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給子女的投資忠告 | 拾書所

巴菲特給子女的投資忠告

$ 288 元 原價 320

內容簡介

內容連載:

記住!
理性壓倒感性
才能屹立股市不倒
要學會以40美分買1美元的東西
投資人最重要的特質不是智力而是性格。―—巴菲特
巴菲特的小兒子皮特雖然熱愛音樂事業,但他對投資同樣抱有很高的熱情,在一次郊遊中,他問父親:「為什麼您總是可以尋找到一些『超級明星股』呢?」巴菲特微微一笑,回答道:「作為一名出色的投資者,應該要學會以40美分買1美元的東西。」
巴菲特認為,當投資者在決定購買一支股票之前,應仔細地對該股票背後的上市公司進行分析和研究。他忠告投資者:價值投資並不能完全保證投資獲利,因為不僅要以合理的價格買進,而且還要保證所選擇股票的上市公司未來的業績與預期的估計相符。因此,投資者在入市之前應該將自己看成企業分析家,只有這樣才能夠尋找到一些不容易被發現的盈利機會。
除此之外,巴菲特還提醒投資者,一定要重視投資企業的管理層品質。巴菲特說很多投資者在投資的時候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在買股票的時候只關心公司的財務報表和公司當前盈利情況以及未來的預期收益,因而他們都只是將錢投入某個企業,而不知道這個企業的管理者是誰。在巴菲特看來這是對自己極不負責的做法。巴菲特每次在投資之前除了關注企業的經營狀況、資金狀況以及銷售狀況之外,還會特別關注企業領導層的能力。因為巴菲特認為一家企業創造利潤的能力有90%都取決於管理層的決策,只有10%是受軟體、硬體設備的影響。但是公司盈利狀況良好並不一定是管理層能力強的表現,因為也許換做別的管理者還能夠創造出更多的利潤,所以公司經營良好只能說明管理層的能力沒有很差,僅此而已。
總之,巴菲特在投資之前,一定會對被投資企業的管理層進行深入地瞭解。通常,巴菲特對自己準備投資公司管理層的考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管理者能否很好地運用資金 這個運用資金指的是管理者用錢進行再投資。企業管理者能否很好地利用資金進行再投資,或者說再投資能否取得好的效果,是巴菲特對管理者進行能力衡量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而且這也是投資者能否取得高回報的關鍵性因素。
第二,管理者是否足夠理智 巴菲特認為公司賺到的錢是有數的,但投資的方向卻是無數的,這個時候管理者是否足夠理智,能否將錢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就十分關鍵了。而這點也是巴菲特十分關注的,美國《財富》雜誌曾評論巴菲特說:「理性是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最大的特點,這也正是其他很多企業管理者所缺少的。」每個公司的發展都會經歷不同的階段,從起步到發展再到成熟,巴菲特最看重的只是公司成熟階段管理者的做法。
當公司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時候發展速度開始減慢,由於擴大企業規模和維護企業日常經營的花銷逐步加大,以往的分配方式已經不起作用,這時候管理者是將利潤用於再投資公司現有業務、購買成長型企業還是分配給股東就成了巴菲特考察管理者是否理智的重要依據,而在巴菲特看來在公司已經發展成熟的情況下,只有將利潤分配給股東,然後讓股東自行選擇再投資項目才是最明智的,因為當公司已經發展成熟的時候再投入資金發展現有業務顯然是多此一舉,而剛剛進入成熟階段的企業去購買其他企業顯然也是不自量力的舉動,所以巴菲特認為將利潤下放給股東才是最合適的。而能夠這樣做的管理者自然也會得到巴菲特的讚賞,進而得到巴菲特的投資。
第三,管理者對股東是否足夠坦誠 雖然巴菲特沒有很多時間和旗下的公司管理人員交流,但是他總能最先掌握公司的第一手資料,因為在巴菲特的公司有一條硬性規定,那就是公司管理者必須定時向股東發布消息,而巴菲特從這些消息中就能夠得到足夠的信息。雖然有些公司也會向股東發布一些信息,但往往都是只發布對公司有利的信息,完全封鎖對公司不利的消息。這樣的公司會被巴菲特第一個淘汰掉,因為巴菲特認為,只有公司管理者敢於真實、全面地向股東公布公司的經營情況,公司才能得到長足的發展。對於隱瞞公司真實業績,篡改資料報表的企業完全沒有投資價值可言,況且自己也不會放心將錢投在這樣的企業上。在巴菲特公司的年報中,不僅有一整年的經營業績,還有目前公司面臨的問題,有時候還會有巴菲特的檢討――檢討自己投資的失誤。


有人認為巴菲特之所以敢將自己的錯誤公之於眾,是因為他有足夠的信心控制局面,但其實巴菲特的出發點是,他認為在公司內部公開這樣的信息有利於各個股東及時地掌握公司的發展現狀,這不僅能夠得到股東的信任,還有利於公司管理人員根據出現的問題及時地調整經營、管理策略,是一個一舉兩得的措施。
第四,企業管理者能否抵制「行業潮流驅使」 所謂的「行業潮流驅使」,就是指管理人員盲目的跟風行為。巴菲特對行業潮流驅使的看法是:當慣例驅使發生作用時,理性是脆弱無力的。他將慣例驅使的力量歸納為以下幾點:公司拒絕改變經營方向;總是用光所有可支配的資金;在開展業務時,無論管理人員制定的計劃有多少漏洞,工作人員都能很快地做出內容詳實的關於利潤率、策略等方面的支持報告;盲目模仿、複製同行業其他公司的運行模式。這些被慣例驅使的行為很容易使公司管理人員失去判斷力,從而導致公司發展停滯、產品失去競爭力,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公司破產。
所以,巴菲特考察管理者是否稱職的重要標準之一就是他們能否克服慣例力量的驅使。
巴菲特相信只有那些擁有理智、坦誠、獨立思考能力管理者的公司,才會有好的發展前景,才能為股東帶來穩定且較高的投資回報率。所以,每次在投資前,巴菲特都會仔細考察公司管理者的能力和品質。
巴菲特一向反對高成本的投資方式,他建議投資者堅持做價格合理的交易,節省一美分等於賺一美元。為了降低投資成本,巴菲特總是等到股票價格低於其內在價值的時候才開始買進,然後耐心等待股價上漲。他認為自己購買的並不是股票本身,而是持有了該股票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資產。因而巴菲特認為,投資者獲得最大盈利的基本前提是堅持以40美分買1美元的東西,即堅持低成本投資的原則。此外,他還提醒投資者,所謂的選上市公司就是指選擇超級明星經理人。
儘管巴菲特在股市中被賦予了「股神」的稱號,但這並不代表他在股市中永遠都是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的,在瞬息萬變的投資市場上,巴菲特也犯過不少錯誤。但和其他投資者不同的是,巴菲特在犯錯之後不會浪費時間自怨自艾,而是會在第一時間總結經驗,力爭使自己的投資策略越來越成熟。在巴菲特總結的經驗中「與自己信任且敬佩的人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條。
雖然巴菲特並不認為與優秀的經理人合作就能確保成功,但他明白,只有投資那些由優秀經理人管理的企業,才可能獲得良好的投資回報。而他的這個認知也為他帶來了持久且豐厚的回報。很多巴菲特投資的企業都擁有非常優秀的「明星」經理人,這些經理人共同的特點就是能力出眾、誠實守信,還能始終為股東著想。在巴菲特看來,自己投資那些公司所獲得的豐厚回報,和這些公司優秀的經理人是分不開。
巴菲特之所以如此肯定優秀經理人在公司中的重要作用,是因為他在數十年的投資生涯中總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那就是公司的競爭優勢能否長期保持,並不取決於公司的產品,而是取決於經理人的品德和能力。巴菲特還發現與債券等其他有價證券比起來,經理人的素質對股票的票息及價格的影響要大得多,這主要是因為債券有一個確定的利息率和到期日,而股票則完全沒有期限,票息的多少也完全取決於公司利潤的高低,而公司利潤的高低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經理人的能力,所以是否能夠選擇一個擁有優秀經理人的企業是投資者能否獲利的關鍵。而巴菲特「經理人影響公司發展」的論點也在隨後被證實。
著名管理學家吉姆.柯林斯經過14年的研究之後,得出結論:「企業領導人最重大的難題不是解決『什麼』,而是解決『誰』。企業能否長期、持續、穩定的發展下去,最關鍵的不是戰略,而是管理者。」
在巴菲特接觸過的所有優秀經理人中,大都會公司的湯姆.墨菲給他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湯姆.墨菲是第一位令巴菲特感到敬佩的經理人。巴菲特稱湯姆.墨菲是自己在投資生涯中遇到的最好的CEO。其實,巴菲特對湯姆.墨菲的敬佩來源於他出眾的管理能力和人格魅力。在巴菲特看來,湯姆.墨菲不僅是一個負責的丈夫、父親、朋友,而且他還是一個優秀的管理者―—當個人利益和股東利益發生衝突時,他總是會毫不猶豫地犧牲自己。
巴菲特十分讚賞湯姆.墨菲的這種優秀品質,甚至他還公開宣稱:自己將永遠保持對大都會的投資倉位,而且在選他公司接班人的時候也會將湯姆.墨菲考慮進去。巴菲特對優秀經理人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巴菲特的忠告
我對經理人的重視不單是因為優秀的經理人會給自己帶來豐厚的回報,還因為一個沒有能力的經理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損失,最糟糕的是這些經理人不容易被炒掉,而這也就是說,投資這樣的企業會有無止盡的損失等著自己。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