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明聽到求助聲,卻猶豫要不要行動?
◎為什麼災難中有人逃離,有人做出犧牲行為?
◎不公待遇法律能制裁,內心偏見要如何管制?
◎從心理的角度看,人們到底為什麼要服從呢?
「幾乎有多少位社會心理學家,就有多少種關於社會心理學的定義。」──Elliot Aronson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
什麼是愛的本質和來源?
為什麼有些人不會處理人際關係?
良好的交流就能產生良好的關係嗎?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處在良好關係之中?
➔人類的終極幸福和絕望都取決於人際關係
【佛洛伊德理論】人格發展中親子關係的作用。
【發展心理學】人格是如何被一個人的依戀經歷形塑的。
【認知心理學】嬰兒先天的認知能力促進了關係的形成。
【社會心理學】人是如何影響他人,又是如何被他人影響的。
【健康心理學】無論要對生理或心理健康進行介入,都要考慮人際關係。
【五因素人格模型】其中的「外向性」和「親和性」明顯與人際關係有關。
▎分手的4種策略──別從過程入手,我們聚焦具體戰術!
◎直接和他人導向
【關係現狀交談】很高興我們能好好談談,我們不適合,應該分手。
【協商式告別】我們應該很難有未來,這不是誰的錯,我們分手吧!
◎直接和自我導向
【單刀直入】我不在乎你想要什麼,我們之間結束了,少廢話。
【歸因衝突】全都是你的錯!呸!誰叫你跟每個人都這麼曖昧!
◎間接和自我導向
【以退為進】我這一個月會很忙,你做自己的事吧,不要管我了。
【知難而退】也許我公開羞辱我的伴侶,他就會懂了並離開我!
◎間接和他人導向
【偽君子式】我們不是老死不相往來,相信你永遠是我的朋友!
【輕描淡寫】雖然沒有特別說什麼,但我可以我們肯定結束了。
▎旁觀者效應
【責任分散】心理依賴導致見危不助
如果現場有兩位旁觀者,那麼每人承擔50%的責任。如果現場有100位旁觀者,那麼每人僅承擔1%的責任。在場人數越多,每個人的責任就越少。
【多數的忽略】漠不關心形成抑制作用
當緊急情況發生後,有其他人在場並且都鎮定自若做著各自的事情,就會造成沒有什麼緊急事件發生的知覺,個體也會跟隨他人鎮靜下來而不予理睬。
【角色期望】期待更合適的角色站出來
皮亞利文的實驗也證明了這一點。他們請一個人來扮作病人,在地鐵上假裝因突然發病而倒在地上。另外安排一個人打扮成醫生模樣,事先待在跌倒者附近。在這種情況下,其他乘客因為看到有旁觀者在場,便很少提供幫助。
【社會抑制作用】相互觀望造成集體冷漠
有其他人在場時,個人會因為他人的評價和注視而感到不安。因此,出於評價恐懼,大家都不想成為一個示範者,而在等待著一個示範者出來,然後以此決定自己的行為。
【社會影響的結果】模仿他人行為的傾向
當在場的其他人無行動時,個人往往會遵從大家一致的表現,採取一種「不介入」的態度,這是由於周圍環境或者團體的壓力所產生的一種符合團體壓力而改變自己態度與行為的從眾社會心理現象。
本書特色:本書深入探討人際關係、侵犯行為、親社會行為、群體行為、社會影響、偏見與歧視等主題。全書內容豐富,涵蓋了多個領域的概念、理論、實證研究和影響因素等重要內容,是一本涵蓋廣泛、具有深度的專業書籍,旨在幫助讀者深入了解社會心理學的相關議題並進行思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