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期專題|讓世界成為世界--書寫者們的田野與真實
|特輯 |2019台北文學季
|懷念作家|懷念顧德莎
|文學夢|林婉瑜--只有詩,沒有邊界
|人物春秋|長路上的慢走者--專訪孫維民
|人物春秋|被小說耽誤的詩人--王聰威與伊格言的詩對談
本期專題:讓世界成為世界--書寫者們的田野與真實
你渴望理解世界,或是獲得世界的理解嗎?
我們身在聲光絢爛如浪的時代。全天候播放的電視新聞,隨行動載具無所不在的網路,挾著去脈絡化的資訊碎片,每日每日,高速又龐雜地,沖刷人們的意識與情緒--世界似乎近在咫尺,卻又時常遠若無明的孤島。
如果人們仍有理解與被理解的需求,以文字為橋梁,可被論證的知識、更具體而實在的事物、他人生命的真實感以及土地的連結感,將是當代書寫者不能不面對的功課。
當我們身在田野,面臨活生生的人與狀況,需要動員哪些知識,或準備好什麼樣的心態?從現場回到書寫的時刻,選擇去說或保留的理由是什麼?勢必遇到哪些難題與限制?經由人類學、新聞學、社會學、歷史學等角度,在虛構與非虛構書寫的經驗交流之中,追索回應現實的文學新途徑。
/人類學家的自白/
胡台麗:參與觀察者的身分,會在田野導致不同的對待,也可能產生各種困窘。局外人?自己人?局外人變自己人?裡外不是人?
/從現場到書寫的方法與倫理/
張娟芬:田野,經常是不知不覺中進入的,是生命道路延展時的去向。
陳昭如:每一次田野,都把自己當成一個空水杯,要讓別人把東西倒進來。
張子午:再怎麼盡力想傳達真實,仍會被個人的經驗、知識、情感認同所局限。
陳又津:告訴剩下的人,真相無法毁滅我們--如果我們還沒太過輕易地毁滅了自己。
高俊宏:考慮藝術性比較深層的問題,要從創作的「倫理關係」中提出新的觀點。
楊双子:為什麼我根本可以先寫一本資料書,再寫一本旅遊書,但就是寫不完一本小說!
甘耀明:我彷彿在這生活過,曾是這裡的住民,找回角色稍縱即逝的記憶。
/記者、小說家與編輯的對話/
阿潑:我是誰?我有什麼資格出現?
朱和之:其實寫歷史小說也是每一句話都要有所本--他說這樣的話是否「合情合理」?
莊瑞琳:不管虛構或非虛構,一個作品要成功,最後「自我的安頓」是很重要的。
/田野之前的知識準備/
新聞學--方念萱
社會學--王宏仁
文化人類學--何撒娜
歷史學--駱芬美
/凝視田野/
學院老師--顧玉玲
出版觀察員--楊傑銘
編輯室報告:一個人,一群人
|特輯 |2019台北文學季
|懷念作家|懷念顧德莎
|文學夢|林婉瑜--只有詩,沒有邊界
|人物春秋|長路上的慢走者--專訪孫維民
|人物春秋|被小說耽誤的詩人--王聰威與伊格言的詩對談
本期專題:讓世界成為世界--書寫者們的田野與真實
你渴望理解世界,或是獲得世界的理解嗎?
我們身在聲光絢爛如浪的時代。全天候播放的電視新聞,隨行動載具無所不在的網路,挾著去脈絡化的資訊碎片,每日每日,高速又龐雜地,沖刷人們的意識與情緒--世界似乎近在咫尺,卻又時常遠若無明的孤島。
如果人們仍有理解與被理解的需求,以文字為橋梁,可被論證的知識、更具體而實在的事物、他人生命的真實感以及土地的連結感,將是當代書寫者不能不面對的功課。
當我們身在田野,面臨活生生的人與狀況,需要動員哪些知識,或準備好什麼樣的心態?從現場回到書寫的時刻,選擇去說或保留的理由是什麼?勢必遇到哪些難題與限制?經由人類學、新聞學、社會學、歷史學等角度,在虛構與非虛構書寫的經驗交流之中,追索回應現實的文學新途徑。
/人類學家的自白/
胡台麗:參與觀察者的身分,會在田野導致不同的對待,也可能產生各種困窘。局外人?自己人?局外人變自己人?裡外不是人?
/從現場到書寫的方法與倫理/
張娟芬:田野,經常是不知不覺中進入的,是生命道路延展時的去向。
陳昭如:每一次田野,都把自己當成一個空水杯,要讓別人把東西倒進來。
張子午:再怎麼盡力想傳達真實,仍會被個人的經驗、知識、情感認同所局限。
陳又津:告訴剩下的人,真相無法毁滅我們--如果我們還沒太過輕易地毁滅了自己。
高俊宏:考慮藝術性比較深層的問題,要從創作的「倫理關係」中提出新的觀點。
楊双子:為什麼我根本可以先寫一本資料書,再寫一本旅遊書,但就是寫不完一本小說!
甘耀明:我彷彿在這生活過,曾是這裡的住民,找回角色稍縱即逝的記憶。
/記者、小說家與編輯的對話/
阿潑:我是誰?我有什麼資格出現?
朱和之:其實寫歷史小說也是每一句話都要有所本--他說這樣的話是否「合情合理」?
莊瑞琳:不管虛構或非虛構,一個作品要成功,最後「自我的安頓」是很重要的。
/田野之前的知識準備/
新聞學--方念萱
社會學--王宏仁
文化人類學--何撒娜
歷史學--駱芬美
/凝視田野/
學院老師--顧玉玲
出版觀察員--楊傑銘
編輯室報告:一個人,一群人
作為月復一月追日子趕進度的上班族,「田野」一詞對我們來說,始終有種親近與遙遠並存的感受。親近的是,我們每個月密切合作的作者們,多半都有(各自定義不同、正式或非正式的)田野經驗--忍熬並逐漸學習、適應在對象與自己彼此眼中的異質性,自彼現實異境中梳理並提煉觀察、思索、感受所得,以文字為媒介,為我們帶回那些被忽略(甚而因此遭歧視、扭曲與欺凌)的,他者的人生。遙遠的是,多半限於時間空間條件,我們畢竟並未在場,倒不是無感或者不相信那些作品傳遞的關注與真實,而是源於:期待親身「印證」的本性(那應然是諸多作者進入田野的初衷),對作者們「怎麼辦到的」過程中眉眉角角的好奇,皆不常有機會落實的些許匱缺感。
這或也是新世紀以來,常縈繞於我們以及同代人們心頭的狀態:如今僅憑滑動指尖,便可在瞬間輕易將多個未曾謀面、涉足的世界輕易地召喚至眼前,遠遠超出我們所需,或情感心智所能負荷、遑論持續關注,難免有種稍不留意,就更輕易被時代拋下,或僅僅作為一個隨浪徬徨漂流的旁觀分母的焦慮。
但這些海量訊息、畫面的源頭,其實不乏大量優秀研究者、報導者與書寫者長時間投入,那麼,作為自願前去冒險,盜火般的,時間流速與受眾截然不同的作者們,彷彿置身平行時空似的待在各自的田野,不求速效地與材料、文獻、關注對象與環境朝夕相處--表面上與受眾我輩的日常並無太大不同,聊天、吃喝、觀察、思想、閱讀,奔赴某人某處……差異處或許在於,「我」退到頗後面、裡面,更熟練使用「對方的語言」而非自己的,用對象的角度、立場想事情--相對於這些作者們發掘、守護、留存的世界,我們認為他們自身的存在,與其存在狀態,心與識的動員,同樣地稀有與珍貴,因此動念製作此專題,並且不刻意區分非虛構與虛構的畛域,期待能藉此提供給讀者,不僅是他們在田野中,乃至在田野之前與之後,更廣義的「做功課」,消化巨量資料,在落實想法到作品之間,能盡量「做目前能做的」,行動力與動機的鼓舞、啟示。
那些通常在漫長時光與陌生空間耐住性子待下來、繼而樂在其中的作者們,常給人一種總是孤身深入敵陣的錯覺(當然未必是「敵」對關係;有時也可能召集一個志同道合團隊進入),但隨即又像嫻熟於隱身忍法的高手,務求在想像與現實中都融入對象,使自己不被貼標籤「只是來問問題的人」。
這個讓世界成為(可被感知、思索與認識的)世界,由「一個人進入一群人」逐漸演化至「一個人成為一群人」的過程,或從思索田野,到思索「田野的田野」的內省,書寫者們演示的,正是由限制(尤其是那些極少人關注的課題、對象)中尋找出路,或是導演侯孝賢常說的,「找到限制,找到自由。」也是找到風格--使限制以及其對應限制的技藝與態度,成為自我不可輕易磨滅或被取代的部分。
「田野」或「做功課」,或也是提醒,檢視「想做、想知道」與「該做、該知道」的比例平衡與開放彈性,以及更重要的,將自己暫時拔離舒適圈(但不見得非得長時間、進入另一封閉或閉關狀態,以及去到遠方--這在人類學界也有諸多討論),以此獲得對於未知、慣常視而不見或安於一知半解的陌生化眼光,或可變焦的「鷹眼」,而不致囿限於單一的聲道、成見與詮釋。使想像的開闊,接引為真正有憑有據的開闊與自由。
那麼,你準備好要開始(或繼續)田野了嗎?(丁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