不足、成為彼此最好的夥伴 一起面對工作上的挑戰和內心的衝擊 【一致推薦】 王增勇(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 王德頻(台北基督教女青年會會長) 任依島(《屋簷下的交會》作者) 朱剛勇(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 吳宗昇(輔仁大學社會系副教授、卡債受害人自救會顧問) 李盈姿(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秘書長) 李桐豪(作家) 杜瑛秋(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 林立青(作家) 林鴻信(基督教研究智庫協會理事長) 徐敏雄(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理事長) 連奕琦(《華燈初上》導演) 黃克先(台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蔡國山(台灣工業福音團契總幹事) 盧俊義(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戴繼宗(中華福音神學研究學院院長) 藍士博(Podcast布克新聞主持人、思享森林總監)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繁榮社會有兩種光芒,一種頌揚努力與成功,展示無塵明亮的進步;另一種則隱沒在挫折與苦難中,積滿沙塵,卻仍強韌常駐。這是由沙子堆砌成的書,採集自一群長久被汙名的茶室女性,以及她們的陪伴者。閱讀時請記得呼吸,祝福讀者最終穿越沙子的磨難與珍珠的光澤,與真實、與家園的姊妹們同在。—朱剛勇(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 作者的文字將帶你拉近茶室內,在那些被社會忽視、漠視和歧視的女性中,挖掘出真實的台灣女人命運和選擇,由她們訴說自己的人生與無奈、應對交陪和身體勞動,並且從她們的生命故事中,看見一個個台灣女人的人生、壓迫、無奈和愛,及那些僅有的選擇。—林立青(作家) 閱讀書中每一篇故事時,情緒隨著主角際遇的跌宕、轉折而起落,同時困思於父權文化、家庭環境如何扭擰每位女性的生命。但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萬華長久以來涵容各種迫於現實、來此討生活的艱苦人。珍珠家園工作者的陪伴,茶室女人的「說」,以及作者用「文字」串起這些珍珠,不僅替萬華新添時代燈火,也再次照亮台北城最初的起點。—任依島(《屋簷下的交會》作者) 本書採訪了十二位曾在茶室工作或從事性交易的女性,十二個不同生命成長的過程,卻有相同結果的紀錄。這種生命遭到蹂躪的悲慘事件並沒有終止,而持續在我們生活周遭出現著。我們可以透過閱讀這本書瞭解她們,也可伸出我們真摯之愛的手參與珍珠家園關懷的工作,雖然不能救她們脫離現況,至少讓她們知道,她們不孤單。—盧俊義(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珍珠家園的姊妹們,在牧者愛的陪伴中,願意分享自己的故事,成為多人的祝福,是何等的勇敢與無私。請懷著感恩的心來閱讀這本充滿愛與良善的書,這是經歷人生淬鍊後的,最純粹的美善。—王德頻(台北基督教女青年會會長) 從碼頭工人、無家者、洗頭小妹、超商店員,再談萬華茶室的姐妹們,感謝游擊文化、珍珠家園與我的朋友玟萱,讓我們看見折返於杯觥交錯的吵鬧、寂寞、汙名與無奈。—藍士博(Podcast布克新聞主持人、思享森林總監)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