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創國內木構造的春天
文/廖慧燕
2050近(淨)零建築目標是近年來全球都在積極應對的最大挑戰,惟就目前構造方式及材料,如果沒有突破性的做法,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的目標。木材由於其在材料中之固碳效果,所以如規劃及施工得當,在興建時計入木料成長時之固碳效果對追求近零確有極大效益。何況建築內部大面積的木材,可增添天然木材香氣、強化音響效果及光線色澤變化,讓人感覺親切溫馨,達到賞心悅目之效果。所以木構造在加拿大、美國及歐洲等國家,向來都是重要的建築形式,只是過去多以住宅等等小規模建築為主。近年來,隨著減碳議題加溫,木構造材料、構造形式及相關技術之改進,美國、歐洲甚至連日本、新加坡等,都相繼興起木構造大型化、高層化之應用趨勢,尤其2020年後,木構建築之高度幾乎成為各國競相爭逐突破的標的。
臺灣其實早年也曾是亞洲的木材生產重地,以阿里山林地為主及鄰近地區的產業鏈形成的林業重鎮,嘉義市一度以「木都」聞名,惟在民國80年左右因政策改變,林地不再開發,木材生產及應用隨之沒落,隨後雖陸續有引進國外木構材料及構築方式,但皆僅有零星成果,面對淨零的挑戰,讓我們不得不嚴肅面對國內木構造之問題,本期雜誌特別製作專輯,邀請國內近年來致力於木構造研究、法令及實際應用之專家學者與建築師共同探討。
本專輯感謝洪育成老師協助企畫及邀稿,專輯相當完整,從政策到技術層面、相關案例等均有完整的介紹與探討。在政策部份,蔡孟廷探討臺灣木構造建築發展的現況與未來發展,從嘉義木都之興衰說明國內木業起落,並介紹國外目前之技術發展及法令規定;陳啟仁教授探討木構造之固碳效果,就其與RC、鋼構造之性能及碳排等進行仔細之比較分析。在構造及相關技術部分,就目前主要的三種構造型式,由蘇明修建築師針對大木構造、框架式構造及巨木構造,介紹其構造特色、相關技術、構造性能,以及防水、防火、防噪音震動等之方法;洪育成老師則介紹如何因應臺灣的溼熱氣候及地形變化,提升木構造耐久性之各種技術與做法。在實際案例介紹部分,焦志剛分享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大樓木構造之施工技術歷程,從構材組成、應用BIM產生圖說及組裝模擬等;許郁嫺經理介紹日本東京奧運選手村廣場,如何經由事先規劃及BIM等應用,達到木材循環再利用,顯示木材更多發展的可能性;德豐木業的實驗工坊則是國內難得的CLT構造。
歸納本專輯之文章,無論其介紹或探討之重點為何,最後的結論一致認為國內應積極發展木構造,推動之重點包括在政府政策部份,宜參考國外制度規定儘速研修建築及消防相關法令、保險金融制度等,並以節能永續為基礎要求一定比例的公共工程須使用木構造,提供利於發展的環境,並落實林業政策本土木材之生產與應用等;在相關研究及教育部分,宜結合產研各界,致力於本土濕熱氣候特性研究及加強數位工具運用,讓傳統與現代木構並行推廣及朝向高層木構造,突破RC、鋼構盤據的局面,創造臺灣木建築發展的新向度,尤其應著重於人才培育,並鏈接研究端、教育端、設計端、生產端,建立適合亞熱帶環境的臺灣新木質文化。
林業局已將2017年訂為國內木構元年,期望政府有決心魄力結合民間業界的共同努力下,跨出臺灣現代木構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