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環境共融的原住民建築
文/廖慧燕
建築源自於人對於遮風避雨需求,應用智慧解決其生活所需,這些初始建築因反應其生活文化、環境氣候及資源限制等,所以會展現各自特色,即所謂風土建築(Vernacular architecture),著重於以當地建材、在地知識、生活文化、配合地理氣候等興建的與環境和諧共存之建築。以國內而言,最具代表性的風土建築當屬與環境融合、有機共生的原住民建築,這些建築因地形、氣候、日照、風向、材料取得、營建技術、住民信仰和社會制度等差異,發展出各種不同的建築型態。面對地球暖化、極端氣候導致天然災害頻傳的當下,這些先民如何面對與回應自然的智慧,值得我們進一步去研究了解及反思,同時對於原住民文化技術的傳承與保留也是當前值得探討之問題,所以本期雜誌特別製作專輯介紹原住民的傳統建築。
本專輯內容包括原住民建築特色、實際案例比較、營造體系與傳承等。其中陳啟仁教授探討原住民建築營造體系的傳統與挑戰,認為原住民建築中的材料多「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他以阿美族家屋及排灣族家屋為例,介紹竹木構造與石板屋構造方式,相關材料使用與工法順序等演化成的傳統營建知識,認為目前的挑戰在於天然建材資源匱乏、加工與再利用知識流失,而其中資源消失更涉及原住民傳統領域保存等,為系統性與結構性之大議題;關華山教授則以仿生建築為主題探討分析原住民之傳統建築,由於仿生建築為建築設計仿效生物之生理機制,以達到順應基地環境及應合需求,本文以此為基礎從自然、文化、信仰等分析探討,提出臺灣原住民族群的「傳統」建築所透露的各式仿生設計的可能性與想像;盧惠敏教授介紹臺灣原住民順應自然地形、就地取材以及文化底蘊上的聚落建築智慧,認為其與一般的聚落建築群在地理環境、交通、文化背景等具顯著之異質性與獨特性,在世界遺產保存及生物多樣性議題下,極具探討與保存價值,並以射鹿溪流域排灣族舊社為例,應用建築人類學的方法探討聚落的起源、詮釋神話、傳統領域的空間觀念等,及進行石板屋建築傳統工法實證,認為原住民幾千年來在山林演繹的智慧,值得探討保存與發展應用;陳秀珠教授以兩個實際案例-921災後重建之「潭南國小」與莫拉克災後建設之「禮納里部落產業發展中心」,比較其設計過程及最後成果,包括設計途徑、文化採借與美學詮釋、生態環境回應等設計面向比較分析兩案例,認為傳統建築與人文、生態環境的關聯性,為建築設計中重要的「設計層面」基礎資料,而這些訊息則隱藏在「族群居住文化」,包括族群社會文化因子與生態環境的「互動關係」等;許勝發教授介紹蘭嶼達悟族的建築型態,從聚落擇址、聚落與家屋型態等,顯露了達悟族人聚居海洋性島嶼,文化特性,及以有限的物質文化面對生態環境各類挑戰時之磨合調適發展之結果,最終朝向自給自足與生態環境達成穩定和諧之平衡狀態。
建築應與環境共融儘量降低對環境衝擊,採用當地建材,利用自然通風減少能源消耗,儘量朝向近零排碳,是全球的建築趨勢,臺灣地狹人稠、自然資源有限,如何應用在地資源、善用固有知識與智慧,回顧整理在臺灣居住數千年的原住民建築文化,或有可供參考應用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