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 今藝術&投資, 四月 | 拾書所

典藏: 今藝術&投資, 四月

$ 162 元 原價 180

內容簡介

漫步在雲端——藝術市場的數位轉型

企劃|朱貽安

每年的歲末年初,各家研究機構便紛紛推出藝術市場的年度報告與未來預測。2019年,隨著蘇富比(Sotheby’s)被電信鉅子派屈克.德拉希(Patrick Drahi)收購,成為私人公司;藝術市場龍頭數據公司Artprice.com宣布更名為Artmarket.com;以及保險公司Hiscox與藝術市場研究公司ArtTatic合作的「藝術線上交易報告」(Online Art Trade Report)指出,儘管實體交易依舊是藝術交易的主要平台,越來越多買家表示願意在線上購買藝術品。尤其是千禧世代更有高達三成表示更喜歡,甚至只在線上購買過藝術品。隨著資產逐漸轉移到此一世代,都讓長期以來處於科技邊緣的藝術領域不得不再次正視「數位革命」可能帶來的改變。Artprice.com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蒂埃里.埃爾曼(Thierry Ehrmann)在更名的股東會上更直言:「未來十年,數位革命將席捲全世界,帶來完整且徹底的變革。」

蘇富比的被收購,因為德拉希本人電信與數位科技的背景特質,業界便估計蘇富比在未來勢必會有所調整。專題計畫之初,典藏編輯團隊也意欲就最早涉足線上拍賣、如何看待藝術產業數位平台興起等細節,訪問蘇富比團隊,然公關部門表示隨著管理階層改變,不少策略都正在調整中,其中也包括電子商務部分,因此在未定案前不宜受訪。而創立於1987年的Artprice則可說是藝術品價格與藝術品指數數據庫的全球領導者,每年發佈的市場趨勢報告也成為產業人士的重要參考。其資料庫擁有超過3千萬個索引,收納的拍賣結果涵蓋70多萬個藝術家,拍賣數據資料從1700年迄今,收納6,300家拍賣行的數據,同時擁有450萬名會員。買下「artmarket.com、.net、.org」網域並進行改名,便是為其進一步深入區塊鏈市場的準備。

隨著線上拍賣、交易平台興起以來,隔段時間便會有一陣討論。此次因為新冠疫情燃燒,率先迫使香港巴塞爾博覽會不得不停辦三月份的展覽,並在第一時間推出線上展廳(Online Viewing Rooms)以為因應。當疫情進一步蔓延至歐洲與美洲大陸,數位平台成為對外聯繫的唯一管道,各美術館、機構與研究單位無一不將過往整理的線上資料庫開放供民眾無償漫遊,畫廊、線上學院等單位則紛紛開啟或強化「線上藝廊」的展陳,或是推出不同形式的學習折扣。儘管藝術市場是少數極端仰賴實體的產業,數位平台在藝術世界可能的侷限也從來沒有不被質疑過,但在危機之下,原先不被看好的數位平台,瞬時成為危機下的唯一出口,也不禁令人展望其在疫情過後可能為藝術市場帶來的變化。

奠基在上述背景,此次專題我們除了彙整視覺藝術與網路應用迄今的脈絡發展與展望(石隆盛:COVID-19將促使視覺藝術生態的網路應用邁入新階段?),也整理了佳士得(Christie’s)與蘇富比兩大拍賣公司線上專拍近年的數據變化(楊上緯文),同時探問人工智慧如何可能改變藝術市場(筆者撰文),以及探討在所謂社會隔離(social distancing)的情境下,數位遊戲的發展,可以為藝術展覽帶來什麼樣的協助與轉變(沈伯丞文)。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