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 35期 | 拾書所

商業周刊, 35期

$ 78 元 原價 99

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
離岸風電元年》
在基隆遇見「海上足球場」
中台灣湧入百人外籍兵團
苗栗外海豎起第一座風場
高雄漁港變「水下大樓」組裝基地
全台追蹤
一個兆元產業的誕生

丹麥直擊》拋棄最黑的石化發電,變身全球綠能王者
一間公司如何改變一個國家?

封面故事
台灣戰力》國營公司、遊艇業者跨界挑戰國際賽
4家老台廠 進化風電新秀
離岸風電將帶給台灣產業新的商機,卻也是一個幾近從零開始的挑戰。
面對動輒「幾層樓」高、「數百噸」重的風電機組與工程, 挑戰著多家老牌台廠接受改變與轉型的勇氣, 闖關如果成功,不僅可以長出新的核心能力,也有機會跨入新領域,甚至成為國際化的公司。

中鋼
取經西班牙,挑戰七天蓋30層水下大樓!
想像一下,兩百個銲接工人,必須在一個禮拜以內,從無到有,用手工銲接完成一棟大樓的鋼結構。這個「七天蓋一座樓」的任務,就是離岸風電的水下基礎,而挑戰者,是成立迄今四十八年的中鋼集團。

用「傾巢而出」形容中鋼離岸風電的布局,並不為過。因為,在「離岸風電國產化聯盟(Wind-Team)」六十個成員裡, 光中鋼一個集團就有中鋁、中機、中鋼構、興達海基一共四家子公司參與其中。

不僅如此,由於中鋼一肩扛起的水下基礎,是整座離岸風機裡,體積最為巨大的零組件;為了有足夠的空間生產,中鋼在高雄興達港租下二十七公頃、相當於一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土地建廠,預計明年由子公司興達海基,負責這個龐然大物的最終組裝。

水下基礎到底有多巨大呢?興達海基董事長王亞洲接受專訪時這樣形容:「你們看,那棟樓的高度、重量、體積,剛好等於一座水下基礎,用鋼量也差不多!」他一手指著的,是遠處一棟三十層高的大樓。

蓋一座大樓,要花上一年、兩年;然而,明年興達海基,「一個禮拜就要做一套九十公尺高、一千三百噸的鋼結構!」才能完成量產的挑戰。

拚量產! 14 天摸透軟硬體技術模組
過去,無論是生產重型機械的中機、還是建築鋼構的中鋼構,中鋼對鋼成品的製作,習慣是「有多少訂單、做多少量」的批次式生產;但水下基礎,卻是連續式生產,「這個概念是用在汽車製造,產品要一直出來不能停……,跟中鋼過去經驗完全不同。」王亞洲說。

生產模式改變,意味著後端的ERP系統、供應鏈管理、品管系統,也得全部翻新重來。中鋼找來國際水下基礎大廠技轉,並且派出工程師出國取經。
時間回到去年十二月。西班牙北部、曾建造出無敵艦隊的城市費羅爾,出現一群中生代的中鋼人,這一行人,在當地的水下基礎製造廠Nervion受訓,他們有人學銲接、有人學噴塗、有人學產線規畫,所有人的目標一致:就是把製造水下基礎的軟硬體技術,原封不動的移植回台灣。

三十九歲的蕭宗仁,負責的是在十四天內,把水下基礎的產線規畫、供應鏈管理摸通透。出發前,他完全無法想像這個九十公尺高的鋼構,該如何有效率的生產;當進入Nervion總部,看著西班牙講師秀出一張張簡報,他驚豔不已,原來, 製造一套水下基礎不僅工序遠比想像複雜,「連搭架(即施工鷹架)都有藝術!」「以終為始」,是蕭宗仁這趟學習最大收穫,以搭架為例,由於水下基礎的生產過程,會先做平面鋼構、再做成立體, 「(水下基礎)平躺時就要先思考下一步、下兩步需要的鷹架位置,然後預先把它裝上去,之後一翻正,人只要上到那就可以施工。」他說。

產線流程與施工鷹架的搭建,又得要搭配得好,譬如,當一座水下基礎從組裝產線、被載進噴塗產線前,興達海基的工程團隊,得預先做好五件式的「模組化」施工鷹架,待水下基礎一完成組裝,就要以最快的速度五合一、在車上拼成一套完整的鷹架,「模組化才會快,不然從零開始搭架要四、五天,產能就被閒置了!」蕭宗仁說。

銲接,也是過去無法想像的難關。

興達海基曾估算,如果一個禮拜要生產一座水下基礎,至少要兩百名銲工同時作業,「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像,這麼大的構件,幾乎是純手工打造。」王亞洲說。


完整封面故事報導,
請至書城選購本期《商業周刊》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