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期專題|Not Only Cover Story──無形的設計,有形的文學20世紀末,報禁解除、出版法廢止、品牌化書店打造24小時敞亮的質感空間……千禧年以來,追求裝幀美與設計感,體驗式經濟興起,生活美學成為顯學。
然而在感官沉浸的發展下,對文字書寫者來說,「設計」是否是把雙面刃?都說「文學」是提出問題,「設計」則是為了解決問題,兩者之間,各為創作主體或互為表裡,將作用出什麼樣的火花?
本期專題,不只是看書,也是拆書──拆解設計與文學的關係。
拆解之一,注目文字的容器,欣賞一本書在視覺、觸感與精神性上的美學三重奏。人們為何/如何閱讀一本書?分別從設計師與專業讀者的角度出發,理解不同的需求與追求。
拆解之二,當眼前這本書,並非理所當然的存在。以切片觀察文學書的產製過程,邀請作者、編輯與設計師,重新審視純文字到成書之間的那段未知狀態,分享過程和心得。
而文學與設計的關係也不僅僅是書。
拆解之三,想像種種可能性,從內容的傳遞與包裝,到媒介的多重轉換,甚至是抽象的相通意志……透過設計與文學的關係,我們終將尋得,自身與文學的關係。
|視覺本位|
設計解碼──廖韡
設計師賞書會──朱疋‧許晉維‧葉忠宜‧蔡佳豪‧蔡南昇
書的封面展──莊謹銘‧陳文德‧陳佩琪‧陳威伸‧黃子欽‧楊啟巽‧廖韡‧霧室
|讀者觀點|
閱讀經驗──李桐豪‧孫梓評‧夏夏
作家賞書會──張亦絢‧陳栢青
台灣書籍設計現象觀察──書店‧OKAPI‧出版社‧設計師
|拆解裝幀的流程|
作者──李柚子‧葉覓覓‧言叔夏‧馬欣
編輯──鄭又瑜‧蔡昀臻
設計與印刷──霧室‧吳欣瑋‧李君慈‧木木Lin
|設計與文學間的可能性|
意志──詹偉雄
橋梁──阮慶岳‧彭星凱
媒介翻玩──馬岳琳‧王聰威
本期重點:
|本期專題|Not Only Cover Story──無形的設計,有形的文學
|造島運動|時光機計畫‧最終回
|活動|紀州庵‧2019編輯工作坊
|展覽|啟動文藝思潮與思想運動的歷史之眼──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
|香港六七特輯|香港身份賦格曲:「六七暴動與台港文學傳播座談會」側記
|紅樓論壇特輯|踏看新視野.悲喜哭莊周──「《紅樓夢》的生命哲思」側記
|人物春秋|那天下午,我坐上開往群島的紅VAN──胡晴舫╳Mr.Pizza:小說家的雙城對話
|人物春秋|詩是我的求生證明──湖南蟲談《最靠近黑洞的星星》
|我們的文學夢|林黛嫚 親密與陌生──我與文學的距離
|編輯室報告|書的臉
一本書是一張臉。
不同於「臉書」這個已成當代生活慣常風景一部分的網路社群活動,無數的臉與那張臉代表的人生碎片,匯聚成一部連查詢都幾乎失去意義的大書;反向地想,在網路上搜尋「Bookface」,便會召喚出一些有趣的畫面:人們拿著一本封面有張作者或者書中角色的臉或者身體一部分(有時是一些形狀、線條、造型、色塊)的書,巧妙借位讓自己的臉與身體局部被取代──像是暫借臉與身體給書中人,將之接引到現實來;這行為、現象本身就印證了那個常見的譬喻:對作家、設計師們來說,儘管意義不同,書就是他們的一部分構成。
這或也提醒著,書的「物質性」本身,容易隨手取得,卻常遭忽略──若使用一幅畫或海報這樣玩,反而顯得慎重其事而缺少隨興的趣味。作為身體、存在的一種延伸,那樣的物質性更代表一種「體驗」,或許也是今天許多讀者、作家仍鍾情於紙本書甚於電子書的理由,那樣的可視可觸摸(甚至可聞嗅、可拆解)的感受,真的讓人十分篤定一部作品的降生與被擁有了。
當然,要擁有怎樣的身體,在今天,一本書的裝幀設計可說由出版者、作者、設計師共同主張其權利,每個主體都有對於這個身體的想像、欲望與理解。作為編輯,十多年來也算就近看過各種想法與立場:譬如作家,有些像量身訂做赴宴服,對裁縫全然依賴信任,期待收到驚喜禮物;有些則視為作品內容的延伸,不容有意志或詮釋上的歧誤;更有些對於文字內容以外任何有形事物的代言,頗感困擾。出版社則各據市場直覺、成本斟酌,或有不容讓步的識別記號。而設計師們作為物質成品的構築者,這幾年間跟市場、讀者興趣扎扎實實拚搏下來,也積累許多實務經驗與美學實驗的論據──這尤其是我們這一期封面專題希望為讀者們探觸的領域。
這個「文學╳設計」題目,說起來算是已在口袋和心裡攥上好幾年,儘管「跨界」如今已不是新鮮的口號,且這兩個目標、技藝美學、價值感、受眾皆日見分殊的專業,儘管在更久以前已長期、密切地合作,今日互動也愈來愈頻繁多元,都有優秀人才現身說法;但仍不能說是真正地對彼此認識,其實仍持續需要更多的交流與溝通,滋養信任與尊重。
這回我們嘗試的,是讓彼此多聽到一些來自對方的聲音。正因二者的潮流時速、時差愈趨明顯──我想有些設計師,不見得有機會聽到不同於臉書草率宣洩的,來自作家、讀者的真正心聲,不論批評或讚美;而出版者、作家們可能也不見得清楚,來自設計師的,超乎想像的高規格高強度細緻考量。
讓彼此弄清楚各自以為理所當然的情況,或理清關係(至少意識到彼此關係牽涉甚廣的複雜層面),我以為有助於讓雙方都生出一些體貼。在可能的衝撞與試探之際,彼此並不必然處於雇傭性質的主從關係,或永恆的對立面。那些在自身位置上,對作品的種種基本考量──還可以多做些什麼,少做些什麼(或不做什麼),做什麼,怎麼做?也似人間修行,本就可以是對於另一創作者的(再)認識功課:對方儘管與自身思考、感性取徑不同,表達方式與結果不同,但藉由創造新的肉身或面目自我省察,並由此感覺充實愉悅的,無非同樣是語言,是時間與美學,是關注與態度,是自由與限制。
那是每張書的臉,不管帶著什麼樣的表情,都期望被認識的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