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訊, 四月 | 拾書所

文訊, 四月

$ 180 元 原價 200

內容簡介

本期重點:
|本期專題|在春天,讀一家舊書店
|特輯|作家手寫信
|特別報導|攝影可以達到的地方──借光:陳傳興攝影展
|資深作家|小說應該是社會學──專訪方梓
|文壇新秀|所有暴烈終將熬成一顆糖──張馨潔的安生與寫作 
|懷念作家|「我屬羣星的輝煌,我將回去」紀念詩人楊牧(1940~2020)
|全球華文文學通訊|澳門‧馬來西亞‧北美‧南美
|島嶼串流|宜蘭‧基隆‧大台北‧桃園‧新竹‧苗栗


越過黑夜的盡頭

患難見真情,危機也照現周遭隱藏的險惡,更快速激發出人的潛能。
疫情剛開始,作家林立青就擔心我們的口罩不夠。《文訊》與資料中心專職、兼職的同仁不少,還不時有訪客;紀州庵是開放的館舍,有書店、茶館、古蹟、多功能教室。我們做了嚴密的防範,未戴口罩或沒有口罩的我們供給,但很快口罩就告急,緊接著是酒精,而準確的額溫槍始終缺貨。但總在最後時刻,問題解決了,因為有熱血同仁鍥而不捨,盯著網路、到處奔走搶購,也靠著許多朋友「林立青們」的鼎力相助。
二月中,來館人數銳減,預定活動頻頻取消。同仁們積極應變,調整人力及商品服務方式,溫柔堅定的解釋我們的防疫措施,讓仍然定時造訪的老顧客能安心。一日天氣大晴,園內櫻花怒放,踏入館舍,同仁興奮告知:「今天茶館客滿,書店生意也很好耶!」想必是近日大家悶的慌,出來走動,順便帶本書回家看。高度緊繃焦躁的日子,似乎能從閱讀中找到更多深沉安定的力量。
疫情出乎預料的頑強,許多企畫、專案不是限縮延宕就是胎死腹中。儘管平日慎小謹微,不犯大錯,可以有守,但滔天浪濤下,益顯自己的脆弱渺小無力,不無惶恐,尤其不知何時會是黑夜的盡頭?
本期專題「在春天,讀一家舊書店」,包括:舊書店家族故事,尋書人的領路導讀,藏書家的世代對話,董橋的珍藏書風景,台北舊書店精選散冊。傅月庵在專題卷首〈時光之書〉一文中,開宗明義拋出「人為什麼會喜歡舊?」,他說「新會變成舊,肯定經歷一段時光,並且倖存下來。披瀝即淘汰,優勝劣敗,新生事物縱浪時間長河, 隨著水流翻滾衝撞,偽劣假貨早經陣亡,最後還能保存下來,品質自有一定水準。」為舊書、老書定了錨。
難得的是邀請擁有「當代華文世界裡第一流的文章大家」美譽的董橋先生,得〈愛書瑣記〉一文。文章開頭「老人冷清,分外懷舊,愛說故人猶如庭中樹,一日秋風一日疏。朝夕相伴那幾架子老書我最念顧,賣書給我的許多書賈故人也常在心中。大半不在了,說綠意疏落不如說枝葉頹禿」幾句話就讓人揪心。接著略述他訪書、獵書的過程:孔雀華麗精裝的《魯拜集》(Rubaiyat);最考究最堂皇的英國散文泰斗藍姆(Charles Lamb)全集,一套12冊,12幅封面皮畫是藍姆筆下人物的幽靈;因為愛讀〇〇七間諜小說,終於湊齊原裝初版14部;英國小說家珍•奧斯汀《傲慢與偏見》等五部小說初版收齊。不僅嘆為觀止,開了眼界,更深刻感受讀書愛書的董橋,其念舊惜物的情懷。
舊書的經營,需要時間累積,需要經驗傳承,更需要對書的深情及愛好。1967年,「舊香居」第一代店主吳輝康,從「日聖書店」起家,至今第二代吳雅慧接棒,除經營舊書店外,再增設「藝空間」,專為書籍文物舉辦各類主題展。最近又開了一家「無人書店」,讓書有再次與人相遇的機會。而一九七○年代在廈門街開設「王家書店」的王世襲夫婦,姊夫蔡耀宗過世,面對姊姊的辛苦孤單,一句「我們給你靠!」牽成了蔡家近半世紀的舊書經營。從「王家書店」到光華商場「地下22號」,兄弟姊妹、妯娌姑嫂,全家一起學著挑書、搬運、清潔、修復。這樣累積的經驗,各自的努力,造就日後的茉莉、胡思、雅博客在二手書店中展現不同的特色。
一位好友總把喜愛的書多買一本送我,18歲時第一次收到的就是《葉珊散文集》及《非渡集》。書中古典及淒冷的意象,令我著迷,自此產生對文學的景仰及追尋。日後在《文訊》工作,舉辦座談、研討會,才比較有機會見到楊牧。他的文字是我的文學啟蒙,多次見面,我都沒向他說出心中的感謝。庚子三月不寧靜,楊牧過世尤慟。人已去,欲言無從,心悵惘。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