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氣候變遷的大背景下,作家丹陽以2057年的「韓國首爾」為背景,將「末日世界」中的人性與道德的抉擇展現得淋漓盡致。
當洪水淹沒城市,高樓幾乎被滅頂,你逃得過嗎?就算你幸運活下來,又該怎麼生存?在這個世界裡,或許死去,比活著更幸運……。
世界冰河融化後,首爾被洪水無情的吞噬,摩天大樓幾乎化為泡影。
倖存的人們住在南山、屯之山、老姑山的山頂,以及唯一沒淹沒卻被電網包圍的江原道。只有京畿道的新都市是一個特殊的地方,那裡的大樓高聳入雲,窗戶閃閃發亮。人們居住在大樓的屋頂上,走在那裡猶如行走於光之上。對於主角18歲的宣率來說,那裡是世界的盡頭,在有記憶以來,不怕深水的孩子們都成為潛水員。
為了十天前和佑燦的打賭,宣率不顧危險潛入20公尺深的阿克羅公寓尋找厲害的戰利品,海水壓迫她每個動作,一不小心就可能喪失性命,在一片虛空的水中廢墟裡,她發現一個外表形同真實人類的少女機器人,擁有光滑的皮膚和柔順的髮絲。
她和夥伴智歐合力扛回這台機器人,才發現說明書上記載:「Icontrols最新神經位元掃描科技,完整重現逝去親友的記憶與意識。」誰也沒想到機器人是以逝去的少女製成。
這發現讓宣率陷入艱難的抉擇──是否該喚醒少女?一旦少女醒來,可能會提出無數問題──失散的親人去了哪裡?身體怎麼會變成這樣?萬一她質問自己為何叫醒自己,該如何回答?
但是,不啟動電源,宣率就可能會輸給佑燦,放棄攸關生存的潛水氣瓶,被迫離開老姑山,橫渡危機四伏的海域。更棘手的是,她還沒找到為少女充電的方法。
她該如何度過眼前的難關?機器人少女會為她迎來勝利,還是死亡的惡夢……?
《潛水》帶領你進入夢境般的超現實場景,深入思考人性的複雜。你準備好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挑戰了嗎?這本小說將讓你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同時啟發你對未來的思考。
★中文版獨家
1.中文版作者序
2.【書評】當災難淹沒記憶:讀丹陽《潛水》/翁智琦(北教大臺文所助理教授 翁智琦)
3.城市款明信片:封面為韓國唯美系插畫家KUSH (IG:@Kushgraphic)繪製的插畫
【讀者好評】
★文筆細膩,尤其是首爾被淹沒的模樣相當讓讀者富有畫面感,引人入勝,故事中主角間的互動與對話能使人與其一同探索、成長,雖然篇幅精短,但讀完後餘味猶存。
★對第一次讀科幻小說的人來說,這本書很好讀,毫無難度。我喜歡它,這是一本苦樂參半的小說,讓我對生死進行了很多思考。
★這是一本有趣的小說,因為它讀起來很容易,而且場景畫得很有趣,就像看電影一樣。這是一本我讀起來心情輕鬆的小說,但其實內容所傳達的信息從來都不輕鬆簡單,所以久久難以忘懷。
★這本書是輕鬆的科幻類型,不過,故事給我強烈的衝擊。還有一點,書中出現了「人造人類」。我在這一部分思考很多,也想到了未來。我們應該把那個人型機器當作人來對待嗎?那個機器人應該視為原來的主人,還是一個新的個體,或者只是一個物品?我想,只有人類才會渴望延續無法割捨的記憶和情感。
★由於小說的封面和標題,我猜這與潛水有關,但是沒想到會是這樣的設定──一個一步步從水中救出被淹沒的文明,然後重新組裝或修復它,而江原道在災難中成為了堡壘,不讓其他人進入。這樣的背景讓我覺得很有趣。
★主角秀皓的過去讓我心情很複雜。如果只是將人的記憶複製到機器上,我們應該將其視為那個人嗎?身為人是否有權干涉另一個人的未來和過去。仔細一想,看到秀皓在過去的那種狀態下生活,心生共鳴是理所當然的。
★感受到地球暖化和氣候變遷的現實,最近我讀了以海平面上升和戰爭導致首爾成為廢墟為背景的小說,《潛水》這本書提出了許多問題:在文明沉入水中的地球上生存下來的人們,如何看待希望和如何生存?以及機器人是否能夠取代我所愛的人?。
【作家的話】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開始肆虐時,我執筆寫下《潛水》,直到2022年5月才完成這部作品。短短兩年半左右的時間,我們的世界逐漸與《潛水》的世界愈來愈相似。我們已經跳脫名為成長的童話故事,準備迎接割捨的時代。
即便沒有發動戰爭、首爾沒有沉入海中,但身不由己要放棄理所當然的觀念或被迫忘記珍貴事物的時代儼然來臨。不過人們依然持續活過每一天,最重要的是抱持著不隨意輕忽彼此的信念,繼續活下去。
【讚嘆推薦】
「《潛水》以『末世』為背景,作者丹陽拋出來卻是不急不慌的問題:究竟,是什麼構成了『我』?思考、記憶、情感……甚至是創傷。就像在小說裡大幅改寫人類世界的水一樣,看似透明,堆疊之後卻有了相當濃切的色彩。」──吳曉樂│作家
「丹陽珍視每個人的創傷,並且帶著否定『時間可以修復創傷』的態度寫下:『即使意外已經過去很久了,但在人們的心中卻不會結束。』雖然人們不知道要經過多少時間才能修復創傷,然而小說中指出科技保存下來的人類記憶,足以讓我們願意再次面對擱淺在你生命中許久的遺憾。」──翁智琦│北教大臺文所助理教授
「告別,不論在哪個時代,都需要我們漫長的練習。」──次長│「韓國的筆記」版主
「目前台灣逐步引進韓國SF小說,此本書的題材雖也是以末日世界作為基礎,卻以新穎的題材(淹水)作為主軸,讓人更加有真實的危機感,也藉由水的特性使本書有著既柔美又不可貿然涉入的距離感。此外,本書所探討的自我認同、和解、接納之議題,無論是青少年至出社會之大人皆能有所共鳴,以青少年的角度能以當時自己的狀況得到啟發,20-30歲的讀者則是能探問自己的內心小孩,回想當過往曾做過的決定或事件,進而得到共鳴與療癒。」──莫莉│《防彈,是要你在艱難的世界成為自己的光》作者
「這部小說就像是置身於夢境般的超現實末世場景,讓人忍不住一口氣讀完。經歷過生與死的秀皓以一種既不是生也不是死的狀態存活下來,在任何地方都感到痛苦和孤獨的秀皓,希望她能在世界的邊緣找到愛。」──沈達基│演員
「我之所以閱讀這本反烏托邦小說,是因為它出現了『儘管末世』仍繼續前進的人物。孩子們為了找到完整的自己,潛入水裡直視過去,進行對話,攜手邁向未來。因此,這本小說的故事不是關於結束,而是開始。在闔上書後,我才意識到我一直在等待這樣的故事。 」──趙藝恩│小說家
【讓人留在腦海裡的句子】
「夕陽已經幾乎碰到水平面,秀皓站起身,爬上一旁的石頭,一躍入海。墨色的水柱像迷失方向的畫筆,在晚霞間橫豎交錯,變為人的形狀。……聲音戛然而止,水面再次恢復平靜,餘波將華麗的都市藏於身下,折射出細微的光亮。」
「記憶中的道路與大樓停滯在湛藍色的海水間,高樓大廈自十個車道的左右兩側蔓延開來,區域劃分鮮明的四角形在水中扭曲了稜角,那些曾經居住在裡面的人就像螞蟻們鑽進了消失的果凍螞蟻窩。」
「首爾與居住在首爾的人就像一座大型的人類生態箱。無論是七十歲的爺爺,或是正在長大的孩子,從箱外看來僅是一團又一團渺小柔軟的肉球,若是這個超過一半國土都泡在水底的國家,只是一座生態箱,那麼這個世界上的一切痛苦,是否會變得微乎其微。大型導彈在各地引爆、戰爭動亂。水壩潰堤、大水淹沒房屋與街道,倘若這些景象只是生態箱裡的一處光景,是否就能讓人不感到痛心。」
「機會不是只能發生在未來,也可能發生在過去的事件,能替曾發生過的事情畫上句點,甚至創造新可能的機會。」
「即使意外已經過去很久了,但在人們的心中卻不會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