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Family, 十一月 | 拾書所

未來Family, 十一月

$ 151 元 原價 168

內容簡介

【本期主題】
情緒好,成績會更好
社會情緒智能(Social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EI),指的是一個人調控自己思想、情緒及行為的能力。研究顯示,社會情緒教育有助於提升學業成績、社交或工作表現,是未來人才的重要競爭力,也是生活在複雜多變的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裝備。
然而,社會情緒教育雖然這麼重要,卻是失落的一角,經常被忽略。如果說情緒力就是學習力,也是一生的無形資產、代表未來的競爭力,那麼,抽象的「社會/情緒」素養該怎麼教?如何學?

《未來Family》本期主題探討了以下重要議題:台灣學生最值得重視的心理健康議題、父親在情緒教養中的角色及重要性、從出生到青春期該有的情緒教養對策、如何透過閱讀培養韌性,以及從家庭、學校到社區,該怎麼教出小孩的社會情緒力。提供關心社會情緒教育的父母、老師,更全面開闊的視野,以及具體可行的做法。

【新觀念】
․3~12歲是自主學習社會情緒智能的最佳時期,父母或老師所提供的經驗,可以為孩子塑造靈活、整合良好的大腦。
․研究指出,父親能夠正向的參與陪伴與照顧孩子,孩子在學業表現、情緒管理、人際互動等方面都有更出色的表現。
․很多人以為,不用刻意教導,小孩長大就會做好情緒管理,帶你打破常見的情緒教養迷思。
․OECD報告指出,高社會情緒智能的孩子學習動機和學習效能相對較高,比起智商影響孩子的程度更深、更長遠,是人生成功與幸福與否的關鍵。
․研究顯示,以學校為本位(school-based)的社會情緒學習提升孩子的發展,發現參與課程的學生相較對照組學生,其平均的學業表現提升13個百分點(percentile points)。

【實用方法】
․分齡篇:從零歲到十八歲,完整點出各年齡階段的情緒發展狀況,並提供最適合的教養守則。
․正念篇:科學研究證實,正念的練習有助於情緒的穩定。採訪正念專家,彙整出適合孩子的正念練習如靜心瓶覺察、風車呼吸法、拇指動等等。
․迷思篇:當代父母越來越重視教育教養,但關於情緒議題,仍常有迷思,採訪第一線心理師與大學教授,提醒父母破除五大迷思。另提出六大NG對話,當孩子負面情緒來時,這六種回應只會火上加油。
․國中篇:國中階段的孩子,正式進入青春期,受荷爾蒙牽引,身心劇烈改變,容易陷入情緒風暴,也常有人際困擾,台北市已有學校開始關注社會/情緒智能的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SEL),嘗試用課程與活動營造多元的學習場景,包括蘭雅國中、新民國中等,都是先行者。
․六種情緒篇:你知道嗎?人類有六種基本的情緒,包括高興、悲傷、生氣、恐懼、驚訝以及噁心。 當孩子出現這六種情緒時,大人該如何面對或引導呢?

【實戰故事】
․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在全台一百多所小學開設免費的情緒教育課程,隨著EQ志工爸媽人數逐年增加,從家庭、學校到社區,當大人逐漸提升了自己的EQ,就能夠培養出高EQ、高抗壓、充滿自信與能力的孩子。
․吉利非營利幼兒園-小孩學會說話,不代表會表達情緒,情緒說不上來就是一種挫敗,引導小孩學會表達、理解與調節自己的情緒,是重要的基礎工程。
․台北市溪山國小、新湖國小及新北市樂利國小-抽象的社會情緒教育怎麼教?成效如何評量?因應各校文化和不同孩子的需求,相應的主題和做法也不同。
․台北市蘭雅國中、新民國中-邁入青春期、面臨升學考試壓力的國中生,更需要具備高情商的能力,學校可以怎麼教?成效如何?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