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時期的名分秩序 | 拾書所

唐宋時期的名分秩序

$ 342 元 原價 360
元照出版專書這本文集包括七篇文章,其涉及的主題是唐宋政治與名分觀念。其中三篇,是有關國內的政治,另外四篇則是牽涉國際關係與外國對於中國名分觀念之處理。
「名分」是儒家思想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孔子主張「名不正則言不順」,就是為了要端正古代封建制度正在轉變時,發生的一些社會變化,以及因此引發的,對於原本階級分野的影響。中國儒家的觀念,國家的政治並不只是「公」的部分,也會涉及人與人之間,「私」的部分,種種不同的關係。公和私之間不是對立,而是人際倫理的不斷延伸。司馬光撰寫《資治通鑑》,第一條「臣光曰」就是:「臣聞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所以,「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從個人的修養開始,一步步經過「私」的領域,延伸到政治领域,天子之職在於確立名分,皇權制度下最大的「公」,也就是所謂天下。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