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文節錄疫情過後的藝術市場,會是怎麼一個模樣
首先,我想強調的是以下這些論述完全是個人臆測。因為新冠疫情對全世界健康、經濟的打擊是全所未見的,就連活到80幾歲的巴菲特都不得不說,他活了一輩子都沒見過美股會兩週跌停熔斷三次,這波新冠病毒著實對人類帶來不可預測的傷害。至於對藝術市場的衝擊如何?可以朝第一市場的「畫廊」和第二市場的「拍賣」兩個板塊分別討論。
第一市場 - 畫廊
我們都知道人們在新冠疫情恐慌下,紐約、倫敦、巴黎等國際城市的西方畫廊都一一宣佈停止開放;至於亞洲的香港、北京798、上海、東京、首爾等畫廊雖未宣佈停止對外開放,但也不再推出重要展覽,也就是說全球的第一市場畫廊產業現在基本上已經癱瘓。至於整合眾家畫廊的展銷藝博會,例如香港巴塞爾、東京藝博、雅加達藝博、紐約Frieze都相繼宣佈停辦或延期。而每年原訂6月在瑞士巴塞爾舉辦的Art Basel,日前剛宣佈將延期至9月17-20日。
第二市場 - 拍賣
農曆年前,從武漢开始的新冠病毒肆虐已擴散到全世界;截至目前為止,不管香港、東京、大阪、紐約、倫敦的拍賣會都已宣佈延期舉辦。至於延至何時?目前比較有把握的是延至6、7月,但具體能否如期舉行,還待疫情的發展和有效控制。
病毒 讓全世界都靜了下來 並重新思考商業運行
不管如何,人類靠著現代醫學的能力,這波疫情終將被控制並且過去;只是疫情過後,人們的生活、經濟活動、人際關係都會發生改變?尤其是商業運行模式,一定會因為後全球化時代(國家封閉主義的抬頭)的來臨而有所改變。
保護主義抬頭所帶來的國與國關係的不信任與分歧,終將對過去暢行無阻的全球化帶來改變。尤其歐盟各國在關閉邊境後,疫情過後是否能拋棄前見繼續維繫歐盟團結都是未知數。再來,美國霸權對世界各國的強勢,中國是否能在這波疫情下成為崛起的大國,這些都是世界秩序重組必需面對的變局。如同歐洲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因戰爭打破了歐洲大陸國與國的疆界,大量的各國藝術家往巴黎的遷移,遂成就了印象派、立體派、超現實等藝術運動的發展。我好奇的是:這波疫情會對世界帶來何種藝術運動的發生,其實網際網路的無所不在,絕對是這波藝術運動不可忽略的關鍵。我的看法是:當代藝術的發生會更具國際化,新興藝術將不再侷限在巴黎、紐約、倫敦、香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去中心化」會是未來新藝術的新走向。
至於畫廊。我認為在已成就的全球化架構下,西方超級畫廊就像是NBA的湖人、勇士、尼克等球隊,亞洲的日本、韓國或中國只能自組亞洲聯賽,很難跟NBA球團抗衡,一旦有優秀的球員,還是會被NBA球團網羅成為世界級球星。所以未來自組聯賽的亞洲畫廊所能得到資源非常有限,並難以和西方畫廊抗爭。說明白點:這些自組聯賽的本土球隊所有運作,或許只是為了所培養的球員有更上層樓進入NBA的機會,這也是「後全球化」藝術產業的現實。
談到拍賣。在西方挾帶NBA球團看板球星的降臨下,亞洲新興收藏家更願意對西方拍賣公司所推薦的球星(知名藝術家)買單,因此未來香港的西方拍賣公司必然會引進更多的西方藝術家在香港拍賣;這或許會擠壓到原本傳承三十年的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格局,但這是一個難以回頭的事實,尤其疫情過後,香港的拍賣會更接近西方藝術市場,而不再是過去大家所熟悉的中國藝術品市場。
至於走了近三十年紅紅火火的中國拍賣公司,將在這波疫情後感受到「中國價值的流失」。過去改革開放因中國資金氾濫所帶動中國藝術品市場暴漲局面將劃下句點,市場只能朝相對有力並具有流動性的藝術品橫向整理。而這波價值的調整會是殘酷的,而且為期會是相當長時間。
當然如雨後春筍般成立的眾多中國拍賣公司也會在這波疫情後消聲匿跡,只能留下幾家具品牌和具專業的拍賣公司繼續奮鬥。無疑的「中國價值」還待「中國拍賣公司」的守護,這是中國拍賣公司的民族使命,當然未來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言權也將由中國拍賣公司掌控;西方國際拍賣公司將逐步退出中國藝術品市場,尤其是「中國書畫」。
至於疫情後的中國拍賣公司將進入2.0的改造。例如入駐藝典中國的永樂拍賣,在3月27日至4月1日推出【永樂・現當代藝術季】共13個拍賣專場,超過300件拍品,亮相藝典中國網拍便是2.0的進化,未來會有更多拍賣公司會結合線上拍賣一起運營,而這個方向也會是全球所有拍賣公司的共識。
----《CANS&亞洲藝術新聞特刊》267/183期 P20 〈太乃藝術產經學〉